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综合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撕开你的面具吧更年期综合征
TUhjnbcbe - 2021/4/13 18:12:00
白癜风刚开始图片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90210/6858103.html

更年期综合征是中年女性常见的疾病,系由于生理性衰老,在卵巢功能逐渐衰退以至完全消失的过渡时期,所出现的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症候群,是妇女绝经前后的一种常见的难治病。其发病率为10%~15%。临床以烘热、多汗、急躁、月经紊乱等为主症,严重时可影响生活及工作。西医对此无特殊疗法,多采用激素及镇静剂治疗,疗效不佳,且有一定副反应。

中医认为本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肾气渐衰,天癸将竭,冲任虚损,精血不足,阴阳失调所致。如《素问·上古天真论》曰:“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里虽未直接提到本病,但指出妇女更年期的生理变化,已是肾气渐衰,而有任冲二脉失调的病理。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较早的临床报道见于60年代,以后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70医院建立了专科门诊;80年代建立了专门病房,并研制治疗本病的新药,尤其是治疗阴虚阳亢型总有效率达98.2%。近年来,通过大量临床实验研究,证明中药对本病疗效确切,不仅可以改善自觉症状,而且能提高卵巢功能,使性激素给药间歇时间延长和减轻激素的副反应。

本病多由于年老体衰,肾气虚弱或受产育、精神情志等因素的影响,使阴阳失去平衡,引起心、肝、脾、肾等脏腑功能紊乱所致。而肝肾阴虚,阳失潜藏,亢逆于上,是本病的主要病机。

一,肝肾阴亏:

素体阴虚或失血耗液,房劳多产,致肾气虚衰,精血不足,肾精无力化血,肝血来源不足,水不涵木,导致肝肾阴虚。

主要症状:头晕耳鸣,心烦易怒,阵阵烘热,汗出,兼有心悸少寐,健忘,五心烦热,腰膝痉软,月经周期紊乱,经量或多或少或淋漓不断,色鲜红。舌红苔少,脉弦细数。

2.治法:滋补肝肾,育阴潜阳。

3.处方:生地、山药各15克,枸杞子、女贞子、山萸肉、白芍、首乌各12克,丹皮、茯苓、泽泻各10克,生龙牡各30克(先煎)。

4.加减:血压高加珍珠母;腰痛加川断、桑寄生;失眠加夜交藤、合欢皮。

5.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心肾不交:

由于肝肾亏虚,肾水不足,不能上济于心,心火过旺不能下降于肾,出现心肾不交,神失所养而见此证。

主要症状:心肾不交心悸,怔仲,虚烦不寐,健忘多梦,恐怖易惊,咽干,潮热盗汗,腰瘥腿软,小便短赤。舌红苔少,脉细数而弱。

2.治法:滋阴降火,交通心肾。

3.处方:*连、*芩、甘草各6克,白芍、枣仁各15克,阿胶(烊冲)、百合、知母各10克,鸡子*2枚。

4.加减:烦躁不安、易惊醒加龙骨、牡蛎、磁石;健忘多梦加琥珀、莲子心。

5.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三,肝郁血瘀:

多因心胸狭窄,心情不畅,恼怒抑郁,导致肝气郁结或气机不调,气滞血瘀,进而出现肝血瘀结的各种病理现象。

主要症状:情志抑郁,胁痛,乳房胀痛或周身刺痛,口干口苦,喜叹息,月经或前或后,经行不畅,小腹胀痛,悲伤欲哭,多疑多虑,尿短色赤,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腻,或舌质青紫或瘀斑,脉弦或涩。

2.治法:疏肝理气,清热养阴。

3.处方:柴胡、白术、茯苓、赤白芍各12克,当归、丹皮、郁金各9克,川芎、陈皮、甘草、薄荷(后下)各6克。

4.加减:口苦躁怒加*芩、栀子、龙胆草;舌青紫有瘀斑加桃仁、红花。

5.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四,脾肾阳衰:

素体阳虚或久病及肾或房劳过度,损伤肾阳,肾阳不足而不能温煦脾阳,则出现脾肾阳虚之证。

主要症状:月经紊乱,量多色淡,形寒肢冷,倦怠乏力,面色晦暗,面浮肤肿,腰瘥膝冷,腹满纳差,大便溏薄。舌质嫩,苔薄白,脉沉弱。

2.治法:温补脾肾。

3.处方:炮附子、炮姜各6克,*参、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各12克,炙甘草6克。

4.加减:便溏加山药、扁豆;偏肾阳虚加熟地、山萸肉、肉桂。

5.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五,阴阳两虚:

肾阴阳均不足,阴虚则生内热,阳虚则生外寒,热性上行,寒气下行,则出现上热下寒等症候。

主要症状:颧红唇赤,虚烦少寐,潮热盗汗,头昏目眩,耳鸣心悸,敏感易怒,形寒肢冷,腰膝瘥软,月经闭止,性欲减退。舌质淡,脉沉无力。

2.治法:益肾阴,温肾阳,泻虚火,调冲任。

3.处方:仙茅、仙灵脾、巴戟肉、山药、太子参、女贞子、菟丝子、桑椹子各10克,熟地、首乌各18克,知母9克。

4.加减:失眠心慌明显加舍欢皮、百合;烦躁不安加龙齿、牡蛎。

5.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主任、三芝堂特聘专家,《*帝内经》大师李今庸高徒,日本爱知医科大学博士、研究员,从医三十余年。擅长治疗老年病,尤其对心脑血管疾病,如中风后遗症、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甲亢、甲减、更年期综合征等各种疑难病的治疗均有独特见解和显著疗效,同时在消化系统、肝胆疾病、肾病、妇科常见病的治疗方面也颇有经验。

叶文俊主任对“治未病”理论也颇具心得,深得中医古代养生学精髓,强调精神、运动、饮食等调节的协调性,结合人体体质和自然环境的整体考量,防病治病,以防为主,曾取得较好的疗效。

案例·分享

刘××,女,48岁,干部。年1月20日初诊。2年来月事先期,血压偏高,经常头晕目眩,颜面烘热,胸部闷痛,烦躁易怒,汗出,兼有心悸少寐,健忘,咽干口苦,脘痞纳呆,倦怠乏力,便秘溲*,西医诊断为更年期综合征。经用激素治疗,效果不佳。刻值经期,量多色鲜。舌质红,舌苔薄*少津,脉来沉细而弦。此属肝肾阴虚,木郁化火,脾胃失和。治拟滋阴泻火,平肝和胃之法。

处方:生地15g,钩藤、白蒺藜各10克,栀仁、玄参10克,麦冬、天仙藤、石菖蒲各9克,厚朴6克,焦三仙8克,茯苓12克,首乌藤9克,丹参15克,柴胡9g,甘草6克。5剂,水煎服。

二诊(2月1日):药后烦躁潮热发作减少,睡眠略有改善,月讯已止,带经6天。仍纳少,食后泛恶,左侧胸胁疼楚。舌渐润,脉同前。再依前法,原方去石菖蒲各9克,厚朴,加清半夏9克,淡竹茹7克,香附8克。4剂,水煎服(每连服2剂停1天)。

三诊(2月22日):烦躁、潮热已多日未作,睡眠向和,纳食渐增。昨日经潮,头晕目眩,肢面浮肿,腹部胀痛。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弦,拟养血调经。

处方:当归、鸡血藤各12克,川芎6克,赤芍10克,白术9克,延胡索3克,香附9克,乌药6克,清半夏10克,砂仁1.5克,甘草6克,夜交藤12克,女贞子9克,灯心1.5克。4剂,水煎

四诊(12月3日):月经已止,头晕已除,烦躁潮热未发,惟肿势未消。拟补益肝肾,健脾渗湿为法。

处方:女贞子、旱莲草、枸杞子、茯苓、白术、冬葵子、清半夏9克,陈皮6克,厚朴花9克,汉防己9克,神曲9克,柴胡9克。7剂,隔日1剂,水煎服。

本例头晕目眩,烦躁易怒,时发潮热,便秘溲*,乃因肝肾阴虚,肝火上炎,肝阳亢盛,故以玄参、麦冬、栀子、钩藤、蒺藜、柴胡等滋阴降火,平肝潜阳为主。肝肾阴虚,肝失涵养则疏泄无杈,横逆犯胃,故见脘痞、纳呆、食后泛恶,因予清半夏、竹茹、厚朴、焦三仙等理气宽中,和胃降逆。阴血不能上奉,则心脉失养,行血无力,络通不畅,故见胸前区闷痛,寐少梦多,因予夜交藤安神益智,茯苓交通心肾,天仙藤、石菖蒲、片姜*舒脉通络定痛,凡此皆属“急则治标”的对症疗法。四诊则益肝肾,健脾胃,缓调继治,以为缓治其本,巩固疗效。

叶文俊主任出诊日期:周二下午、周日下午。

看国医∣就到三芝堂

长按,识别

1
查看完整版本: 撕开你的面具吧更年期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