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血压,很多人的认知还停留在简单的数值上,认为标准血压范围就是在90mmHg-mmHg之间,一旦超过这个数值就是高血压,而实际情况却未必如此。
还有部分患者在血压升高时并没有明显的不适感,这也导致高血压的知晓率仍较低。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数据显示,高血压患病人数约为2.7亿,但高血压知晓率为46.5%,仍有一半以上高血压患者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是“知晓您的血压”。借着这个日子,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讲那些关于高血压的误区。
不同年龄段血压标准不尽相同
关于高血压的6个误区
误区一高血压=高血压病
误区二“没感觉”血压升高就不用治
误区三“没感觉”就是血压不高
误区四是药三分*,无明显症状不用服药
误区五一旦开始吃药就要终生用药
误区六血压降下来就停药
科学监测血压及时发现病情
监测血压是唯一可以及时发现高血压的方法。要做到科学监测血压,应注意以下几点:
1、测量血压时,要在相对安静的状态下,因为情绪激动等因素会造成血压波动,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2、血压测量的位置至关重要。通常建议通过普通袖带测量肱动脉血压,不推荐进行腕部血压测量。
3、建议进行测量三次以上,通常来说,首次测量血压往往会比实际值稍高一些,取平均值比较准确。
另外,还有一种高血压被戏称为“白大衣高血压”,就是部分患者在医生测量血压时血压就偏高,但在自己家中测得血压或经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时血压均正常。郑金刚解释,临床中医生通常会选择相信患者自己在家测量的血压值的,不必那么紧张。
(放到你圈子里,朋友们会感激您)
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