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稍一活动就出汗过多称“自汗”;夜间睡眠时汗出较多,醒来即止称“盗汗”。中医认为这是由于人体阴阳不调,腠理不固,使汗液外泄所致。自汗多属阳气虚弱,卫气失职;盗汗多为阴虚内热所致。
内治食疗方
太子参当归猪心汤
猪心1个,当归10克,太子参30克。
太子参与当归煎浓汤去渣取汁,将猪心切成三片与前药汁共煎煮熟。
补气养血,宁心止汗。
吃猪心与汤,每日1~2次。
龙牡萸术汤
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山茱萸15克,炒白术15克。
先将龙骨、牡蛎煎20分钟,再将山茱萸和白术放入,一起煎煮20分钟。
健脾、敛汗,宁心止汗。
喝汤,每日2次。
乌梅糯麦方
乌梅6枚,糯稻根30克,浮小麦30克。
水煎20分钟。
敛汗,止汗。
喝汤,每日2次。
当归六*汤
当归9克,*芪20克,*芩9克,*柏9克,*连5克,生地9克,熟地9克。
水煎20分钟。
养血清热,敛汗,止汗。
喝汤,每日2次。
蛤肉*芪汤
蛤蜊克,*芪15克,防风10克。
蛤蜊洗净后,在沸水中煮至七成熟,取肉待用。另将*芪、防风一起煎浓汤,去渣取汁,将药汁与蛤蜊肉一起煮熟。
补气敛汗,适用于自汗或盗汗。
吃蛤蜊肉,喝浓汤,每日1~2次。
外治法
敷脐疗法
脐疗就是在脐部用中药治疗各种常见疾病,它具有方法简便、经济实用、疗效显著的特点。它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一个瑰宝。脐是中医所述的人体腹部重要的神阙穴,平背部督脉“命门”穴,旁开1.5寸为“肾俞”穴,该处反映了“先天之本”——肾功能的好坏。所以中医经典《灵枢·五色》曰:“当肾者,脐也。”
对于用食疗法止汗无效者可以试试敷脐疗法。
五倍子25克,五味子25克。
将上药共研细末,取出少量与白醋或米醋调成糊状备用。用浓度75%的酒精清洁脐部后,晚上临睡时再将药糊放入脐眼,外用纱布、胶布固定,第二天去除。每日换药一次,7天为一疗程。
敛汗,宁心止汗,适于各种自汗、盗汗症。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猜你喜欢看:
别再吐槽你的更年期老妈了,"5个健康处方"帮她度过难关
更年期综合征——益肾汤
10个女人有9个更年期病,最强表现为“失眠”,常吃1种食物,胜吃10片安眠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