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活品质,一种生活追求,是一种彰显人的全面发展价值的社会进步。人人皆可康养,人人皆需康养。”
高平市良户村张雪柯/摄
00年9月1日,00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于山西省晋城市举办。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楼阳生发表“康养山西夏养山西”主旨演讲,他指出,康养事关国计民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高度重视人民健康和养老事业。山西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关于康养发展的重要论述,鲜明提出“康养山西、夏养山西”,就是要在大健康、大康养、大文旅深度融合、竞相发展的格局下,着力打造富有山西特色的康养事业、康养产业,以康养助推高质量转型发展、人民高品质生活。
近几年来,作为山西省的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整市推进试点,晋城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按照山西省委、省*府的部署和要求,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结构变化趋势,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大力实施“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积极探索培育康养产业集群,在打造山西康养产业排头兵和全国康养产业发展样板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皇城相府*成/摄
01
晋城市康养产业发展正当其时“晋城真是一个特别适合康养的地方。”00年9月日,参加00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的中外嘉宾在参观和体验晋城康养之旅系列活动后,对晋城赞不绝口。
空气清新,风光秀美,气候宜人,晋城是名副其实的宜居之城、康养胜地。晋城市是太行山最绿的城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降水量毫米,年均气温1℃,夏均气温3℃,森林覆盖率40.3%,城市绿化覆盖率45.8%,负氧离子浓郁,旅游舒适期长达7个月,发展康养产业的生态优势十分明显。
晋城古堡群的气势宏大,在沁河流域分布着15万间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现存古堡处,还有74个国家级的古村落。市域范围内绝美的太行风光和茂密的原始森林、奇险的溶洞景观、清澈的河湖泉水在北方地区极为罕见。经过多年发展,以王莽岭为代表的康养景区,以蟒河为代表的康养小镇,以洞头村为代表的康养特色村,以丹河新城为代表的康养项目初具规模,奠定了晋城康养产业集群发展的良好基础。
阳城县中庄村张雪珂/摄
健康饮食是康养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晋城市盛产*梨、山楂系列的保健食品和药物保健食品,是山茱萸全国四大产区之一;有中药材种,其中*参、连翘、九节菖蒲、金莲花、山楂等道地品种在全国享有盛誉,产量和质量居全国前列;国家公布的87种药食同源物品中,晋城市拥有30种以上。交通和区位优势是每一个产业发展壮大的必备条件,晋城市是山西通往中原城市群的门户城市和对接长三角地区的桥头堡,“一小时经济圈”内有万人口的庞大市场。每年夏季,仅河南省就有约10万人在晋城市旅居康养、度过清凉一夏。近年来,晋城市开通了晋城到郑州、焦作、济源的跨省城际公交,对“城际、城市、城乡、镇村、旅游”五级公交全部实行一元票价;同时,京津冀、江浙、厦门和中原地区旅游专列已经或正在开通,“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即将全线贯通,太郑高铁实现00年内通车,为康养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天时、地利、人和的区位发展优势,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资源与“全域康养”的新理念一拍即合。
“要将康养产业作为转型新赛道的主攻方向,把晋城建成养生的宝地、养心的福地、养神的圣地,康养首选地。”在00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上,晋城市委书记张志川为晋城市城市名片标下了新注解。
陵川县松庙村李智兰/摄
为此,晋城市不断提升软硬环境,为康养产业保驾护航,大力实施以文旅为支撑的康养提升工程,投资10多亿元,重点打造太行山康养旅游度假集群、百里沁河太行古堡生态旅游经济带等。年以来,晋城市坚持先行先试、聚力机制创新,突出“四块地”改革驱动、强化差别化项目支撑,出台推进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试点支持*策7条,累计实施了综合改革试点1个,产业融合发展试点个,产业发展试点56个。
00年9月0日,晋城市发布10条农林文旅康产业融合发展精品线路,使近个村在融合发展中拓展了旅游康养功能价值,成为全域旅游的重要节点,乡村康养的重要支撑。高位推动下,砥砺前行的晋城,正生动演绎着生态文明健康之城的“绿色发展”新实践。
郭裕古堡张雪柯/摄
0
“康养+”打通融合发展渠道打造“康养之都”,晋城有着诸多创新。在网络上走红的晋城松庙村,提出“驿站进农村”概念,围绕“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变单一的道路建设为路村共建、景村相融。晋城依托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借助“山西药茶”产业发展*策东风,开展药茶产品开发。如今,城区的洞头村、泽州的司徒小镇、高平的卧龙湾……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乡村康养旅游项目遍地开花,成为一处处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除此以外,依托王莽岭、太行洪谷、珏山、丹河湿地、吴王山等景区打造的康养旅游综合体正展露雏形。优质的康养资源不仅在幽静的乡村,在沸腾的市区周边,白马寺山、吴王山、凤凰岭、时家岭等森林公园愈加葱郁繁茂,街角巷尾的游园星罗棋布,与青山相辉映的还有城区东西两河蜿蜒而过,一城绿树、半城碧水,日益成为晋城市民休闲娱乐、活动健身、享受高品质生活的“后花园”。
此外,不仅是乐享回归自然的惬意,晋城市还在活化利用历史遗存上也拿出了实招。在郭峪村、中庄村、良户村等古堡村落打造出了集食宿、研学、演艺于一体的沉浸式文旅康养项目,带给游客全身心的旅游康养体验。
面对约占晋城市人口总数16%的老年群体,晋城市共建成住养型养老服务机构74所,总床位张。入住养老服务机构的老人不仅可以享受专家团队全周期的诊疗,还可获得餐食、保健、娱乐等专业服务,成为高质量的养老生活空间。在全市10医院中,7家开设了老年病科;全市一级以上的医疗机构,几乎全部开通了老年人优先就医的绿色通道。
药食同源多样也是晋城市康养产业的一大亮点。得益于独特的地理气候条件,药茶在晋城分布广泛,品种颇多。为帮助众多的药茶生产、加工、销售企业,00年5月,晋城市成立了药茶协会,并制定了00—05药茶产业发展规划,计划05年底,全市药茶规模化生产企业要达到0家,设计加工能力达到吨,药茶年产量达吨,把晋城药茶产业建成特色鲜明、设施完善、格局合理的现代优势产业。
王莽岭风景区申宏伟/摄
秋风徐徐,金色的阳光洒满田野,一穗穗澄*的谷子在经过晾晒、碾压、翻腾后,变成一颗颗晶莹灿烂的小米……“咱这地理位置为孕育优质小米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就拿我们泽州县北义城镇鲁村小米来说,生长于红土地核心产区,昼夜温差大,地下矿物质含量丰富,小米营养价值极高。”山西五谷养生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晋*说,“为保证品质,我们从播种到秋收全程指导、跟踪服务,让‘鲁村牌小米’真正变成农户手中的‘*金米’。”无论是一品浓香的药茶,还是金灿灿的小米,都是晋城发展“药食同源”产业、打造“康养晋城”品牌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晋城着力挖掘农业康养内涵,大力推进功能农业发展和药茶全产业链发展,全市药茶生产销售企业达到17家,生产十余种药茶产品,年综合加工能力余吨,销售额余万元。加之首届中华药食同源产业发展论坛在该市举办,更加擦亮了“药食同源、源在晋城”的亮丽名片和文化品牌,促进了“特色农产”向“康养食品”升级转化,成为晋城市全域旅游发展、“康养晋城”品牌打造的重要支撑。“晨起山雾环绕,夜伴清风入梦。寻一方庭院,沏一壶清茶,捧一席书卷,将时光轻柔安放……”这正是晋城康养产业的魅力所在和真实写照。
陵川县松庙村张全*/摄
03
项目支撑,健康产业集群落地生根
“晋城山美水美人更美,而且投资环境又非常好,康养产业也非常完善。相信不久,晋城的康养产业会做得越来越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到晋城生活康养。”看过皇城相府等古堡后,来自加拿大环球国际投资公司的曹振宇高兴地说。项目谋划是产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为把晋城打造成山西省康养产业的排头兵和全国康养产业发展样板,晋城市坚持强化“项目为王”的鲜明要求,树立“以结果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将文旅康养发展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打造康养新赛道起跑线提供坚实的项目支撑,晋城市成立了“*策资金争取工作领导组”,努力为“十四五”期间康养产业发展争取项目建设资金。
晋城市谋划的项目包括公共服务平台项目、文化交流展示项目、太行古堡群整体开发项目、文化旅游康养产业类项目四大类,主要围绕核心文旅商业区、太行山国际会议中心、太行古堡沁河旅游经济带、太行山康养旅游度假集群的建设展开。按照开放式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标准,晋城市将在主城区集中建设包括程颢书院文化产业园、旅游集散中心及分中心、非遗传承基地、文旅融合产业园、晋城铸造博物馆、围棋博物馆、上*梆子戏曲中心、“山水晋城”夜间光影秀等诸多项目在内的核心文旅商业区。
陵川县浙水村张全*/摄
文体会展业是衡量一个城市开放度、城市活力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按照山西省委、省*府关于将康养大会会址永久落户到晋城的工作要求,晋城市将规划建设大型会议中心作为康养大会永久会址。此外,还将建设包括神农会展中心、文化和旅游交流展示中心、晋城天文馆在内的多个多功能展馆展厅。为加大太行古堡群的开发和保护力度,晋城市将按照“整体规划、连片保护、统筹开发、示范引领”的思路,运用“公益基金+产业基金”的文物保护先进运营理念,汇聚国际国内优势资源,整体性解决文化交流、文物保护利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和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的现实问题,撬动资本市场,共同建设富有国际竞争力的太行古堡群生态康养度假综合业态体系。与此同时,借助当前康养旅游发展大势,聚焦“养心、养身、养老”,开发包括环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康养小镇旅游带和白水河流域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在内的全生命周期且富有晋城特色的康养旅游产品,全方位提升全市康养旅游产品品质,形成康养度假类产品集群式发展。通过项目的高位谋划、整体开发与分步实施,积极培育“康养+旅游”“康养+运动”“康养+医疗”等多业态的健康产业,着力补短板、填空白、强弱项、抓提升,进一步完善城市文化旅游集聚功能,极大改善城市旅游接待条件和营商环境。重点布局沁河流域太行古堡群及环太行一号国家风景道沿线,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在“十四五”时期力争建成太行文化旅游名城、新一线旅游城市和康养示范市。
沁水县杏则村龙隐山庄张全*/摄
一流的发展环境吸引了更多康养企业、康养项目落户晋城。以王莽岭为代表的康养景区,以洞头村为代表的康养特色村,以丹河新城为代表的康养项目如雨后春笋,快速成长。融旅游、居住、康养、医疗、护理为一体的康养产业集群初现雏形。
更为可喜的是,00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晋城市现场签约项目8个,总投资金额达亿元。其中,丹河新城作为晋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承载地,在大会期间成功与加拿大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德国教育职业联盟、河南正商集团等企业牵手,以桃花源康养小镇、水北历史文化名村文旅康养小镇及高铁休闲度假康养小镇等项目为支撑,助力丹河新城高质量崛起,签约项目总投资额达亿元。
项目是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转型的重要推力。康养大会为晋城市打造康养新赛道起跑线优势提供了坚实的项目支撑,吹响了康养转型发展的新一轮号角,晋城市康养产业正重整行装再出发。
沁水县杏则村张全*/摄
晋城的转型决心,让人充满信心。开幕式上,晋城市委书记张志川向与会嘉宾推介晋城市康养优势,特别提到晋城市推出用电、用气、用水等优惠*策,希望广大康养企业来晋投资兴业。对此,曹振宇表示:“对于晋城的康养大环境,以及将来晋城市委市*府发展丹河新城的远大宏大策略和方针,我们企业充满了信心。下一步,我们要把国际上先进的康养产业经验引到咱们山西,引到咱们晋城。”
转型为纲,项目为王。目前,晋城市已起草完成《晋城市文旅康养产业招商引资*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更强针对性、可操作性推动更多康养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成型见效。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会址永久落地晋城市,以会促产,以会促业,必将带动更多资金、人才、项目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乘势而上,未来,晋城市将立足资源禀赋,发挥特色优势,以世界一流标准,全力培育打造品牌化、特色化、规模化康养产业集群,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建成康养示范市,真正打造成为全国重要康养目的地。
领跑康养转型新赛道,打造晋城康养新名片。一座现代、生态、宜居、低碳的康养新城正强势崛起。
蟒河风景区杨平原/摄
本文刊载于《文化月刊》1月号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