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综合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小病房大江湖
TUhjnbcbe - 2021/4/23 15:39:00
白癜风怎么食补         https://m-mip.39.net/pf/mip_5053104.html

小病房大江湖

肖玲丽

医院小小的病房其实是个大大的江湖,这里每天发生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无不是这大千世界真实的缩影。它彰显人性的光辉,亲情的温暖,爱情的悬幻。也暴露灵*的丑陋,道德的沦陷,世态的严凉,临床工作三十年,见证了太多太多……

10床25岁的女孩,体重斤,未婚早孕,先兆流产入院,女孩已辗转广州,上海,长沙,郴州等多地就诊,全家呈惊恐状,HCG孕酮水平低,阴道流血,多囊卵巢,子宫肌瘤,胎盘低置,甲减,重度肥胖,妊娠糖尿病……这个妊娠如何保证?但女孩坚决要求不惜一切代价保胎,因为她指望保住这个孩子来成就她的婚姻,男朋友文雅、帅气,一表人才,一看就是不太般配的一对。女孩决定住院住到生产,给我们的要求是不出任何纰漏的保胎,自己床上大小便,24小时请陪护,HCG、*体酮、低分子肝素、营养液一齐上。全家高度紧张的情绪迅速漫延至所有医务人员,医护也跟着诚惶诚恐,说话都是字斟句酌的,医护人员在说话前要把语气先想好了。好怕说错半个字都会影响她的情绪,她说怕吵影响睡眠,我们立马给她腾个单间,她说所有医院的教授查看后再执行,我们就耐心等她的回音,她说护工阿姨大清早搞卫生影响她休息,我们就告诉阿姨她的房间晚点再搞卫生,我们什么都依了她,只求她能顺利生产,母子平安,可是她说要在这里要住九个月?我们怕呀,真心怕!!先不说那*体酮打得屁股冒油,血管无处循踪,就说那么多并发症,哪一个不是妊娠终止的罪魁祸首?假如有个一差二错的,再组团来找我们的麻烦怎么办?恶劣缺乏诚信的医疗生态环境,让我们不得不自我保护起来,可是对于她我们除了关心备至,其他真的不敢说什么,只要我们流露半点情绪她就焦虑惊恐得睡不着觉,好棘手的定时炸弹,可是我们又不敢叫她出院。

过年前她突然要求转郴州去,回娘家治疗更方便照顾,我们连夜帮她办了出院手续,科室医护人员集体深舒一口气……

后来我一直随访她,经常给她打电话并鼓励关爱她,不幸的是在妊娠5个月时,胚胎还是因为停止发育而最终流产了,悲痛欲绝过后女孩选择面对现实,给我发信息时真诚表示感谢!感谢我们对她的包容和关爱、甚至是迁就了!感谢所有医务人员的真心付出。另外她特别告诉我她已经结婚了,经历了一系列的风雨波折,男朋友顶住各方压力坚定地和她站在了一起。菩萨保佑,让她顺利怀上宝宝吧,阿弥陀佛!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怀孕,一件水到渠成自然天成的事有时也变得那么脆弱、紧张、难堪、纠结起来,不孕不育已成了多少夫妻走向幸福婚姻的绊脚石,多少家庭倾其所有,焦头医院:做人工授精,做试管婴儿。成功的喜极而泣,失败的欲哭无泪,为此许多家庭人财两空,婚姻解体。

二胎*策开放以后,四十老几的妇女们也跃跃欲试,男人们磨拳擦掌,夫妻“埋头苦干”千难万难怀上了,可是流产、胎停像幽灵般悄无声息的纠缠。拿着胎停的B超报告单许多人垂死挣扎,痴心不改继续医院寻找意念中的“灵丹妙药”。

安仁农村的男女比例也许有点失调吧?贫穷偏僻的农村甚至有光棍村的出现,女孩稀缺抢手在妇科可见一斑,许多年轻标致的未婚男青年娶个二婚三婚的女人已不足为奇,甚至轻微的女精神病人也有男人正常迎娶,边吃抗精神病药边备孕保胎……誓死要为留个后而*一把。除了对他们进行优生优育的宣教外,其他我们真的是无能为力。

各种渠道的性别鉴定取舍是导致一段时期内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最直接原因,让整个社会正在自食苦果。大陆禁止到香港去,国内禁止到国外去......

19床是之前五官科的一个五保户男病人,双目失眠,患急性扁桃体炎,肠炎,由敬老院工作人员护送入院。五保户对于临床医护人员来讲是最棘手的一类病人,没家没钱,没陪人,且大部分年老体弱、个人生活方面也不能自理。医院里了,唉……

清早一端庄清瘦的妇女在帮19床换衣擦澡洗脚,侍候吃饭喝汤。很诧异,一般五保户病人床前清冷,是基本无人问津的。

“请问您是他什么人”?

“我是他前妻,我们离婚二十年了”

经过简短对话之后我惊愕了,肃然起敬再次问她:“他每次住院都是您照顾吗”?“我和我老公一起照顾,我老公是一名乡村老师,我们的孩子已经读大学了,现在的任务就是照顾好他”。说话间进来一位戴眼镜的腼腆中年男人,他娴熟地帮助妻子忙上帮下,默默地把换下的衣裤装好。之后再拿出随身带来的牛奶水果。我脑海中迅速出现电视剧里才能看到的温馨画面,那些弘扬人间真、善、美的场景骤然出现在生活中,我竟有点恍惚。原来所有美的心灵都是来源于真实的俗世生活。

男人和女人一起带病人做好了所有的医技检查,在病房休息时女人竟拿出来一把剃须刀帮病人剃了胡须理了发。然后叫了外买安顿好一切才和丈夫悄然离开。我久久凝视着这对夫妻的背影,禁不住百感交集,万语千言化作一句最朴素的祝福:祝好人一生平安!!!

病房是社会的一个小视角,这里每天发生的故事都可写成一本书。7床贫困户,“发热,外阴蜂窝组织炎,感染性休克,败血症”收入院,经lcu急会诊后下医院治疗。一家人大惊失色,茫然失措,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十六岁的儿子作主,砸锅卖铁也要救妈妈,这个高高帅帅的小伙子抱着神志模糊的妈妈一遍又遍的亲吻母亲苍白的面颊,不住的鼓励妈妈要挺住。动容的场面让医护落泪,医院控制住感染后再次转回我科治疗,张丹医生每天辛勤为其伤口冲洗换药,卢主任更是重点观注,亲自把关,虽然这家爸爸有傻乎乎的臭脾气,但我们总被他们一家子相亲相爱和和乐乐的细

节所打动,“傻爸爸”每天都会想着法子弄点好吃的给妈妈吃,自己打一个盒饭吃两餐,每天都陪在身边不离寸步,开开心心咋咋呼呼的不知愁为何物。女儿问妈妈:嫁给爸爸这样的人,您后悔么?妈妈说:不后悔,因为生了一对好儿女!爸爸脾气臭但是人好。我说这次治病欠了这么多债务你们打算怎么还?全家一起说:慢慢还,齐心协力还,感谢扶贫*策,感谢医生护士。我相信这些不是套话,而是人间真情,他们不会做作,也不须恭维。

经过二十多天的精心治疗,病人痊愈出院了。临走时“傻爸爸”说:准备让儿子去学男护士,也像你们一样去做好事。我坚定地点点头:可以,欢迎未来的帅哥男护士。

医院优秀的职工团队:妇科

上午高峰期新入院一病人,进门就提要求,说自己睡眠不好要住安静的房间。好吧,我们安排她住32床,临病床31和33医院附近的病人晚上请假回家了,符合她的要求并且也满意的住下来了,两天后她强拽着我死活要调房间。

“咋了"?

“有*,穿白衣服的*,吓死了,好怕”

“*?怎么可能?做恶梦了吧?别乱说,别制造恐怖”

“没有,我半梦半醒时有个穿白衣服的人进来,我以为是医生护士,没在意,可他凑近我时伸手抓我”我醒了看到他没有头,猛然坐起房间里什么人都没有,我是吓坏了,一夜没睡,因为怕,所以一定要换房间”。

我倒抽一口冷气,后背一阵发凉,从没听说科室闹*呀,这病人怕是有幻觉吧。我到32床巡了巡,见床垫上有撒落的米粒,床底有一把明晃晃的菜刀泛着青光。唉………乌烟瘴气刀光剑影的瘆得慌,无奈,我把病人调到护士办公室的对面,叫她晚上如果做恶梦怕了就叫护士。她一再声明没做恶梦。好吧,更年期妇女最“作”,*不*的咱先不信,但医院这地方晚上确实有点瘆人,许多地段路灯都没有,影影绰绰,飘飘忽忽的。我不敢告诉护士病人换房间的理由,怕小小年纪的她们夜里值班害怕,她们还是一些未经世事的小姑娘,在家也是独生子女千金小姐一枚,在医院秒变无所不能的女汉子,深夜人静独自穿梭在各个病房里、足底磨的生痛去护一方平安。在医院工作时间久了啥子事不会碰上呢?经常半夜有醉汉来骚扰,有精神病人来敲门,有小偷来光顾,现在又冒出个“*”来,小护士妹妹们还不得吓破个胆呀,真的是心疼这些孩子们。这个病人制造恐怖,得想个法子来化解。

第二天我问她前来探病的儿子,问他最近妈妈有没有什么异样?儿子说他妈妈睡眠不好,神神叨叨,医院看了说是更年期综合症,经常说些不着边际的话,之前还有梦游的现象,半夜在井里打了一桶水回来。我的个天,惊得我掉了下巴,现在不是她怕不怕*,是我们都怕她,怕她半夜起来搞个么子

事或跳个楼什么的还不得吓S我们呀,得,得,得。医院继续看病去,这里有“*”吖。

时常有些病人说看到*,但工作这么些年真心没碰到过任何神*出没,白大褂就是我们的护身符,穿上它意味责任,使命肩上扛,哪还怕什么牛*蛇神。

35床是个轻度精神病人,患子宫肌瘤,盆腔巨大包块,糖尿病入院,八十多岁的老父亲照顾她,术后当日,病人总闹着要吃东西,因肛门未排气,又患糖尿病,我们限制了她的饮食,晚8点钟值班护士报告病人失踪了。一个手术病人能去哪?附近找找呗,始终不见踪影,调监控病人搭摩托车离院,报告

科主任,报告总值班,联系病人亲属,天翻地覆找了半宿,唉……,害我一夜未眠,早7医院,远远瞧见病人手里晃悠悠地拿了几个包子津津有味地在吃呢?

“祖宗,你昨晚去哪了”?我像见到了救星样扑过去。

“我回华王去了,好饿,你们不准我吃饭,我回去吃了两碗饭,一碗粥“

“天呐,还没打屁咋吃这么多东西?有糖尿病不能这样吃”我上前一步抢夺她手里的包子。她和我争来抢去半点都看不出是刚做完了手术的病人。

“你去华王有几十里地,刚做完手术,坐摩托车肚子不痛么”

“有点即痛,不要紧,我要出院,要回去吃饭”

我无力地瘫在办公室,这咋整?临病床一微创手术病人还娇滴滴的下不了床,丈夫在旁千娇万哄。她开腹手术来回颠簸几十里没点事,要不说命贱呢,确实,病房经常会有些不可思议的事情,那些怀疑、矫情、挑剔、刁钻的病人往往术后恢复处处不顺利,肠梗阻、伤口不愈,莫名其妙发热感染,甚至临出院了还下肢静脉血栓……那些懵懂、老实、配合、感恩的病人往往顺顺当当轻轻松松就康复出院了。

医院跟从前完全不一样了,不但要治病救人,还要足智多谋,为了管住这个不能自控的病人我也是醉了,看她大吃大喝血糖飙升,我得想个法子吖,我从家里拿了些衣物让她试穿,她特别高兴地一件件试着,一件白衬衣她莫名其妙的配了条领带,神气地在病房里晃悠来晃悠去,她说好看衣服我就都送给她,但她吃的东西每餐要分一半给我,她很不情愿的答应了,精神病人也爱美哟,她遵守诺言每天把吃剩的半个包子或半碗饭送我手里叫我吃……,慢慢的她血糖控制好了,手术伤口也痊愈了,出院那天她冲我傻笑说:“谢谢妈妈”。我大惊失色问她咋说谢谢妈妈?她说:“你像妈妈一样给我吃的还送我漂亮衣服穿”,哦……原来不是说我老哈,我舒了口气,目送她远去的背影,心里却无法轻松,回家了血糖如何监测?饮食怎么控制?复查时让谁来执行?……

6床是个宫外孕大出血病人,抢救及时,手术顺利,捡回一条命,全家人感激不尽,“丈夫”在旁体贴入微的照顾着,中午突然闯进一怒气冲天男子,要求复印病历并质问病史,后面跟着个老妇人不停地朝我们使眼色打手势,慒圈,什么情况?职业的警觉和敏感,使我们猜到事必蹊跷,不能冒然行事,只好先安抚男子情绪,并暗示另一医生再去询问病人真实情况,床边那位“丈夫”闻见动静如惊弓之鸟迅速逃往消防通道转眼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呵呵,比电视剧还惊险哈。经过家属诉说最后得知病人是因婚外恋出现宫外孕大出血,丈夫在外打工已有半年没回来了,一回家老婆就说大出血住院了,在旁人的怂恿下怒火中烧来找麻烦了,这边病人要求我们要保护她的隐私不能泄漏病情,不准男子复印病历,那边的合法丈夫又要求医生陈述病史,坚决要复印病历要讨个说法,咋办?火山一触即发。吐血,当个医生护士天天要提心吊胆与各

路人马斗智斗勇,稍有不慎就会惹火烧身。有个案例报道与我们这个病例同款,医院的主管医生因痛恨第三者,而向前来咨问病史的丈夫如实告知了病人的病情并帮其复印了病历,后医院和主管医生告到了法庭,医院败诉因侵犯了病人的隐私权,造成病人婚姻解体,结果是精神损失外还上加物质赔偿……。

我们当然智慧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个中细节不便多说,病人康复后我们立即办了出院,迅速完善好病历妥妥的上交病案室,不容易呀。职业对我们要求越来越高了,情商智商要双全,法律法规要全懂,砖工泥工也要会,特别是护士长这个岗位,什么停电了,漏水了,下水道不通了,病人闹事了,桌子

凳子坏了……牛事马事统统管,打得最多的电话是后勤股长梅斌,本来我记性特差又是个数字盲,电话号码记不得三、五个,可他的号码已深深嵌入脑海融入骨髓,以致于我打电话给老爸时一不留神又拨给了他(号码都是开头),开口就叫爸,梅斌憨憨一笑:怎么又叫我爸,晕倒!

22床虽是个宫颈癌病人,但一般情况尚可,偶有下腹痛,家里陪人一堆,逐个来问病情,貌似温馨和顺,病人俩儿子特别老实憨厚,少言寡语,而媳妇八面玲珑见风使舵,媳妇们的心思我一眼就看穿了,如今我已是半个相面人,相由心生嘛,她们心里的小九九瞒不过我的法眼,每天装腔作势表孝心,实际上有可能希望病人早点来个句号,但又不愿落个不孝的名声,于是她们要求手术治疗,任何后果都承担。社会这个舞台呀人人都是主角,我敢说在手术台上最希望手术顺利病人能康复的一定是医务人员,家属亲友反而未必都是如此吧?媳妇们演技精堪,瞒过了亲朋好友,瞒过了乡里乡亲,但做儿子的心里清楚,虽然没有经济权没有话语权保护不了自己的母亲,但始终不肯签字放弃治疗,僵持了几天,最后病人自己要求出院,泪如雨下的儿子在转身离去的瞬间狠狠地瞪了媳妇一眼,无声地蹲在角落呆若木鸡。

一个男人在家里太没话语权简直是个灾难!病人出院几天后因精神崩溃很快过逝了,虽然这个结果不意外,但我真的非常不爽。医院报账,唧唧歪歪说着报账比例,我懒得解释懒得搭理她们,心里默默祈祷病人一路走好,下辈子再好好爱一回自己吧……

18床也是个宫颈癌病人,之前医院住了好几个月,这次宫颈癌放化疗后仍全身多处转移,医院转回我科姑息治疗。病人精神极差,重度贫血貌,腹部膨隆如鼓,大小便不能自理,不停的痛苦呻吟,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每天查她的房我们都那么的无能为力,科室组织了大会诊,除了对症处理,给予支持疗法其他真的束手无策,病人的家人和丈夫是我们见过最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一家人,他们是贫困户,但从没向我们诉过什么苦,丈夫任劳任怨端屎倒尿片刻不离左右,擦澡抹身喂水喂汤无微不至,医院住了三个多月全是丈夫一个人顶住,借了近二十万外债,几个月下来一双新鞋磨出了两个大洞。谈话时我们时常委婉地劝丈夫治疗这个病人是个无底洞,而结果肯定是人财两空,要他考虑后事,不要作无谓的挣扎,丈夫总是满眼怜惜万般不舍,我们说白蛋白太贵,而且有指标限制,他不知通过什么渠道买了十多瓶白蛋白要我们帮其输入以维持病人基本生理需要,我们说输血也有指征限制,他就主动要求献血,以求病人可享受些许输血的待遇和保证。最后病人在科室住了两个多月,油尽灯灭主动要求出院。期间我总是抓住机会给予病人心理支持和临终关怀。死亡教育是个沉重的话题,没有经历过垂死挣扎和大病大难的人,心里多半是难以承载也难以去接受的。

病人出院的当天神志特别清楚,向我们一一道别,看得出她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做好了去另一个世界的准备,她笑着说,她没什么遗憾了,只有愧疚和感恩,感恩她的丈夫和家人始终不离不弃,感恩医务人员这几月的艰辛付出,大恩不言谢!她脸上甚至有了些许久违的红晕,像是传说中的回光返照?病人

自己计划了出院的时间,说农历7月是去天国的好日子,她6月30日出院,后来果然7月初2便安详地走了。。。。。。

……死亡对于她也许是最好的解脱,无欲无求,了无牵挂的上路是临终病人的最好状态。

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一件事。任何人都无法逃避,所以活在当下,顺应自然。

医院是个生死场,小小病房包罗万象。这里每天都上演着一桩桩,一幕幕,或欢喜或别离剧情,有仓促的脚步,有希望的啼哭,有沉甸甸的岁月,也有温暖如初的人间美好。

生命很珍贵,且行且珍惜!

作者简介

肖玲丽,湖南安仁人,医院妇科护士长,爱好旅行、阅读、写作。

安仁网络文学编辑组

●来源:肖玲丽●编辑:刘琳娅谭湘豫刘绵珠●校对:伍光华胡文锋李朝光●合成:易世联陈平原凡和平●审定:*寒冬●投稿邮箱:

qq.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病房大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