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发布了一份关于女性心血管健康的共识文件,内容涵盖绝经过渡、妊娠期疾病以及其他内分泌和妇科疾病。
该共识指出,女性一生中性激素的分泌水平会发生数次明显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往往会引发各种心血管疾病。
如怀孕期间较易出现妊娠期高血压和妊娠期糖尿病,而诸如心梗死、深静脉血栓以及肺栓塞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都会明显增加。
在绝经过渡期,尤其是之前曾有过妊娠期高血压或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更应该做好高血压的筛查。
其实,早在年就有研究指出,未绝经女性的高血压患病率低于同龄男性,但这一优势在绝经后消失。
绝经后女性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逐渐升高,且血压增高速度超过男性,控制率却逐渐下降。
具体来讲,54岁前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55~64岁男女患病率相当,超过65岁的女性患病率和发病率显著高于男性。
而就女性高血压患者而言,约有30%~50%发病于60岁以前,其初始症状往往表现为潮热、乏力、心悸、头痛、睡眠紊乱。
潮热、乏力、心悸、头痛、睡眠紊乱,是不是感觉很眼熟?呵呵,这差不多就是更年期综合征典型症状的“翻版”。
由于在相同的时间内表现为相同的症状,所以,很多高血压患者被偏面的打上了更年期综合征的标签,并因缺乏更对症的干预措施而使得本可以自行缓解的综合征拖成了影响身心健康的“顽疾”!
为此,共识特别强调,对于中年女性,临床医生应加强高血压筛查,至于女性朋友更要有高血压的意识,以免落入“更年期综合征”的陷阱。
更年期综合征对中年女性的伤害往往不是来自疾病本身而是一种不被理解的嘲讽与调侃图片来源:tuchong相比漫无头绪、病因复杂的更年期综合征,早期高血压更容易控制。而这个共识也帮我揭开了一个疑团,那就是日本纳豆激酶何以会对“更年期综合征”有作用。因为很多所谓的“更年期综合征”其实是高血压病啊!参考资料:[1]Cardiovascularhealthaftermenopausetransition,pregnancydisorders,andothergynaecologicconditions:aconsensusdocumentfromEuropeancardiologists,gynaecologists,andendocrinologists.EuropeanHeartJournal,Jan25.DOI:10./eurheartj/ehaa
封面图来源:tuchong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