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汗出过多
夏天很热,夏至之后还会越来越热。如果出汗过多,就会对我们身体造成不良的影响。首先,汗出过多会“伤津”,使得我们体内的津液不足。最直接的反映就是十分口渴,甚至出现饮多不解渴,同时多伴有舌干咽燥的表现。再者,汗出过多还会“耗气”。“气”是我们人体的动力来源,好比蒸汽推动小火车往前跑一样。“气”不足了,我们就会疲乏无力、没精神、什么也不想干,甚至有时会影响我们学习或工作的效率。最后,还要强调一点,汗出过多还会“伤心”。这里的“伤心”不是指伤心难过,而是说出汗过多会导致心脏机能失调。中医讲“汗为心之液”,可能很多中老年朋友体会过,有时候天太热,或者劳作太过时,出汗出多了,除了气喘外还会伴有明显心慌。汗出过多既伤津又耗气还伤心,因此在炎夏酷暑时节,我们应该尽量避免暴露在高温下长时间活动,以免汗出过多。每年夏天,我在门诊上总会遇见几个因为汗出过多导致身体不适的病人。他们多有共同的特点,第一,有高温下活动史,或是烈日下跑步减肥,或是在艳阳下登山,或是在骄阳下垂钓。第二,患者就诊时以乏力疲惫为主诉,并且伴有心烦。病人自己描述“浑身没劲儿,只想躺着,还脾气特别暴躁,别人跟他多说两句话,他就想骂人。”第三,就是他的汗比别人多,静坐少许后,再去搭脉仍可以明显摸到病人皮肤上有一层水,仔细观察他的发根也总是湿的。这就是很典型的暑伤津气的表现。作为中医大夫,我们除了会开一些清暑益气的汤药外,更会嘱咐病人减少户外活动,同时让病人平时补充一些糖盐水或者煮一些酸梅汤来喝。不可不出汗
有人说既然出汗过多有这么坏处,还会让自己身上粘粘的、臭臭的,那就不要出汗好了。天天在家里待着不出门,再把冷气开到最大,这样可就真的不出汗了。《内经》指出:“夏三月,此谓蕃秀”应当“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也就是说夏天虽然热,但是也要适时的进行户外运动,适当出汗。其实不论西医还是中医,都认为出汗是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我们通过出汗可以将体内的垃圾废物排出体外。从中医角度讲,“水不利,则为血”排汗不正常就会导致体内化生出瘀血。这也就解释了为何当今社会妇女患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与女性长期在低温空调房工作不出汗密切相关。所以适当的出汗,才为“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及时擦汗
最后,针对出汗问题还要强调一点,就是出汗后要及时擦干。很多人可能因为手头上有重要的事情要解决,或者在公共场所不方便,出了汗溻了衣服来不及处理。长此以往,可能会出现腰和屁股发凉,不能做冷板凳。这是由于出汗后毛孔打开,衣服湿湿贴在身上,风湿邪气就从张开的毛孔进入到身体里导致的。如果不加以注意,到老了很可能引发风湿关节痛,大关节变形,常年腰腿冷痛,就算是炎热的夏天穿上毛裤,也还是觉得腿脚是冷的。本期,我们谈了夏季如何“调养自己避病养生”三点,下期我们谈谈夏季的饮食养生。作者简介
赵真宜,女,主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中医临床基础温病学方向,温病大家孔光一再传弟子。现就职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从事临床及教学工作。擅长妇科病:月经不调、盆腔炎、痛经、闭经、产后病及产后恢复、更年期综合症内科病:发热、咳嗽、慢性胃炎、便秘、腹泻、失眠。儿科病:发热、咳嗽、消化不良。皮肤科:痤疮、荨麻疹、湿疹等。出诊时间:周四全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