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综合症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燃爆了寻乌县年ldquo六
TUhjnbcbe - 2021/2/27 2:08:00

1月15号

全市六大攻坚战工作流动现场会拉开帷幕

开始实地察看六大攻坚战项目

检阅各地推进项目建设的新特色、新亮点、新变化

1月17号

与会领导走进我县

对寻乌县幸福小镇项目

江西德新达智能机械有限公司智能装备包装产业链项目

江西众锐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日康机械制造项目

进行实地察看

为充分展示过去一年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及六大攻坚战项目取得的新成效

特拍摄制作专题汇报片

《奋进新时代攻坚再扬帆——寻乌县年六大攻坚战工作汇报片》

让我们一起跟随镜头感受

寻乌“六大攻坚战”取得的丰硕成果

年,寻乌县始终对标对表上级决策部署,疫情防控实现“零输入”“零疑似”“零确诊”,同时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推动六大攻坚战向更深层次、更高质量迈进,连续六年获得全省高质量发展先进县、先后五年获得全市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坚持巩固提升脱贫事业更细更实

根据中央省市部署,紧扣“两不愁三保障”,按照“三落实”和“四个不摘”要求,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聚焦“清零”行动。瞄准重点,全面督战,大力推进“清零”行动,全县剩余88户个贫困人口脱贫退出,全面实现贫困人口“清零”目标。

聚焦问题整改。坚持把问题整改工作贯穿脱贫攻坚始终,制定整改措施条,按时序进度要求,全面完成整改销号。

聚焦产业就业。发展扶贫产业个,发放产业奖补万元,“产业扶贫信贷通”和“农业产业振兴信贷通”2亿元。有组织地实行劳务输出人,新增公益性扶贫岗位个。

聚焦消费扶贫。消费扶贫寻乌专馆及“”平台投运,认定扶贫产品个,设立消费扶贫专柜50个,累计销售扶贫产品万元。

聚焦贫困监测。采取“缺什么补什么、有什么困难解决什么困难”的办法,把开展相对贫困监测和动态帮扶作为防止致贫返贫、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举措,精准施策、精准帮扶,消除致贫返贫风险。

坚持创新引领首位产业更专更优

紧扣首位产业,不断释放发展潜能,推进通用设备制造产业创新发展。

培育新动能。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积极研发和运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新业态。28项新技术运用企业生产,华南泵业建设了国家一级水泵检测中心,研发的泵驱动用永磁电机技术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洛锡实业引进智能自动嵌线机生产线提高了20%以上产能,汉诺斯无油水润滑压缩机、华南泵业一体化预制泵站、孺子牛烧结砖自动打包机等列入江西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目录。研发和运用新材料24种,德新达生产的水溶膜和包装材料可完全降解和循环利用。32家企业引进现代管理模式,孺子牛采用“阿米巴”模式,提高产值30%。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推动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发展,催生工业经济新业态,加速企业提质增效,提升产品竞争力,首位产业企业产品占据江浙市场40%和珠三角市场30%的份额,并出口东南亚、欧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推进数字化。以数字化为引领,加快数字园区、数字车间建设和数字设备运用。建立智慧园区云平台,完成工业企业上云35家,占首位产业企业总数的56%。加速人工智能在生产领域的运用,德新达、华南泵业、洛锡、博广等企业完成了数字化智能改造,降低成本30%,提高产能20%以上。加快数字设备在企业的运用,华南泵业5G+VR网上展厅实现智能审厂、远程展示,孺子牛5G+机器人实现工业化、信息化深度融合。

建立新机制。充分发挥财*、金融及税收的杠杆作用,鼓励企业不断加大研发和技改投入,全年投入科研经费万元、技改资金2.8亿元,RD占GDP比重提升为1.9%。着力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柔性引进人才,与中科院和南昌工程学院、湖南工业大学、景德镇陶瓷大学等院校合作,引进工程院院士1名、工学博士5名。组建绿色材料与智能装备包装产业协同创新研究院,建立*校企协同创新机制,突破重大关键共性技术,打造首位产业科研高地、人才高地、生产高地。

坚持精致宜居城镇颜值更精更靓

紧扣绿色发展理念,坚持以人为核心,不断推进“山水客家韵、灵秀寻乌城”精致宜居城市发展。

青山透绿。改造*岗山、岳家庄、镇山等城中山,建设城市千亩绿肺;打造“樱花烂漫”“桂岭天香”“玉兰望春”“地被花海”等4个植物主题园,成为打卡胜地。同时,对县城周边亩山体实施退果还林、恢复生态,让市民见山望绿。

秀水南流。马蹄河、长举河全河段禁渔,打造一河两岸十里绿廊;利用30亩天然水体,建造音乐喷泉;连通3公里亲水木栈道,建成亩的滨河湿地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为东江流域筑牢生态屏障,实现了一江清水向南流。

小城宜居。建成客家小镇、东江源生态移民小镇、通用设备制造园、返乡创业园等,做旺城市人气。全域打造15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建成个停车位,打通6条城市“断头路”,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户,建成“口袋公园”7处,让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

坚持振兴发展现代乡村更新更美

紧扣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美丽乡村。

调优产业结构。坚持“柑橘为主,多元发展”产业发展思路,柑橘恢复种植3.2万亩,全县柑橘面积稳定在25万亩;发展百香果、鹰嘴桃、猕猴桃、甜柿、葡萄、蓝莓等特色产业面积12.8万亩,多元发展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打造产业特色。总投资6.06亿元的德青源金鸡项目投产,一个辐射大湾区的现代化养殖场拔地而起。致力于发展绿色化、农业数字化、群众幸福感,一期投资4.7亿元建设的幸福小镇已经成型。加快推进品牌建设,获得富硒认证产品12个,通过“圳品”认证产品1个、正在申报产品4个。

改善人居环境。全力开展美丽宜居示范县创建工作,年6月被评为全省第一批美丽宜居示范县,顺利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省、市级验收。

筑牢治理根基。坚持*建引领、群众参与、联村共治,纵深推进乡村自治、法治、德治,社会*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连续4年被评为全国信访“三无”县,连续13年被评为全省信访“三无”县。

塑造文明乡风。以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为抓手,持续开展屋场会、乡村夜话,常态化开展身边好人、赣南新妇女、新六星文明家庭、新乡贤等典型评选,共选树典型名,让崇尚文明乡风成为寻乌百姓的共同心声。

坚持激发活力新兴产业更活更旺

激发市场活力,繁荣服务业态,文化旅游、电商物流、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日益活跃。

繁荣文旅产业。纪念毛泽东寻乌调查90周年理论研讨会成功召开,文旅产品在深圳文博会、旅博会精彩亮相。大力完善全域旅游六要素,先后引进旅游项目7个,签约总投资超亿元,其中青龙岩旅游度假区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花开了生态旅游景区评为省4A级乡村旅游点,斗晏湖景区评为省3A级乡村旅游点。

壮大电商物流。全国县域首个阿里巴巴客户体验中心、全国县域第二个淘宝村(镇)运营中心项目落地寻乌,农村电商精准扶贫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广寻现代物流园获评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倾力打造赣粤闽边际区域物流枢纽,增强资源集聚和区域辐射作用。

培植康养产业。加快推进健康旅游、医养结合、保健养生、社会化服务等康养产业。失能护理院、福康园、红晨康宁等居家养老项目投入运营;东江源颐养中心、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夕阳红活动中心等项目有序推进。

坚持改善民生发展基础更稳更牢

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持续改善民生,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大幅提升。

城乡路网日益织密。省重点工程寻龙高速开工建设,征拆文本被自然资源部列为实施新《土地管理法》以来征拆的示范性文本,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寻乌对接融入大湾区的“生命线”。总投资2.39亿元的水源至三标县道升级改造项目通车,标志着“十三五”期间寻乌农村公路升级改造任务全面完成。投入4.62亿元建设产业路网,金刚山旅游公路、项山至油坊岗红色旅游公路稳步推进。

教卫事业日新月异。教育投入7.28亿元,坚持把最好的地段无偿优先划拨给学校、以最快的速度推进工程建设、用最优惠的*策吸引和留住人才,连续五年有优秀学子考入清华北大。投入3.6亿元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医院住院大楼、中医院住院大楼、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即将投用,将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

能源设施日趋完善。省天然气长输管网全网贯通。城乡电网进一步优化,个中低压配电网改造项目和10千伏电缆新建工程全面竣工。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建成新能源充电示范站5个、充电桩根,列全市前列。

在推进六大攻坚战的同时,寻乌县以攻坚态势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实施“净空、净水、净土”行动,县域空气环境质量达一级标准、水质考核断面达标率%、土壤环境安全稳定,今年获评全国第四批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奋进新时代,攻坚再扬帆。

33万寻乌人民

将深入贯彻落实*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笃定前行,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征程中

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

寻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扫一扫

1
查看完整版本: 燃爆了寻乌县年ldquo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