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六月节暑热也,热之中分为大小,月初为小,月中为大,今则热气犹小也”。虽然天气没有到最热的时候,但紧接着就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小暑开始进入伏天,所谓“热在三伏”。
小暑开始转为阳消阴长,阴生于地下,盛阳覆于阴上。此时,汗液增多,暑气逼人。如果因为防暑降温而过度贪凉,易致内寒过甚,以至于体内阳气更衰。但也是寒性体质调养的大好时机。如哮喘、老慢支、反复感冒、心绞痛、风湿性关节炎、慢性腹泻等。将这些冬天好发,阳气虚弱的疾病于未发病而阳气旺盛的夏季进行治疗和调养,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医院中医科做三伏贴、三伏灸等治疗。
此时湿气重,又当热不热,阳气上不来,我们该从哪些开始注意养生呢?让我来告诉大家吧。
一、饮食小贴士
适宜:冬瓜、丝瓜、薏米、芹菜、空心菜等。
此时湿气重,最容易发生全身无力、脾胃不和、头身困重等症状,我们称夏日伤寒。宜食暖燥湿,薏米健脾祛湿;冬瓜利水消肿,消暑解*;丝瓜除热利肠;空心菜清热解*。
二、运动小贴士
每天坚持晨练。
多到室外活动,是祛湿气、健五脏的最佳时机,出出汗,让聚集在体内的热气散发出来。出汗后不要吹风,要立即换掉湿衣服,不要立即洗澡,尤其是冷水澡,会将热气郁闭在体内,引发疾病。
三、起居小贴士
晨起听鸟鸣,房间常通风,天热难耐,用空调时一定要常开窗通风,否则长期在密闭的空调房里,会有头晕、恶心等症状。
四、情绪小贴士
嬉笑养心肺
笑能使肺扩张,人在笑中会自然进行深呼吸,增加血液中含氧量。所以适当的喜悦心情不仅可以养心,也可以养肺。
五、茶饮小贴士
枸杞防暑茶:将枸杞10克、薄荷3克、五味子12克、菊花6克,放入水杯,加毫升热水,加盖闷泡10分钟就可饮用。可以补肺生津、治暑热烦渴。也要多喝水,天气热,人体大量水分会流失,也可以避免动脉粥样硬化等的危险病征的发生。
六、午休小贴士
因为天气热的原因,很多人在睡眠存在一些问题,睡眠不好,人的精力不足,头晕等情况都会出现。适当的午休,不仅可以补充精力,减少疲劳也可以防止一些疾病的发生,比如冠心病,血压高等。一般建议休息20分钟左右,在中午11点到一点之间。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养生道路,生生不息。
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人员简介
刘亚绒中医师毕业于陕西中医学院,从医近二十年,擅长应用中医方法治疗妇科痛经、带下病、不孕症、月经失调、更年期综合症和慢性胃肠炎、慢性胆囊炎,并针药结合治疗斑秃、肥胖症等;对于痤疮、*褐斑以及小儿咳喘、消化不良等疾病也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
翟璐中医师毕业于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师从浙江省名中医王真教授陕西省保健协会膏方专业委员会委员。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肺系咳喘疾病、胃肠病、妇科、小儿病等,对慢性咳嗽、哮喘、支扩、慢性阻塞性肺病、月经失调、带下及消化功能失调、脱发、肥胖等疾病效果显著。
鲁攀中医师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师从四川省名中医李明权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肾结石、水肿、虚劳等肾脏疾病。对咽炎、慢性咳嗽、小儿咳嗽及消化不良、妇科病、脾胃病、胆囊炎及脱发等疾病也有独到的见解及显著的疗效。
李丰中医师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师从国医大师夏桂成传人任青玲主任。擅长用夏氏补肾调周法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不孕不育,多囊卵巢综合症,卵巢早衰,围绝经期综合征,乳腺增生,带下病,外阴白斑,产后病等妇科疾病,以及对复发性流产,胚停及辅助生殖周期的中药干预,同时对肺系咳喘疾病,脾胃病,男科病,中医美容等方面有独到的见解和显著的临床疗效。
曹云云中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辽宁中医药大学师从辽医院赵刚教授。擅长运用中医治疗水肿、虚劳、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等肾脏疾病。同时对治疗脾胃虚弱、消化不良、慢性胃炎、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有显著临床疗效。
李娜治疗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西安市针灸协会委员,擅长针灸治疗面瘫、中风后遗症、颈椎病、急性腰扭伤、腰椎间盘突出症、膝关节病、肥胖症、失眠、痛经、月经不调、脾胃病证、便秘、慢性腹泻、斑秃、脱发、神经性头痛(偏头痛)等常见病、多发病。
西安医院医院
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科室简介
西安交大一附院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人才梯队合理,业务素质过硬。是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代表性传承人王凯主任为学科带头人,集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临床一级科室。拥有先进的诊疗设施,建立以病人为中心,实现个体化诊疗的新医学模式。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1人,医师7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4人,针推、按摩治疗师4人,汇聚了擅长治疗肿瘤放化疗术后、脾胃病、肺病、心脑血管病、儿科、妇科、皮肤科病等各专业的优秀中医师。科室拥有四诊分析仪、中药灌肠机、水疗床、湿热敷等先进的治疗设备。临床中既能突出中医药特色,又能体现中西医结合、内外同治,针药并用。科室治疗方法丰富,开展了中医治未病、中草药、针刺、艾灸、耳穴、拔罐、颊针、腹针、头皮针、推拿按摩、正骨、中医减肥等特色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