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经典白话精解丛书(全七册)免费下载
民国名医著作精华丛书(全21册)免费下载
《中医证候学》上中下册(版)高清PDF免费下载
《全国著名老中医临床经验丛书》22卷高清PDF免费下载
《中医精华丛书》全九卷PDF免费下载
中华国粹书系丛书-中医如此神奇(全10卷)PDF免费下载
导读:今天介绍金针王乐亭先生“老十针”针方的应用,干货满满哦!
1
首选“老十针”的情况
“老十针”的适用范围很广,主要用于胃肠病,治疗其病证也可以选用。
概括地说,对于一切胃肠病证不论其虚实寒热,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使用手法补泻,都可以首选“老十针”。
例如胃脘痛、腹痛、呕吐、腹泻、食滞、便秘以及胃下垂等。从临床实践来看,基本上包括西医所谓的胃炎、胃痉挛、溃疡病、肠炎、痢疾、消化不良等症。
用于胃脘痛,治胃痛的寒实证、实热证均用泻法;
治虚寒证针后加灸;
且以中脘为主,针刺深度为一寸半至二寸,王乐亭老医生对于中脘穴的针刺深度较一般为深;
足三里穴的针刺深度为二寸。
对于气、血、痰、痰、食、湿、虫所引起的实证胃痛,也都用泻法。
对于腹痛、腹泻,则以天枢为主穴,天枢针刺深度为一寸半至二寸;
对于少腹痛、妇科病,以气海的主穴,针刺深度为一寸半至二寸;
对于腑实、便结,也以天枢为主穴,用泻法;
对于胃下垂,除选用“老十针”方外,突出的特点是用天枢透中脘,可以升提胃腑,也可以天枢透下脘以托胃腑,上脘、下脘一般针刺深度为一寸半。
2
配合选用“老十针”的情况
由于脾(胃)为后天之本,胃为水谷之海、生化之源,所以调理胃肠关系人体气血之充和与否。
因此,对于气分病、血分病以及由于气虚血滞所引起的病证,通过调整理脾胃,使之后天化生有源,气血疏通。
再者,“老十针”方以中脘、足三里为主,中脘主调中州,足三里百病皆治,所以此方也可用于其他病证。
例如,中风后遗症的半身不遂,在治疗的过程中,往往加用“老十针”以作辅助之用。
特别是对于半身不遂兼见脾胃呆滞、二便失调等证候者,多于原治法一个疗程(12次)之后,加用“老十针”6次。
如果一般情况恢复较好,也可以用“老十针”来收功,直到完全恢复为止。
对于半身不遂、肢体消瘦、瘦软无力的患者,本着“治痿独取阳明”之理,也可选用加“老十针”,以提高疗效。
属于素体气血两虚、食纳不佳、脾胃不和、甚或夜寐不安、易醒、惊悸者,包括西医所说的神经衰弱、慢性病的恢复阶段,在治疗期间加用“老十针”,能改善体质状况,协同镇静安神。
外伤性截瘫者,配合选用的方法同半身不遂。
月经不调,多属气血为病。“老十针”中的上脘、中脘、下脘与气海均为任脉腧穴,而中脘又为胃之募,故有“任脉隶属于阳明”之说。
所以,对于气血不足、月经量少、血虚经闭以及更年期综合征,见有脾胃运化虚弱等证者,在原治疗期间均可选加“老十针”。
通过治“阳明”以调冲任,实属巧妙之用。
癫痫者也可在原治疗期间加用“老十针”,且以中脘、内关为主穴,特别是对于饭后容易发病、发作时呕吐严重,常配合选用。
对于内关的针刺深度他要求比较浅,一般均为五分左右,不可深刺,深刺则超出其经穴范围,反而起外关穴的作用,此点不可忽略。
3
“老十针”的加减变化情况
王乐亭老医生临床应用“老十针”,有时也根据病情而随证加减。
一、去上脘、下脘加章门(双)
“老十针”又称“老实针”。“十”与“实”音相似而含义有别,“老实针”的“实”字有“实脾”之意。
章门,足厥阴肝经腧穴,脾之募,脏之会,脾阴藏于此,又为足厥阴肝经、足少阳胆经之会,功能为舒肝理气。肝气条达,脾胃因和,肝脾(胃)协调,生化源源不息。
一般认为气以“通”为补,血以“活”为补,所以加章门之意在于调肝脾、疏气血以实脾益气。
“老实针”的意思是根据《脾胃论》补中益气汤的方意而衍出的。
因此,“老实针”适用于肝胃不和所引起的病证,例如肝郁气滞、肝气横逆犯胃以致胃脘胀满、两胁疼痛、恶心呕吐或胃痛吞酸等证。
方以中脘、章门、足三里为主穴,共奏疏肝理气、升清降浊、补中益气之效。
更主要的是适用于素体虚弱、中阳不足、劳倦过度、将息失宜等虚弱证候。以中脘、章门、足三里为主穴,中脘加灸以温中散寒,章门舒肝益脾,全方共奏补中益气、温中散寒以期扶正固本之效。
二、“老十针”加关元、三阴交
补中益气、温中散寒、调理胃肠,适用于脾胃虚寒,或寒邪直中,或过食生冷以致寒盛腹痛。
以中脘、足三里为主穴,补中脘壮胃气而散寒邪;泻足三里以引胃气下行,降浊导滞,佐上脘、下脘,安胃健脾;取天枢消导腹中浊气;补气海振奋下焦阳气;灸关元以温散寒邪;补三阴交,实乃补肝脾肾三经。
此在经循行皆通过腹部,疏通肝脾肾三经,通则不痛。
三、“老十针”加内庭
补中益气,消食导滞,适用于饮食停滞、胃肠传导失司、清浊不分、气机阻滞,以致脘腹作痛、恶心、嗳腐或痛必泄泻、泻后痛减等证。
内庭为足阳明胃经荥穴,功能为通降胃气、和肠化滞,配合“老十针”有加强消食导滞之功。
四、“老十针”去上脘、下脘、内关,加关元、曲骨、三阴交
此法适用于血滞经闭或实证痛经。
方中曲骨为任脉腧穴,功能补肾壮阳、止带利尿;三阴交功能调理脾胃,分利湿热;配合关元、气海调理任脉,理气和血。
全方共奏健脾补肾、活血行气止痛之功。
4
总结
综上所述,王乐亭老医生总结出的“老十针”,充分反映了他治疗肠胃病的独特经验,归纳叙述如下:
一、治其本,以胃为先
中医强调“治病必求其本”。所谓“本”,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又有“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之说,标与本两者是相互补充,相互为用,然而在不同的情况下,标、本也会互相变化。
因此,在具体情况下,“本”也有其特定的含义。
一般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先天济后天,后天养先天,两者相互为用。
因此,在临床上就出现了“补脾不如补肾”和“补肾不如补脾”两种不同观点。
实际上两者并不矛盾,只是在临证中从不同的侧面和在不同的情况下有所侧重而已。
王乐亭老医生在针灸临床上提出“治其本,以胃为先”的观点。
脾(胃)是人体受纳、腐熟水谷、吸收精微物质和维持生命的本源,故为水谷之海,胃气胜则胃纳强,水谷充盈则生化有源,所以人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因此“治胃为先”之说,是很有道理的。
在临床上,王老医生经常提醒人们说:“人有病,不治其胃,他指(望)什么活着!”话虽朴实而医理非浅。
二、治未病,预防为主
脾为后天之本,脾与胃表里相配。脾为脏,藏而不泻,胃为腑,泻而不藏。
所以,在“治胃为先”的前提下,王乐亭老医生并未完全忽视脾的作用,经常将“老十针”用于体虚或病后的预防治疗,以及慢性病的善后调理,这些都包含着调理脾胃和养胃实脾的含义。
因此,王老医生提出“老十针”有病可治、无病可防之说。
另外,从“老十针”到“老实针”的演变过程,也体现出王老医生的预防为主的学术观点。
由于脾主思,而思虑又易伤脾;肝主疏泄喜条达,肝气不舒,郁结横逆,易于犯胃;又因“肝为五脏六腑之贼”;
所以,“老十针”去上脘、下脘加章门,突出于疏理肝气、调达肝脾(胃)的特点,实际上体现了“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金匮要略》)以治未病的学术思想。
正是由于王乐亭老医生对于脾(胃)的重视,而“脾旺不受邪”,所以,实脾胃者,百病可防之故也。
三、调气血、异病同治
“老十针”首选用于肠胃病,由于可以运用补泻手法,所以对于虚实寒热均可先用,也可以配合使用于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虚损、不寐、心悸、外伤性截瘫、月经不调、癫痫等证。
另外,通过加减,又可使用于肝郁气滞、肝胃不和,寒性腹痛、食滞腹痛以及血滞经闭、实证痛经等,病种包括内、外、妇三科,涉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以及内分泌系统等,其共同的道理在于“老十针”能够调理肠胃,也就是调理中州的运化功能和调理气血之故。
人以气血为本,气血不和则为病,气血调和则诸病可愈。
例如半身不遂、外伤性截瘫、癫痫、神经衰弱,同为神经系统疾病,既有中枢、周围神经之分,又有功能性与器质性病变之别。
通过调理气血,均可以达到通经活络、镇静安神的治疗作用。
再如闭经、痛经与更年期综合征,同属内分泌功能失调,但有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血两虚、气血失调证型之别。
通过调理气血,也可以达到益气活血、行气活血的治疗作用。
西医诊断虽然不同,然而异病同治;寒热虚实证型虽然有别,通过手法补泻,又可以异证同治。
“老十针”应用广泛,稳妥全面,疗效可靠,易于推广。
老十针赞:气海天枢与三脘,足三里穴与内关,调理胃肠老十针,气血元和保平安。
本文选摘自《中医临床家王乐亭》,王莒生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年6月。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医在线视频课程
中医二十八脉及全部脉象(动态图解)
高清舌诊图谱(收藏)
.
更多内容尽在文章排行汇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为了继承和弘扬中医药,保障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贯彻《中医药法》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精神,更好的掌握妇产科发展动态,提高妇产科临床医生诊治水平,促进中西医结合妇产科领域交流与发展,9月8日,由我院主办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妇产科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隆重召开。会议邀请到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医院宋磊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兼总干事、首都医科医院张震宇教授,医院妇产科田秦杰教授,北京医院肖承棕教授、首都医科医院医院的专家教授带来了精彩的学术盛宴。张震宇教授、我院顾岳山院长、王医院的医生、护士余人参加开幕式,开幕式由我院妇产科主任王雪梅主持。
开幕式上,顾岳山院长在致辞中对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医院建院50余载,是中医院,医院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坚持中西医并重,推广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疾病,更好的为广大人民服务。医院妇产科作为北京市中医局的特色专科,是通州区医学重点学科,科室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总结,注重加强中医建设,实现多学科全程管理模式,使中医药、乳腺保健在产前、产后康复发挥重要作用,其中乳腺按摩治疗产后缺乳、小儿推拿、产后康复等治疗技术形成诊疗特色,为我院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妇产科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表示,“十三五”时期,以医疗卫生领域非首都功能疏解为契机,京津冀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适时举办京津冀地区妇产科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不仅为京津冀妇幼保健服务体系建设推波助澜,更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民健康”战略的重要体现。
本次学术研讨会,内容精彩纷呈,来自国内妇产科领域权威专家,采用专题学术讲座、病例报告、答疑及讨论相结合的形式,重点就会阴裂伤相关问题探讨、微创手术技巧、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治策略、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电子胎心监护和母体并发症识别、更年期综合征的综合管理、刺络法在中医儿科的应用、医院的应用、督脉熏蒸疗法及其在妇产科的运用等妇科领域的前沿及热点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学术交流和探讨,对妇产科领域新进展进行总结、拓宽妇产科医生的知识领域,通过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全方位探讨妇产科领域的最新成就和发展趋势,提高临床诊断治疗水平。
学术分享
01
《微创手术技巧》
主讲人:张震宇,首都医科医院妇产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毕业于医院,从事妇产科专业工作近30年,潜心钻研妇科肿瘤诊断治疗、妇科腔镜微创手术及分子诊断与治疗及危重孕产妇救治。北京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会诊专家(号)。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兼总干事;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内镜学组副组长;卫生部妇科内镜诊疗技术专家委员会副组长。
02
《会阴裂伤相关问题探讨》
主讲人:宋磊,医学博士,医院妇产科主任医师,任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学会常委、中央*委保健委员会委员等职;《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国实用妇产科杂志》、《中国妇产科临床》、《现代妇产科进展》、《*医进修学院学报》、《国际妇产科杂志》(中文版)等杂志编委。
03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治策略、更年期综合征的治疗》
主讲人:田秦杰,医院妇产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士后,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妇科内分泌学组委员兼秘书,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妇幼健康产业分会副会长,白求恩-妇科内分泌专项基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委员,担任《生殖医学杂志》副主编,编写《协和名医谈女性生殖健康》、《生殖健康必读全书》等多部专著。
04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治疗》
主讲人:肖承棕,北京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第二届“白求恩式好医生”,享受*府特殊津贴,近代北京四大名医肖龙友的嫡孙女,家学渊源,擅长治疗妇科常见病,特别是妇科疑难杂证疗效显著。擅长治疗月经不调、不孕症、盆腔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痛经、更年期综合征、产后关节痛、妇科肿瘤、先兆流产等病,尤其治疗子宫肌瘤及卵巢囊肿达到较高水平研制的肌瘤内消丸、安宫止血丸、囊肿消中成药疗效颇佳。
卫星会:急性乳腺炎手法治疗病例分享
5《更年期综合征的综合管理》主讲人:白文佩,医院妇产科主任,妇产科学博士研究生导师,教授,首创“更年期综合管理一日门诊“及"四维输卵管超声造影和微创治疗一日病房“,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医学发展基金资助,现任《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国际妇产科杂志》、《中国疼痛医学杂志》、《实用妇产科杂志》等编委,中华预防医学会妇女保健分会更年期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女性健康学组委员。
6《刺络法在中医儿科的应用》主讲人:崔霞,北京中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一届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学会第十一届儿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联儿保专委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儿科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主持多项课题,发表论文30余篇,擅长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慢性咳嗽、多发性抽动症、过敏性疾病(哮喘、鼻炎)、外感热病、胃炎、厌食、腹痛、便秘等疾病,临床治疗注重中医特色应用。
7《电子胎心监护和母体并发症识别》主讲人:路*丽,主任医师,博士,首都医科医院,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市及朝阳区产科专家组成员。致力于普通产科及胎儿医学方面的临床和研究工作。
8《医院的应用》主讲人:王雪梅,主任医师,医院妇产科科主任,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擅长围产保健和高危妊娠的监测及管理,对难产的处理及疑难手术具有较丰富的经验。在工作中应用中医药技术治疗妇产科各种疾病,如月经病、盆腔炎性疾病、产后缺乳,尤其是产后缺乳的中医治疗与调理有丰富的经验,担任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第八届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预防与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妇产学会委员。
9《督脉熏蒸疗法及其在妇产科的运用》主讲人:张彩霞,北京市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湖北中医药大学,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妇科及产后病,如围绝经期综合症、月经失调、不孕症、盆腔炎、异位妊娠、先兆流产以及产后病等,在痛经、盆腔炎、产后缺乳、胎位不正等方面有独特的治疗方法,医院肖承悰教授,北京乳腺病防治学会预防与保健专业委员会委员。
适逢教师节,会务组精心准备了花束,送给各位不辞辛苦,带来饕餮学术盛宴的专家,代表全体学员表达谢意。满满一天的讲座,为妇产科专业的同仁提供了一个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学员们纷纷表示,举办此次学术会议内容丰富、切合临床实际、针对性强、对妇产科临床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相信通过广开思路,汲取各方的智慧和力量,融汇贯通,携手努力,中西医结合治疗妇产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将会得到不断提高,中医适宜技术在妇产科领域方面也会得到长足发展!☆☆☆☆☆☆☆☆☆☆☆☆☆☆☆☆☆☆☆☆
----《大医厚德精博至善》----
有态度、有思想、有医院!
把健康有用的知识分享给亲朋好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