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点燃了全世界的热情,随着阿根廷与葡萄牙的携手出局,不知骗了多少没戏梅西吸螺C罗迷弟迷妹的眼泪
此处点一首凉凉送给MC
然而你们的内个马背上的尔康(内马尔)凭着奥斯卡影帝般顽强的意志将战斗继续又重新点燃了激情,同时告诉大家一个非常热热热(重要的字说三遍)的消息,那就是“三伏天”要来了!
我很好奇那些“出门五分钟,流汗两小时”的朋友,你们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我全天二十四小时都在流汗。
这么热的天,能干什么?
这样?
还是这样?
亦或是?
连日的高温已经让你叫苦不迭了吗?
入伏
虽然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但同时也是“冬病夏治”的好时候~
要说近年最流行的除了人手一耳珍珠耳钉
还有它!!!
火爆朋友圈的三伏贴
到底是个啥
——————————————
此处是正经的分割线
——————————————
三伏贴属于针灸学科中的一种外治疗法
在灸法中属于“天灸”范畴
指在夏季三伏天
结合针灸、经络与中药学
以中药直接贴敷于穴位
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
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三伏贴”源自清代《张氏医通》
记载的白芥子发泡疗法。
药物以麻*、白芥子、甘遂等
辛温散寒的药为主调配而成,
分别在头伏、中伏、三伏的第一天将药膏
贴于后背肺俞、心俞、膈俞等穴位,
以提升阳气,最后达到“冬病夏治”之目的。
三伏贴的原理
中医理论认为人是“小自然”,如果阳气不足,可以借助天地这个“大自然”之阳气(简称“天阳”)以补充,达到“引阳消阴”之目的,这就是三伏贴治法的基本原理。三伏贴如何实现这一过程?也就是使得“天阳”和人之阳连接、沟通、传输、接纳、贮存,使效果最大化,简而言之,就是三伏贴疗法的“三定”(即“定时”、“定位”、“定药”)。
定时
中医学认为“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益火之源,以消阴翳”,从中医理论来说,“天阳”最强之时是引阳补虚、消阴散霾的最好时机,一年之中日照最长的是夏至,但一年中最热的时间却是夏至后第3个庚天起,即三伏天。三伏天是一年中最为炎热、阳气最为强盛的时段,这亦是一年中人体阳气相对最旺盛的时候。此时,气血趋于体表,皮肤松弛,毛孔开张,有利于药物的渗透,有助于邪气的外驱,借此时机通过特定的部位、途径,配合特定的药物,把强大的“天阳”引入体内,一举消除体内虚寒、阴霾之邪,使身体阴阳达到新平和,机不可失。
定药
选药适宜与否对疗效的影响不可忽视。概括起来对“定药”有三个要求:即“温”、“开”、“通”。“温”以助“天阳”,药与“天阳”合力,阴邪难遁其形;“温”而能“开”则是促进穴位打开以纳“天阳”之需,麝香、肉桂、丁香、细辛等具有辛温芳香走窜之特性,符合此要求,常常被选用;“通”则为通畅之意,寒则凝,故虚寒体质者经络易为痰浊壅塞不通,白芥子、甘遂等荡涤痰浊之力甚宏,能担当此任。“温”以助“天阳”,“开”、“通”则是达到“天人合一”、“引阳消翳”的先决条件。
定位
“定位”即选定贴药穴位。三伏贴选定贴药穴位十分重要,其关系到能否把“天阳”引入,且引至到体内最阴暗处,以及能否引入最大之“天阳”量。人体最深遂、最阴暗的地方是胸膈,即“膏盲”,药石达不到之所,与之相对应的对外联络部位是背部,背部是能把“天阳”引入胸膈的重要部位。从经络学而言,背部是足太阳膀胱经和督一身阳气之督脉主要循行部位,它们是负责与“天阳”沟通的部门,亦是负责接收“天阳”之所。背部就好象一部太阳能接收器,源源不断使“天阳”转化为内能。由此可见,背部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上的穴位是最佳选点,现代中医临床工作者运用三伏贴大都在此处选穴,如肺俞、心俞、膈俞、风门、膏盲、大椎等,当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体质及治疗目的进行穴位加减。
由上可知,三伏贴疗法的基本原理可概括为:在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就是阳气最充盛之时,即三伏天引入“天阳”消除体内之阴霾,以治疗身体“虚寒”性病证。这是中医的一种自然疗法,也是中医“天人合一”观的体现。
有的人会问,我是否可以自行配置药物自己贴敷呢?
三伏贴是药物与经络腧穴的结合。药物本身随着三伏天之性,多取白芥子、甘遂、延胡索、细辛等辛温之药,在多年的实验验证下形成一套较为安全有效的处方,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证候特点,因此,三伏贴取效的关键在于辨证和取穴,应在专业的中医师指导下进行,万不可随意贴敷。
那么,什么样的人群适宜三伏贴呢?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使许多人存在亚健康状态,中医讲究“治未病”观念,即未出现明显症状疾病时,应作适当的调护,预防疾病的发生,因此,在三伏天敷贴,对调理亚健康状态,扶护正气,有着非常多的优势。
治未病还有“既病防变”的观念,在已经罹患某种疾病时,作三伏贴适当予以调理,可以达到延缓、控制发作甚至治愈的目的。因此,不管看到本篇文章的读者是否有疾病的困扰,也可以为家人、老人多一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