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灸、三九灸”是祖国医学的瑰宝:“三伏灸、三九灸”是我国传统中医针灸疗法中天灸的一种。“三伏灸、三九灸”是在三伏天时进行天灸治病的方法,是中医时间医学、针灸与中药外治相结合的一种疗法。是我国传统医学中最具特色的伏天保健疗法,与现代预防医学有异曲同工之处。“三伏灸”与“三九灸”配合,夏养三伏、冬补三九,疗效相得益彰,能显著提高人体免疫能力,行气活血,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经络气血贯通,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疗法。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三伏贴渐渐深入人心,但仍旧有很大一部分人不为所动,认为小小的三伏贴没有什么作用,其实不然。三伏贴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今天为大家科普下为什么建议贴三伏贴!
三伏贴治病,强身于一体三伏贴是什么?三伏贴是传统中医药里有几百年历史的一个保健治疗。利用三伏天阳气最旺盛,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人体腠理疏松开泄之时,将细辛、川椒等辛温药物,经过炮制,调以新鲜姜汁,搓成药丸,根据来者体质、病情,选择特定穴位进行贴敷。药物吸收后通过经穴的放大效应作用于全身,从而达到治疗虚寒病证之目的,同时亦可调动人体阳气,鼓舞正气,从而大大提高人体免疫力,共奏治病、强身双重功效。冬病夏治,三伏贴就是这么神奇三伏贴对调治冬病有非常好的效果,也是其核心所在。什么是冬病?“冬病”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疾病,泛指所有阳气不足、正气虚弱、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疾病。比如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骨关节疾病、痛症、妇科疾病及免疫力低下人群。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在夏季,人体阳气旺盛、气血充盈、经络通达、穴位敏感,人体的汗毛孔也会张开,此时就特别容易把体内的寒邪排出来。刺激经络穴位,效果会更加理想。“三伏贴”适用于哪些疾病?主要用于在秋冬之际容易反复发作或者加重的慢性、顽固性疾病:1
呼吸系统疾病:
支气管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老慢支)、过敏性鼻炎等多种肺系疾病。
2
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3
妇产科疾病:
凡有寒性体质气血虚弱引起痛经、月经不调、不孕、慢性盆腔炎、更年期综合症。
4
风湿、类风湿及相关骨关节疾病:
如颈、肩、腰、腿、膝、包括强直脊椎炎等。
5
免疫力低下人群:
如四肢寒凉怕冷等。
6
儿童疾病:
消化不良,厌食、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力降低、慢性腹泻等。
|“冬病夏治”三伏贴敷时间表|
内容时间预贴(纯阳灸)年7月6日至7月16日初伏贴(初伏灸)年7月17日至7月26日中伏贴(中伏灸)年7月27日至8月6日末伏(末伏灸)年8月7日至8月16日加强贴(加强灸)
年8月17日至8月26日
|注意事项及禁忌人群|
1.成人一般贴2-4小时,儿童贴1-2小时,贴药后皮肤有发热感,灼烧感,各人皮肤耐受情况不一样,但以能承受为度。若感天突或灼烧不适可提前取下,小儿时间适当缩短,贴敷后减少活动以避免药物脱落,取下药时,请用温水湿敷后轻轻揭下。。
2.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有针对性的进行敷贴,建议阴虚体质、湿热体质暂不贴敷。若贴药后灼热难耐,应提前去除药物。贴药后局部皮肤出现发红灼热,甚至起水泡。此为“天灸”的正常反应,外涂万花油、消*水与药膏即可,医院用药处理。
3.治疗期间,禁食易过敏、寒凉生冷、辛辣油腻之品,如禁食虾、蟹、鹅肉、牛肉等,宜用温水洗澡。
4.敷贴前需要清洁皮肤,严重心脏疾病,瘢痕体质、严重皮肤病、过敏体质、发热、吐血者慎用。
5.2岁以下小孩和孕妇、糖尿病患者慎用。
联系方式
贴敷地点
来宾市兴宾区红河卫生院中医科、综合科、妇产科
贴敷时间
8:00-17:30
咨询热线
-(急诊)
-(妇产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