导读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我国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
约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
并且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门诊人数
每年以10%的速度递增。
由此可见,
普及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
及心理干预的健康常识迫在眉睫。
什么是心理问题?
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概念性的问题。心理问题也称心理失衡,是正常心理活动中的局部异常状态,不存在心理状态的病理性变化,具有明显的偶发性和暂时性,常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常有一定的情景诱发,脱离该情景,个体的心理活动则完全正常。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
一般心理问题
因近期发生的现实因素激发的情绪波动,其特点是持续时间短暂、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内容尚未泛化、反应强度不太剧烈的心理紊乱情况,思维仍保持严密的逻辑性,个性也无明显异常表现。随着现实情况的改善和相应的心理支持,在较短时间内会得到缓解。
严重心理问题
是由应激引起的相对强烈的心身紊乱状况,其特点是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在一年之内、内容部分泛化,有时伴某方面的个性缺陷。
青少年儿童心理问题有哪些?
青少年儿童的心理问题主要来自自身的生理发育、对周围环境的适应、人际关系的处理、学习与能力的发展等方面所带来的的情绪压力。
当孩子进入青春期,由于生理发育的加速和性发育走向成熟,使他们一时无所适从。面对这些矛盾和困惑,他们有着强烈的危机感,这也促使了他们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