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调理更年期综合征
更年期综合征在中医学亦称“经绝前后诸证”,中医认为妇女停经前后肾气渐衰,脏腑功能逐渐衰退,使人体阴阳失去平衡,因而有面红潮热、眩晕头胀、烦躁易怒、抑郁忧愁、心悸失眠、阴道干涩灼热、腰酸背痛、骨质疏松等症状。中医认为病机分为虚实两种,虚者多由肾气不足,冲任未充;或肝肾亏虚,精血亏虚;或脾胃虚弱,气血乏源;或久病失血,冲任不能满盈,血海亏虚,无血可下。实者多由气滞血瘀,或痰湿壅滞,经闭阻塞,冲任不通而成。病位在肾与胞宫,与肝脾等脏器功能有关。在相关穴位艾灸可以调补肾气、活血通络,有助于气血的生化和运行。从而推迟更年期的到来,缓解相应症状。
辩症施灸
症状1:经期推迟,经量少加灸太溪穴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侧对称,也就是2个。[功效]滋阴补肾。[施灸方法]将点燃的五元素艾柱放于弘琦艾玄玉罐中,固定在穴位上即可进行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加灸太冲穴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足背侧,第1、2趾跖骨连接部位中。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以手指沿拇趾、次趾夹缝向上移压,压至能感觉到动脉应手,即是太冲穴。
[功效]强壮腰膝,行气解郁。
[施灸方法]将点燃的五元素艾柱放于弘琦艾玄玉罐中,固定在穴位上即可进行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
加灸志室穴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其棘突下缘旁开4横指处为取穴部位)。
[功效]清热,利湿,解郁。[施灸方法]将点燃的五元素艾柱放于弘琦艾玄玉罐中,固定在穴位上即可进行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灸至皮肤产生红晕为止。加灸肝俞穴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背部,当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由平双肩胛骨下角之椎骨(第7胸椎),往下推2个椎骨,即第9胸椎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功效]行气解郁,促进血液循环。[施灸方法]将点燃的五元素艾柱放于弘琦艾玄玉罐中,固定在穴位上即可进行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症状2:失眠、心悸、心烦加灸太溪、劳宫穴
[定位取穴]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双侧对称,也就是2个。劳宫穴位于手掌心,当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功效]滋阴补肾,温肾活血。[施灸方法]将点燃的五元素艾柱放于弘琦艾玄玉罐中,固定在穴位上即可进行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3~15分钟。症状3:月经过多,闭经加灸命门穴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处。取穴时采用俯卧的姿势,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
[功效]固本温中,滋阴降火。
[施灸方法]将点燃的五元素艾柱放于弘琦艾玄玉罐中,固定在穴位上即可进行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
[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
加灸脾俞穴
[定位取穴]该穴位于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与肚脐中相对应处即为第2腰椎,由第2腰椎往上摸3个椎体,即为第11胸椎,其棘突下缘旁开约2横指(食、中指)处为取穴部位。[功效]健脾解郁,疏肝理气。[施灸方法]将点燃的五元素艾柱放于弘琦艾玄玉罐中,固定在穴位上即可进行施灸。以感到施灸处温热舒适为度。[施灸时间]每日灸1次,每次灸10~20分钟。亲爱的家人们,今天的分享就到此结束,感恩大家的聆听,愿知艾者福,善艾者寿!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