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综合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今日大寒腊八,一年最后一次进补机会,看看
TUhjnbcbe - 2021/2/23 18:40:00
诊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大寒时值每年公历1月20日前后

太阳达到*经°时

今年具体为1月20日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最后一个节气,

“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

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一年中的

最冷时期

当然,也预示着冬季即将结束

大寒也是一年中

最后一次进补的机会

要好好把握机会养好身体

迎接春天到来

同时,今年这天也是腊八节

来碗温暖热闹的腊八粥

看来是少不了了

大寒节气要提防“三病”

大寒时处严寒期,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常有寒潮、大风。对体虚年老之人来说,若稍不留意容易使旧病复发或诱发新病。总的来说,大寒节气要特别注意预防以下三种疾病——

寒冬是中风、心肌梗死等疾病的发病高峰期,要切实做好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工作。首先要做好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冠心病等原发病的治疗;其次要注意防寒保暖,适当加强体育锻炼以促进气血畅和;睡前可用热水或生姜、艾叶、花椒、当归等中药煮水泡脚,可起到驱寒散湿、活血通络之效。同时要注意及时发现预兆症状,如有不适当立即就近就医。

另外,呼吸系统疾病在寒冬季节常见多发。就感冒而言,虽说症状轻,护理得当多可自愈,但重感冒治疗不及或不当时,同样会诱发肺炎、肺心病、哮喘及慢性支气管炎等较为严重甚至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寒冬季节,人体受寒冷刺激后胃酸分泌旺盛,胃肠发生痉挛性收缩,机体抗病能力及适应性也随之降低,故有胃肠疾病的患者容易旧病复发。同时因天气的寒冷,人们多易食滞,诱发加重身体之痰湿,此时更应注意保养脾胃。

防寒攻略

因“寒气之逆极,故谓大寒”,所以大寒是天气寒冷到极点的意思,是表示天气寒冷程度的节气。专家提醒,此时特别要防“五寒”。

1

防肺寒:喝热粥散寒

流鼻涕、咳嗽、头痛……风寒感冒是冬日最常见的毛病。专家指出,症状较轻的,可以选用一些辛温解表、宣肺散寒的食材,清代《惠直堂经验方》中的神仙粥就不错。

有歌云:“一把糯米煮成汤,七根葱白七片姜,熬熟兑入半杯醋,伤风感冒保安康”。温服后上床盖被,微热而出小汗。每日早、晚各1次,连服2天。

2

防腰寒:双手搓腰暖肾阳

专家介绍,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椎骨(长强穴)。每次做5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3

防颈寒:戴围巾穿立领装

冬天是颈椎病高发的季节。专家介绍,颈部是人体的“要塞”,不但充满血管,还有很多重要的穴位,比如大椎穴、风池穴,以及延伸到肩部的肩井穴。

穿立领装,戴围巾,给脖子保暖,避免头颈部血管因受寒而收缩,对预防高血压病、心血管病、失眠等都有一定的好处。

4

防鼻寒:晨起冷水搓鼻

天冷后“凉燥”更明显,鼻炎成了许多人的大麻烦。专家介绍,此时不妨以寒制寒!每天早上或者外出之前用冷水搓搓自己的鼻翼。

每天早晚用冷水洗鼻有利于增强鼻黏膜的免疫力,是防治鼻炎的不错办法。洗鼻子时顺便揉搓鼻翼,可改善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有助缓解鼻塞、打喷嚏等过敏性鼻炎症状。

5

防脚寒:常做足浴

足浴跟热水洗脚不一样。专家介绍,足浴要注意三点。第一,水温最好40℃左右,水淹没踝关节处。第二,每次浸泡20~30分钟,泡后皮肤呈微红色为好。第三,泡足后擦干用手按摩足趾和脚掌心2~3分钟。最后要注意的是,泡完脚后最好在半小时内就寝。

足浴不宜在饭后立即进行,糖尿病人浸泡水温不宜太高。凡烧伤、脓疱疮、水痘、麻疹、足部皮肤皲裂者及足部外伤者均不宜足浴。足浴过程中如出现神志模糊、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并及时就诊。

饮食攻略

大寒要遵循养阴温阳的原则。大寒这时候就不要大补特补了,阳气偏盛、易便秘和上火的人群,更不要刻意进补,要逐渐向清淡饮食转变。进补时,可添加一些利于生发阳气的食物,如煮牛羊肉时,加入一些白萝卜、白菜等,适应大寒向立春的过渡。早上还可以适当喝些人参汤,带动阳气的生发。

大寒饮食依旧以温食为主,进补量应逐渐减少,以顺应季节的变化。平日可多食用一些枣、黑豆、核桃、黑芝麻、桂圆、木耳、银耳等。

而这个季节感冒多发,在进补中应适当增添一些具有升散性质的食物,如香菜、洋葱、芥菜、白萝卜、辣椒、生姜、大蒜、茴香等,但不可过量。

大寒饮食还应重视补充热量。植物的根茎是蕴藏能量的仓库,多吃根茎类的蔬菜,如芋头、红薯、山药、土豆、南瓜等,它们含有丰富的淀粉和多种维生素。

冬天本身就严寒、风大和干燥,不少人三天两头就去吃火锅或者肥厚油腻的食物,再加上各式取暖,很容易上火。所以,大寒饮食还要吃点儿苦,泻泻火,比如苦菊、苦瓜、芹菜、生菜等。但应忌食生冷黏腻之品,以免损伤脾胃阳气。

另外,还要清清肠胃,适当吃一些健脾祛湿的食物,如山楂、柚子、粥等。

大寒还有吃“三冬”之说。天气寒冷,,尤其要小心心脑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来袭。这个时候,餐桌上少不了看家”三冬“——冬瓜、冬枣和冬甘蔗。

“三冬”——

冬瓜膳食纤维多,可帮助降低血糖,还能降低体内胆固醇,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冬瓜钾盐含量高,钠盐含量低,对高血压患者而言也是不错的食疗佳品。

冬枣维生素C含量尤其丰富,可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感冒。此外,它还含有丰富的糖类以及环磷酸腺苷等,能减轻各种化学药物对肝脏的损害,有效保护肝脏。

冬甘蔗能补血润燥,不但提神,还能清热、下气、补肺益胃。甘蔗的铁含量特别多,素有“补血果”的美称。入冬后,很多上班族常会感到头晕嗜睡,反应能力下降,这时吃些甘蔗就大有益处。

推荐食谱

腊八粥

每逢农历十二月初八,民间流传着吃“腊八粥”的风俗。传统是以八样东西混合煮食,而各地所用的食材也不尽相同。看看广州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平东推荐的以下两款腊八粥,是否适合你?

#果仁腊八粥

食材:粳米、麦仁米、薏仁米、杏仁、核桃仁、栗子各25克,糯米、莲子、白芸豆、蜜桂花各50克,饭豆、小枣、红糖各克,大枣10枚。

做法:将白芸豆、莲子提前泡发,下锅煮20分钟,再将上述原料洗净,放入锅中,加水,大火煮沸,改小火慢煮40分钟,至粥稠豆糯、枣烂时止。加蜜桂花、红糖,拌匀即成。

功效:具有润肠、补脾等功能。

#五彩腊八粥

食材:大米适量,胡萝卜2根,熏干2块,青笋1根,香菇7朵,木耳少许,猪肉馅克,虾仁8个。

做法:将米淘净,放入沙锅里,加水用小火煲;再将瘦猪肉馅打散放入锅里;虾仁洗净放入锅内;将泡好的香菇、木耳切丁,胡萝卜切丁,放入锅内;15分钟后,将熏干、青笋切丁,放入锅内。30分钟后,加少许精盐后即可出锅。

功效:强劲壮骨,提高免疫力。

老年人在食用腊八粥的时候应注意腊八粥的温度和添加坚果类食材的硬度。

由于老年人胃肠功能相对于青年时期的下降,消化液分泌的降低,不宜食用生冷,坚硬的食物,熬制时间可增长一些,添加的坚果类食材可以先切碎,以便更好地消化吸收。

对于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特殊人群,由于传统腊八粥中会放入大枣、桂圆、葡萄干等高糖食材,再加上大米等谷物熬制成粥后,这种半流质食物在胃肠道中消化吸收快,会短时间内升高血糖,对控制餐后血糖是很不利的,这时糖尿病患者可以选择性地减少大枣、桂圆和大米的用量,可以适当增加低升糖指数的燕麦、荞麦米、绿豆等食材的使用量。

燕麦、荞麦米、绿豆中富含膳食纤维(半纤维素、豆胶等),可以增加食糜的粘度,延缓胃肠道中食物消化吸收的速度,使胃排空降低,从而控制餐后血糖的峰值。

荞麦米还具有调解血脂,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量的作用,也是比较适合心血管、高血压等慢病患者添加进腊八粥中的一类食材。但是食用量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每次不应超过ml,更不要添加冰糖来调解口感。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还搜集了以下适合大寒气节的养生食方,供大家按需取用——

八宝饭

食材:糯米克、大米克、赤小豆50克、薏米50克、莲子20克、枸杞子20克、桂圆肉20克、大枣50克。

做法:将赤小豆、薏米、莲子用清水洗净,浸泡2小时,再加入糯米、大米等,用旺火蒸熟,加白糖适量食用。

功效:健脾益气、养血安神,适用于身体虚弱、倦怠乏力等气血两虚的人群。

芪杞炖子鸡

食材:童子鸡1只(约克)、*芪30克、枸杞子30克、白术10克,调料适量。

做法:将童子鸡洗净,切为小块,加入诸补益中药和葱姜蒜盐酒等调料,用文火慢炖1小时,食肉喝汤。

功效:有补中益气、滋阴助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的作用,适用于体质虚弱、易患风寒感冒者。

发散风寒汤

食材:鸡蛋1个、香菜10克、葱白5克、生姜5克,盐适量。

做法:鸡蛋搅拌均匀,香菜、葱白、生姜洗净后切为碎末。将清水在锅中烧开,加入少许水淀粉,使水略稠后,将搅拌好的鸡蛋慢慢倒入,使之成片状。再加入香菜、葱姜及盐等调料,出锅前加入香油少许。

功效:有祛风散寒、发汗解表的作用,适用于轻度感冒初期。

陈皮普洱姜母茶

食材:普洱茶3克,陈皮1瓣,姜母(即老生姜)1块。(1人量)

做法:把所有食材放到茶壶内,加温开水浸泡10-15分钟,即可饮用。

功效:预防感冒、温经养血,还有美肤的作用。陈皮能理气调中、燥湿化痰。非常适合口淡、流清涎、胃寒、手足不温、怕冷、易感冒的人士饮用。此茶性偏温热,上火者不宜过量饮用。

健脾开胃汤

食材:排骨克,鲜淮山克,鸡内金15克,陈皮1瓣,食盐适量。(3人量)

做法:鲜淮山去皮切块;排骨斩件洗净,焯水备用。锅内加水煮沸,放入所有食材,大火烧开转小火煲1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淮山性味甘平,能健脾补肺、固肾益精。鸡内金消食化积、陈皮理气化痰,均为健运脾胃之品。能够健脾开胃、增进食欲,适合大众食用。

来源|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工作室、北京日报客户端、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医院、生命时报、老人报整理|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工作室编辑|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苏赞

点击图片即可了解

▲点击图片即可了解:广州日报·花城老友记推出了系列智能时代,长者生活变化调查和报道解读,不断推进和见证社会在智能时代下对长者生活便捷程度的

1
查看完整版本: 今日大寒腊八,一年最后一次进补机会,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