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综合症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医院中医理疗科拍了拍您ll冬病
TUhjnbcbe - 2021/2/21 18:01:00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基于《*帝内经·素问》中“春夏养阳”的理论。春夏之际,自然界阳气升发人顺其而养生,护养体内阳气。

“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的一个重要外治方法,根据“春夏养阳”、“天人合一”、“未病先防”的理论,利用夏季人体阳盛阴弱之时,治疗某些属于虚性、寒性的疾病,以益气温阳,驱寒通络,达到标本兼治、预防保健、防治冬季易发疾病的作用。

中医特色疗法

《*帝内经》提出:夏季人体阳气亢盛于外,脏腑阳气相对不足,调理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如:贴敷、针灸、艾灸、推拿、刮痧、拔罐、内服汤药、足部药浴、中药茶饮以及食疗等方法,扶助脏腑之阳,以扶阳保健、强身延寿,提升生命品质。

三伏贴

“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以“冬病夏治”为原理,在一年中最热的时间内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调治多种慢性顽固性疾病的中医传统外治疗法,取得明显减轻症状、根治病源、预防复发的作用。

三伏贴时间安排

第一次:7月16日第二次:7月26日

第三次:8月5日第四次:8月15日

虚寒相关病症

长期头痛、慢性颈肩病、肾虚腰腿痛、体质虚弱容易疲劳、四肢寒凉怕冷、痛经等

部分儿童疾病

小儿哮喘、咳嗽、鼻炎、支气管炎、体虚易感冒、脾胃虚弱、夜尿等

呼吸系统疾病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等

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腹泻大便黏稀溏等

风湿免疫类疾病

关节疼痛、肢体麻木、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等

部分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更年期综合症、产后风寒症等

艾灸

用灸法养生保健、延年益寿,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艾灸”结合全年中阳气最盛的夏季,此时人体阳气布于体表,人体腠理开泄,再加上艾灸补元阳,故而三阳相加,能起到温养经络、祛湿散寒、补虚助阳的作用。

《*帝内经》“大风汗出,灸意喜穴”,指的就是艾灸法。

《医学入门》中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的也是艾灸独特的优势。同时夏季养生重在养心,艾灸能够保持心志安闲、心情舒畅,有利于心脏的调养。

拔罐

拔罐,即拔火罐,中医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记载,当时称为“角法”,与后世的火罐疗法类似。拔罐疗法是一种以罐为工具,通过物理的刺激和负压人为造成毛细血管破裂淤血,调动人体干细胞修复功能及坏死血细胞吸收功能,能促进血液循环,激发精气,调理气血,达到提高和调节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刮痧

“刮痧”是中国传统的自然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牛角、玉石器具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

“痧”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风、湿、火三气侵袭肌肤,使阳气不得宣通、透泄所致。“痧”是经络、气血中的“瘀秽”,会阻碍气血的运行、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交换、引发组织器官的病变,因此,中医有“百病皆可发痧”之说。

推拿

“推拿”为一种非药物的自然疗法、物理疗法。通常是指医者运用自己的双手作用于病患的体表、受伤的部位、不适的所在、特定的腧穴、疼痛的地方,具体运用推、拿、按、摩、揉、捏、点、拍等形式多样的手法,以期达到疏通经络、推行气血、扶伤止痛、祛邪扶正、调和阴阳的疗效。

针灸

“针灸”是我国中医传统养生调理方法之一,“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伏针”法选择盛夏时节,综合考虑自然气候对人的气血阴阳影响,根据病情,辨证选穴,借自然气候热盛之势,扶正壮阳,驱逐阴寒痼疾的一种时间针法。

在中医看来,经络“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是运行气血的通道,针灸能行气活血、疏通经气。夏季气候炎热,阳气升发,人体腠理开疏,阳气旺盛,对一些慢性疾病如各种酸痛、颈椎病、腰痛病、特别是风湿病性疾病如关节炎、肩周炎等,又如秋冬季节容易发病的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关节冷痛等症,在此时针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夏季气温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在夏季时节选择自身适合的中药组方茶饮可以缓解不思饮食,乏力疲倦,精神不振,生津止渴、利尿消暑等苦夏表现,可以促进脾胃运化、增加食欲,有利于伏阳,解暑,散寒,发热,对在夏季因大量食用冷饮、冰棍等,吹空调而出现寒邪、湿邪治疗效果非常好。

地点:医院十一楼中医理疗科

预约(朱锋主任)

即日起开放预约

联系我们:

-

急救-

医院

1
查看完整版本: 医院中医理疗科拍了拍您ll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