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每个女性都会经历这样一个“坎”,它可能是面容憔悴,可能是烦躁易怒,这个“坎”就是“更年期”。
在中国,女性更年期症状的发生率高达60%-80%,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到年,全世界会有12亿以上的更年期女性!而很多人却都对它有着深深的误解!
面对更年期,我们到底是选择“忍一时,风平浪静”,还是积极面对呢?想要健康平稳的跨过这道“坎”,我们一起来听听中医专家怎么说。
什么是“更年期”
“更年期”一词早在年,就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废除,专业术语称为“围绝经期”。它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在女性的45-55岁,就慢慢从性成熟步入了老年期。
现代医学认为,在这个时期,卵巢内卵泡用尽,或剩余的卵泡对促性腺激素丧失了反应,卵泡不再发育和分泌雌激素,不能刺激子宫内膜生长,因此就会出现绝经。
更年期有两层含义:
?“时期”——特指绝经前后的一段时期(约45岁起至绝经后1年内)。
?“症状”——指绝经前后出现的一系列身体和精神心理症状。
中医认为肾主生殖,女子在49岁前后,肾气渐衰,肾阴和肾阳失调不平衡,从而导致脏腑气血不和,出现绝经丧失生育能力。
更年期女性70%以上会出现轻重不一的表现症状,比如暴躁易怒、失眠心悸、血压忽高忽低、四肢肿胀、关节疼痛等,严重的还会出现敏感多疑、神经质等症状。
“更年期”时间的确定
从出生起,女性卵巢中卵泡的数量就是确定的,不会后天增加,但卵泡会慢慢凋亡或通过经期排出,数量不断减少。由于每个人体内卵泡的数量不同,加上体质、营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更年期没有具体的年龄标准,一般在45-55岁左右,中国女性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
那是不是越晚绝经身体越好呢?并不是这样的,若是超过55岁绝经,反而雌激素相关肿瘤的发病率将明显增加。
如何判断是否进入更年期判断更年期主要看月经状况。如果邻近两次的月经周期长度变化超过7天,且这种情况在10次月经中重复出现,即认为进入了围绝经期。
中医治疗“更年期”有优势
《内经》有过这样的记载,女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因此中医治疗更年期,主要是扶养正气,正气就是根据辩证论治,调补五脏,调养患者的气血、津液。
更年期出现的主要是脏腑的失调,以肝肾心为主,这个时候要补养肝肾、滋养心神、调和阴阳,使五脏调和、阴阳平衡,平稳的度过更年期。
中医在治疗更年期疾病的过程中独具优势
1补气血
气血不足百病生,气血不足,中医学即为气虚和血虚,两者都会导致脏腑功能减退,是引起早衰的重要原因。饮食上可以适当吃些红枣、阿胶、红豆、蜂蜜等,只有气血充盈、正气存内,才会邪不可干,不会轻易受到疾病伤害。
2滋养五脏
中医观点来看女性更年期与“肾气衰”密切相关,在治疗上也着重从补肾入手,调整肾及肝、脾、心等脏器功能。
3调和阴阳
中医认为“阳”指功能性的、外向的、向上的非物部分分。“阴”是指物质性的、内向的、向下的部分。比如常讲的气血,其中气就属阳,血就是阴。对于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来讲,阴阳也可以是身心的关系,身是阴,心是阳。
4招平稳度过“更年期”
如果出现特别严重的症状,已影响到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就到了医学上认为“需要治疗”的程度,治疗更年期不仅能够缓解已有症状,还能预防骨质疏松、心血管等疾病。
除了及时寻求医生帮助之外,女性也可从这四点出发,慢慢调整自己的状态,健康平缓地度过更年期。
1保持心情愉悦注意心理健康,更年期综合症中医治疗在药物调养的同时,十分注重心理调养的作用。首先应该让患者明确,更年期是一个正常的生理变化过程,不必过分焦虑,解除思想负担,对待任何事情,都放平心态,不要过度的紧张、焦虑,保持乐观情绪。
2药物、食物的补益除了中医中药的调养,还可以食补,多食用些养阴补肾的食物,日常饮食以低盐低糖,及低脂肪食物为主,但又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及足量的纤维素及矿物质的摄入。
3适当的体育锻炼瑜伽、太极拳等都是很好的锻炼项目,运动不仅能释放压力,缓解情绪,还可以保持骨骼韧带的弹性和力量。提高心肺功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灵活性。
4多参加社会群体活动有些处于更年期的女性朋友,常常认为自己喜怒无常、控制不住情绪,与人相处可能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因此封闭自己,不与外界接触,但越是封闭自己,对自己的情绪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就越大。
多参加一些集体活动,比如和朋友闲暇时候喝喝茶,多沟通、多交流,对平稳度过更年期有很大的帮助。
更年期是每位女性都无法躲避的问题,但也不必过分担忧,要正确认识这个阶段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比如月经不调、停经、乳房萎缩、易肥胖等,同时做好思想和行动的准备,及时调整身心状态,以便健康平稳地度过它。
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