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前半生用命赚钱,后半生用钱续命。”
随着现在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很多人都不得不把全部精力放在工作当中,这也就导致身体早早垮掉。
妇科疾病就是女性健康的第一杀手,是搞垮女性身体的最后那根稻草。
No.1
有些妇科病,是可预防的!
妇科疾病很复杂,但以异常出血、白带异常、疼痛和包块,也叫血、带、痛、块四大症状为表现。
妇科疾病病因繁多,以炎症、内分泌紊乱、损伤、肿瘤最为多见,不管哪种表现,哪种原因,妇科疾病的罹患和一些生活细节息息相关。
虽然一提到妇科病,很多人第一想到的就是跟性生活有关系。确实,性生活保护措施不到位,有感染性传播疾病的风险,还会增加阴道炎、盆腔炎的风险。
除此之外,如果日常能够多注意一些,也可以有效避开雷区,减少妇科疾病的发生率。
No.2
这4个生活细节,要注意
(1)清洁私处有讲究
女性外生殖器构造复杂,皮肤、黏膜皱褶较多,既有汗腺、皮脂腺,又有前庭大腺和宫颈、阴道的分泌物,还有月经来潮。
特殊的构造造成女性私处成为妇科炎症好发之地,如果不掌握正确的清洁方法,会增加妇科病风险。
①不要冲洗阴道内
健康妇女的阴道本身不是无菌的,存在很多细菌,但由于其中的乳酸杆菌能将阴道细胞内的糖原分解成乳酸,使阴道维持一定的酸度,限制致病菌繁殖而起到阴道“卫士”的作用,各种细菌处于平衡状态,相安无事。
如果习惯性的冲洗阴道,会改变阴道内的酸碱度,病菌就会伺机搭上“顺风车”,长驱直达阴道深处甚至子宫,引起妇科疾病的发生。
②清洁外阴不要用洗剂
阴道本身有自净的功能,没有阴道炎的情况下,每天用温清水冲洗外阴即可。
不主张用洗液,因为有的洗液会影响阴道酸性环境,助长细菌的滋生,有些洗液含一些化学药物成份,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或产生过敏现象。
温水淋浴是最好的清洗方式,如果无淋浴条件用盆洗时,要备好自己的专用清洗盆和专用清洗用具、毛巾。清洗用具在使用前要洗净,毛巾使用后要晒干或在通风处晾干,最好在太阳下曝晒,有利于杀菌消*。
正确的清洗方法为:清洗阴部前先洗净双手,从前向后清洗外阴,再洗大、小阴唇,最后洗肛门周围及肛门。
③3种特殊时期要注意
经期:经期为利于经血排出,关闭的颈口变得较松驰或处于开放状态,为细菌的侵入创造了条件。纸巾或卫生巾不合格,再加上经期不清洁,很容易使血渍成为细菌的培养基,引起妇科疾病的发生。所以经期要勤换卫生巾外,温水勤洗外阴。
性生活前后:同房时由于腺体处于开放状态,阴道壁血管充血,生殖器压力增加。此时的冲击和摩擦,可造成肉眼难以发现的组织损伤,病菌伺机进入体内。及时清洁可有效减少感染。
便前后:大便后用手纸由前向后揩拭干净,并最好养成用温水清洗或冲洗肛门的习惯。若不揩净,肛门口留有粪渍,污染了内裤,粪渍内含有的肠道细菌会趁机拐入阴道,引起炎症。
(2)饮食原则有讲究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防止糖类脂肪摄入过多,避免营养过剩除引起“三高”以及妇科肿瘤的发生等,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
不仅要吃饱,还要兼顾营养,向“吃好”转变,吃出健康和品味。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提出合理膳食的原则如下:
(1)食物多样,谷类为主;(2)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3)每天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4)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海洋生物制品,少吃肥肉和荤油;(5)食量与体力活动要均衡,保持适宜体重;(6)吃清淡少盐的膳食;(7)饮酒应限量;(8)吃清洁卫生不变质的食物。
睡眠要注意:晚上10点到凌晨2点之间,皮肤处于一天中最为敏感、最需要补充能量的时候。如果此时得不到充足的睡眠,神经系统功能就会紊乱,皮肤血液循环不良,得不到充足的营养和必需的雌性激素,长此以往,面色灰暗,面部皱纹增多。
另外睡眠时能产生大量的抗体,能增强机体抵抗力。睡眠还使各组织器官自我修复加快,这些都是预防疾病,保持健康的要点。
(3)衣物穿着要注意
潮湿炎热是细菌的天然温床,就以我们熟悉的白色念珠菌性阴道炎来讲,由于其是一种腐物寄生菌,可寄生在人体皮肤、黏膜、消化道或黏膜分泌液中。当遇到潮湿、闷热的环境,就会异常活跃,肆意繁殖。
因此,女性要少穿紧身裤、塑身衣、打底裤这些比较紧绷材质的衣服。长时间穿着不仅影响到皮肤的代谢,还会导致私处不透气,滋生细菌,导致感染的出现。另外还会影响下腹部盆腔的血液循环,对于正在备孕的女性来说,可能会影响备孕的几率。
(4)定期体检不可少
预防疾病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措施就是定期体检。
已婚女性由于性生活的增加,各种炎症的几率就会增加;
到40岁以后,妇科肿瘤的发生也会逐年的增加;
另外到更年期、绝经前后、围绝经期会使更年期综合症以及老年性阴道炎发生率增多。
因此建议女性每年好妇科检查,尤其是宫颈的防癌刮片和盆腔的B超。早期发现妇科疾病,降低重症的风险。
编辑:萌萌
投稿邮箱:zhoummhelian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