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每年的3月21日为“世界睡眠日”。据调查显示,我国成年人中有近42.7%存在不同程度睡眠障碍,睡眠不良者高达3亿人,近8成上班族工作时出现“犯困”现象,全球有27%的人有睡眠问题。也就是说,世界上每四人中,就有一人患有睡眠障碍症。
睡眠是我们每天必须做的事,和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世界睡眠日希望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
1.脾气暴躁:当人们专注于某件事时,若被打断就会产生负面情绪。以色列研究人员发现,睡眠不足会将这种负面情绪放大。
2.情绪低落:诺贝尔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内曼在他的研究中发现,影响人们情绪的两大因素之一就是睡眠。此外,有研究证实,晚上睡眠质量好的人,情绪较为正面,反之则情绪不佳。
3.头痛:科学家至今仍无法找出头痛背后的原因,但研究发现,36%~58%睡眠不足的人醒来时会出现头痛症状。
4.体重增加:睡眠不足的人,体内激素会失衡,食欲增加,想吃高热量食物,控制冲动行为的能力也会降低。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体重快速增加。
5.视物模糊:睡眠时间越少,越容易导致视觉偏差,视野暗、看不清,甚至出现幻觉。
6.反应迟缓:睡眠不足,也会让你对外界事物的反应变得迟钝。
7.口齿不清:根据研究,若连续36小时不睡觉,说话时容易重复使用相同的字词、速度缓慢、含糊不清,很像喝醉酒人说话的样子。
8.车祸风险高:缺觉的人开车,就像酒驾一样危险。
9.易得病:长时间睡不饱,身体的免疫力会下降。如果你经常被传染感冒,很可能是睡眠不足惹的祸。研究显示,连续两星期每天睡眠不够7小时的人,感冒的风险是睡满8小时以上人的3倍。
10.疫苗效用减弱:睡眠不足时注射疫苗,其效用会因免疫力较差打折扣。
11.更怕疼:多项研究显示,若晚上没睡够,人体对疼痛的敏感度会提高,对疼痛的忍受力会降低。
12.学习能力降低:短期记忆是决定学习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睡眠不足的人,短期记忆能力会减弱,影响学习效果。此外,意大利研究证实,如果没有足够的睡眠,注意力很难集中。
13.容易健忘:睡得越少,越容易健忘,老年时,患上认知障碍的风险也会增加。
14.做事老出错:研究发现,一晚不睡可导致数字错误增加20%~32%。睡眠不足的人做投资决策时,也极易出现经济损失。
15.肠胃出问题:美国研究发现,睡眠不足容易引起发炎性肠道疾病;患有克罗恩病(肠道疾病)的人,若睡眠不足,复发风险将高一倍。
16.性欲降低:睡眠不足会降低体内睪丸激素的分泌,导致性欲降低。
17.糖尿病风险高:睡眠不足会影响胰岛素抵抗功能,加重2型糖尿病;此外,也有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与罹患糖尿病有相关性。
18.心脏病风险高:相较于睡满8小时的人,每天只睡4小时的人血压会高出许多,更易罹患心脏病。
19.患癌风险高:关于睡眠与癌症之间的关联,目前的研究仍在初期阶段,不过就目前的结果来看,睡眠不足确实会增加患癌的风险,特别是大肠癌与乳癌。
20.死亡风险高:长期睡眠不足的人,最大的风险就是在短时间内死亡的风险明显增加。
此外,若长期睡眠不足,儿童可能因为体内激素分泌不足影响发育;已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或癫痫的人,则更容易诱发疾病。
最佳作息时间表
美国《预防》杂志网站刊文强调,不妨试着按照以下“最佳助眠作息表”来安排生活,帮助你尽快进入梦乡:
7点准时醒来。最初一段时间需依靠闹钟,久了你就会在闹钟响起的前几分钟自然醒了。
8点左右沐浴阳光。阳光可以唤醒身体。建议外出走动,或在阳光中吃顿早餐、喝杯咖啡。
下午2点,最后一杯咖啡或茶。咖啡因的作用可持续8小时以上。
下午5点半锻炼。锻炼尽量安排在睡前4小时,以免对睡眠产生太大影响。
下午6点半吃饭。晚餐应少辣、少酸、少油炸,清淡且适量。
晚8点铺床,关掉大灯,尽量将室温控制在18℃左右。
晚9点,记下烦心的、当天没干完的事,努力清空大脑。
晚10点,关掉电子设备,一小时后睡觉。
中医怎么治疗失眠
失眠的经络按摩保健法
1、以入睡前思绪繁多为主要表现的失眠,平素情绪易紧张、易兴奋或用脑过度者。
(1)运百会
仰卧于床上,两手轮流以食、中指指腹按揉百会穴1分钟。若有家人帮助,也可取坐位用艾条悬灸百会20-30分钟。百会穴位于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是调节脑功能的要穴,有安神定志助眠的功效。
(2)揉神门
每晚睡前双手揉神门穴各3分钟,神门穴在我们的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具有良好的清心除烦安眠的功效。
(3)按压合谷、太冲穴
睡前取坐位按揉双侧合谷、太冲穴各3分钟,如局部有酸胀感以可以忍受为度,此时疗效较好。合谷穴在手背第1,2掌骨结合部之间凹陷中,太冲穴在足背侧,当第一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合谷和太冲合称四关穴二穴相配,一阴一阳,一上一下,可调一身之气血,理阴阳之失调。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活血,和胃降逆,定志安神之效。二穴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对于失眠伴情绪不稳定者疗效较肯定。
(4)梳头法
如果您担心穴位找不准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用简单的梳头法来疏通整个头部的经络,达到放松助眠的方法。
梳头能提神醒脑,消除疲劳,提高思维能力和工作效率。此外,还有防治失眠、神经性头痛及秃发的功效。
操作方法:用梳子梳头,方向为:(1)前发际、头顶、后头、项部,左中右三行;(2)从头顶中央作为起点,呈放射状分别向头角、太阳穴、耳上发际、耳后发际。左右相同。睡前梳头至少五分钟。如无梳子,可用指叩,双手弯曲,除拇指外,余四指垂直叩击头皮,方向与要求同梳子梳法。
2、失眠伴平素脾胃不和,消化不良,大便不畅者。
(1)摩腹法
古人说,胃不和则卧不安,可见胃肠不调和就会影响到睡眠,以摩腹法理气和胃,使人安然入睡。取仰卧位,左右两手重叠,右手掌心在下,附于脐上,左手掌心放掌背,两手均匀用力,顺时针方向旋转摩动。由脐部开始,逐渐扩大范围至全腹。神阙穴即肚脐,是任脉上的要穴,可补虚安眠,健脾整肠。掌心劳宫穴可清心安神,调营和胃。故揉此穴不知不觉即睡去。揉时默数一百次为一轮。从少至多,最多能揉三十轮。并能增加胃肠蠕动,消除胃中宿食,使胸膈畅快,晨起能早餐多食为效验。
(2)推胫骨
睡前取坐位,两手虎口分别卡在双膝下,初始时指按压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髁下缘,当胫骨内侧缘和腓肠肌之间的凹陷处)和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然后向下用力推动,在过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和三阴交(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凹陷处)两穴时加力按压,这样一直推到踝部,反复操作10~20次。可以健运脾胃,宁心安眠。
3、夜尿过频影像睡眠,平素怕冷,腰膝酸软者。
(1)推八髎穴、温补肾俞
每日临睡前,两手摩擦八髎穴2-3分钟,若局部有发热感并向小腹放射则疗效较佳。然后将双手搓热,置于双肾俞穴上2-3分钟,肾俞有温热感、放松感。若有家人帮助则可取俯卧位按摩,或用艾条悬灸肾俞和八髎穴10-15分钟。八髎穴在骶椎两侧的第一、二、三、四骶后孔中,左右共八个穴位,即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对于下焦虚寒的夜尿频多有疗效。肾俞为肾之背俞穴,具有良好的温阳固肾的作用,又可将肾脏的寒湿水气由此外输膀胱经,与八髎穴合用起到暖肾缩尿助眠的效果。
(2)每日睡前川椒浴足搓涌泉穴:
睡前用高桶沐足20-30分钟,加入川椒粉20克/次,水要没过脚踝,最好达小腿位置。烫脚时随加热水,先温后热,使足部烫得发红。随即搓脚心,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为涌泉穴。先以立起右脚,足趾着桶底,用左足心擦搓右足后跟,起到擦搓左足涌泉穴的作用。这样日数擦搓一百下,再换擦搓右涌泉穴一百下为一轮。如此做三轮共左右三百次即可。涌泉穴是肾经的首穴,意为肾经之气犹如源泉之水,来源于足下,涌出灌溉周身四肢各处。所以,涌泉穴是神经上的保健要穴,对于神经衰弱、腰膝酸软有良好的作用。川椒辛、温,入脾、胃、肾经,沐足可交通阴阳,温肾助眠。
安神食疗方
在花草茶中享受恬静睡眠
(1)薰衣草茶:可以安定情绪,平静神经,在睡觉之前喝一杯薰衣草茶,能够让身心得到放松,容易入睡。有些人也许不喜欢薰衣草茶的口味,那不妨加些蜂蜜或冰糖,让它变得可口些。
(2)刺五加子:治疗失眠、重症神经衰弱、更年期综合症。长期饮用能提高人体的免疫力,特别是对高血压、高血脂、脑血栓、肾虚、失眠、便秘等疾病有有预防和辅助治疗的功效。
(3)百合花茶:百合不仅仅可以美容,而且还能安神补脑、治疗失眠、润肺、清火。
(4)柑橘花:柑橘花苞更加温和,老人和婴儿都能饮用这款花草茶。长期失眠的人喝柑橘花茶可以减轻症状。若在茶中加些牛奶,镇定效果会更佳。在法国,对经常在夜里哭闹的婴孩,临睡前大人会在牛奶里加入一枚柑橘花苞,喂孩子喝下去,整个晚上孩子会睡得十分踏实。
汤汤水水助你每夜安眠
人参枣仁汤
人参5克,茯神15克,酸枣仁10克,瘦肉克。
前三药与瘦肉同炖。人参可连用3次。
代茶饮。
柏子仁炖猪心
柏子仁15克,猪心1个。
将猪心洗净,用竹片剖开,将柏子仁放入猪心内,入砂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以猪心透烂为度。
当归羊肉羹
当归25克,*芪25克,*参25克,羊肉克。
当归、*芪、*参装入纱布袋内,扎好口,用水洗净羊肉,去皮脂,切成小块,将羊肉、中药袋、葱节6克、姜片6克、食盐2克、料酒20毫升一起投放砂锅内,加清水适量。将锅置大火上烧沸,去浮沫,加料酒,再用小伙煨炖,直至羊肉熟烂即成。食时加味精、葱花等调味。
花生叶赤豆汤
鲜花生叶15克,赤豆30克,蜂蜜2汤匙。
将花生叶、赤豆洗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置火上煎汤,调入蜂蜜即成。睡前饮汤,吃赤豆及花生叶。
经常服用对失眠患者有效。
山药桂圆粥
鲜生山药克,桂圆肉15克,五味子3克,白糖适量,粳米50克。
将山药去皮,切成薄片,与桂圆、五味子同置于锅内,加入淘洗净的粳米,加水适量,煮粥,加白糖调味即成。每日1剂,当早饭或晚饭服用。
甘麦大枣粥
小麦50克,大枣10克,炙甘草15克
先煎甘草,去渣,后入小麦及大枣,煮为粥。
空腹服用,每日2次。
(医院“神经康复中心”供稿,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