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俞穴
位置:肾俞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有一穴。取穴时,左右腰骨最高点连线与脊椎中线的交点附近为第4腰椎,向上数到第2腰椎下方的凹陷处,再向左右两侧各旁开2横指宽处即是。效果:可在短时间内生发阳气,改善疲劳、乏力、失眠等症。
三阴交穴
位置: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内踝尖直上3寸(4横指宽)、胫骨内侧缘后方,左右腿各有一穴。取穴时,在小腿内侧,骨踝突出处上方量出约4横指宽处的骨骼后侧边缘就是三阴交,按压时会稍微感觉疼痛。
效果:使女性经气旺盛、经血充足,延缓衰老。辨证加灸:经期推迟,经量少,平时带下少,阴道干涩,失眠多梦。
太溪穴
位置:太溪穴位于内脚踝骨头突出部位的正后方的凹陷处,左右脚各有一穴。
效果:滋阴补肾,调和气血。
志室穴
位置:志室穴位于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3寸(4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效果:清热,利湿,解郁。症状失眠、心悸、心烦,腰酸头晕。
辩证加灸症状:月经过多,闭经,面目肢体水肿,四肢寒冷。
命门穴
位置:命门穴位于腰部,在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即肚脐的正后方。指压时,有强烈的压痛感。效果:固本温中,滋阴降火。
脾俞穴
位置:脾俞穴位于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2横指宽)处,左右各有一穴。
效果:健脾解郁,疏肝理气。
症状:月经过多,闭经,面目肢体水肿,四肢寒冷。
关元穴
位置:关元穴位于肚脐正下方3寸(4横指宽)处。
效果:固本温中,滋阴降火,接续督脉气血。
章门穴
位置:章门穴位于人体的侧腹部,第11肋游离端的下方,左右各有一穴。
效果:健脾解郁,疏肝理气,调畅气机,调中补虚,益气养血。
使用建议:以上穴位可每日每晚使用百年金爱生姜足贴,排除体内湿气和*素,再每天白天使用百年金爱艾灸贴进行艾灸驱除体内寒气,或使用百年金爱黑膏药贴(每贴可使用24个小时),排除体内燥热,火气!这样效果会更好!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