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综合症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验案女性更年期失眠案
TUhjnbcbe - 2021/3/2 19:38:00

女性更年期失眠案案

01

验案分享

姓名:藤某某性别:女年龄:50岁

就诊日期:年10月8日。

发病节气:寒露

主诉:睡眠欠佳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半年余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睡眠欠佳,表现为入睡困难,睡中易出汗,白天感乏力,无精神,LMP:.7.25,停经2月余。

刻下症:患者睡眠欠佳,伴有潮热盗汗,胸口胀闷感,腰背部疼痛,阴雨天感沉重,眼周黑眼圈明显,外阴干涩,眼角赤痒,胃纳一般,二便正常。

查体:神清,精神欠佳,心肺无殊,舌淡苔薄白,脉弦细。

辅助检查,无殊。

中医诊断:不寐。

西医诊断:睡眠障碍。

中医病机:肾阳不足,肾阴亏虚,冲任不调。

治法:温肾阳,补肾精,泻相火,调冲任。

处方:二仙汤加减。

仙灵脾15g仙茅15g生巴戟肉15g

知母10g*柏10g当归15g

炒白芍15g浮小麦30g淡豆豉10g

焦山栀6g炒鸡内金20g桑白皮12g

乌药12g苏梗12g淡竹叶6g

姜厚朴20g

上方七剂,水煎服,日一剂,早晚饭后分服。

二诊时,患者诉睡眠稍好转,胸口胀闷等症改善。眼角赤痒,潮热之症仍在,大便黏腻不畅。何师在原方基础上,将清虚火之淡豆豉、焦山栀分别加量至12g,再加苍术12g,薏苡仁30g利水渗湿,以实大便。

三诊:患者诉睡眠进一步改善,现入睡时间已明显缩短,精神好转,外阴干涩减轻,分泌物增多,潮热汗出、胸口胀闷、大便粘腻不畅等情况亦缓解,眼角赤痒偶有,上方续服7剂,巩固治疗。

02

按语

《内经》有云:“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女子七七四十九岁左右,冲任俱衰,天癸枯竭,肾气渐衰,肾阳不足,表现为腰背疼痛,乏力,眼圈发黑;肾阴不足,虚火上炎,出现潮热盗汗,外阴干涩,眼角赤痒;肾阳不足,不能温煦巅顶,肾阴亏虚,阴不潜阳,故出现睡眠障碍。

从西医学角度讲,病属“女性更年期综合症”。此病是指女性在绝经前后,由于卵巢功能衰退,雌激素水平下降,出现的一系列精神及躯体症状,包括睡眠障碍、焦虑、抑郁、潮热、出汗、乏力、骨质疏松等。

故对此病人,何老师辨证为:肾阳不足,肾阴亏虚,冲任不调。以“温肾阳、补肾精、泻相火、调冲任”为治则,方选二仙汤加减。

方中仙灵脾、仙茅、巴戟天温肾阳,补肾精,调冲任;*柏、知母泻肾火,滋肾阴;当归温润养血,调理冲任;肝肾同源,肾精不足,可引起肝失所养,故用白芍酸酐敛阴,柔肝养血;浮小麦清热除蒸,固表止汗;淡豆豉,焦山栀,淡竹叶、桑白皮清阴虚所致上炎之虚火;炒鸡内金健胃以壮后天之本,又防寒凉药物伤胃;乌药行气止痛、温肾散寒,治肾阳不足之腰背疼痛;苏梗、厚朴理气舒郁。诸药合用,共奏温肾阳,补肾精,泻相火,调冲任之功效。

二仙汤源自《妇产科学》。全方以仙灵脾、仙茅二药为主,故名"二仙汤"。此方配伍特点是温阳药与滋阴泻火药同用,以适应阴阳俱虚于下,而又有虚火上炎的复杂症侯。

该方主要用于更年期综合征(妇女绝经前后诸证:头目昏眩、胸闷心烦、少寐多梦、潮热汗出、焦虑抑郁、腰酸膝软等),高血压病、闭经及其他慢性病见有肾阴阳两虚、冲任不调、虚火上扰者。

03

体悟

更年期妇女是一个特殊人群,她们“不寐”之病因病机异于常人,不可盲目滥用安神之药物,而是要根据其自身生理特点辨证施治,方可药到病除。

THE

END

何迎春出诊安排

每周二、三上午:医院门诊六楼名医馆(杭州市体育场路号)

每周四上午:广兴堂国医馆(杭州市凤起路与新华路交界双眼井巷2号)

撰稿/刘媛媛

编辑/朱微珍

审核/何迎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验案女性更年期失眠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