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习惯以立夏作为夏季开始的日子。立夏之后气温升高,雨水较多,万物生长较快。“称体重,防疰夏”包含了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对夏季万物生长的期望。
医院中医科主任马友全提醒,立夏之际,气温渐高,心火过旺,易烦躁。此时人们情绪波动起伏,机体的免疫功能也较为低下。因此,要顺应四时,调养精神,保养心脏。宜安闲自乐,忌暴喜伤心。
立夏时节,“养阳”“养心”还要“养背”。立夏时节办公室人群易出现后背痛,多影响睡眠,常导致心情烦闷。患者会误认为心脏出问题了,心电图、超声检查、X光摄片检查都没有异常。现代医学称之为胸椎小关节紊乱,究其原因大致是:这段时间气温升高,人们衣着开始减少,喜露肩背加上空气湿度大,冷空调陆续开放,低头工作时间长等。医生一阵点穴及相关器械治疗之后,立马神清气爽,恢复精神。后续需注意后背保暖和锻炼肩胛间肌肉。医院中医科主任马友全建议,低头工作一小时左右,起身伸伸懒腰、耸耸肩、抬抬胳膊、踢踢腿,就可以有效预防这种后背痛。
马友全,主任医师,医院中医科主任。
学术职务: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青年医师分会理事、中国生命关怀协会智慧照护与健康养生专业委员会委员。
擅长治疗:慢性胃肠疾病、颈肩腰腿痛、更年期、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前列腺疾病、失眠、痤疮、慢性荨麻疹等疑难杂症的中药及针灸诊疗;近十余年来对常见肿瘤的中医姑息治疗亦有较深入的研究。
王建*,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专业20余年,曾在北京中医院进修中医消化及内分泌专业。
擅长消化及内分泌系统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
图尔雄,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专业10余年。医院进修肿瘤专业。
擅长运用传统中医学方法结合现代医学诊治疾病,调理体质。擅长治疗慢性胃肠病、失眠、各类心脑血管疾病及常见肺、胃肠等肿瘤、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等。
张丽,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专业10余年。曾在医院进修内分泌和皮肤科专业。
擅长治疗常见皮肤病、胃肠道疾病,睡眠障碍、更年期综合征,呼吸道感染后慢性咳嗽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孙菲,副主任医师,研究生学历,从事中医内科10余年。
擅长中医妇科月经病、不孕症、更年期综合症、失眠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