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的形式·
成人体内总钙量约~克,99%以骨盐形式存在于骨和牙中,其余存在于各种软组织中。成人血钙水平约为2.2~2.6mmol/L。保持体内钙贮备和最终血浆钙浓度依赖于饮食中钙摄入、肠道钙吸收和钙在粪、尿中的排泄。
钙的作用·
钙离子在细胞内外起多种作用,参与调节细胞增殖、分化、运动、肌肉收缩、激素分泌、糖原代谢、神经元兴奋、成骨、凝血等。
低钙血症·
血清蛋白浓度正常时,血钙低于2.2mmol/L时称为低钙血症。
01
病因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
包括原发性和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使甲状旁腺素合成和分泌减少。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一组多原因疾病,如先天性甲状旁腺发育不全或不发育。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较为常见,多见于甲状腺或甲状旁腺手术及颈部恶性肿瘤手术后。另外还有严重的镁缺乏、假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等。
维生素D代谢障碍·
维生素D缺乏(多见于营养不良,食物中缺乏维生素D,特别是接触阳光过少时),维生素D羟化障碍(见于肾衰竭、肝病等),维生素D分解代谢加速(抗癫痫药)。
肾衰竭·
各种原因造成的肾衰竭,均可出现低钙血症。
药物·
用于治疗高钙血症及骨吸收过多的药物(如二膦酸盐、降钙素等),抗惊厥药,钙鳌合剂,膦甲酸等。
02
症状
低钙血症的症状与血钙降低的程度可不完全一致,而与血钙降低的速度有关。
神经肌肉系统·
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升高,可出现肌痉挛,周围神经系统早期为指(趾)麻木。严重的低钙血症能导致喉、腕、足、支气管痉挛,癫痫发作甚至呼吸暂停。还可出现精神症状如烦躁不安、抑郁及认知能力减退等。
心血管系统·
主要为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出现心室纤颤等。
骨骼与皮肤、软组织·
慢性低钙血症可表现为骨痛、病理性骨折、骨骼畸形等。骨骼病变根据基本病因可以分为骨软化、骨质疏松、佝偻病等。慢性低钙血症患者常有皮肤干燥、无弹性、色泽灰暗和瘙痒;还易出现毛发稀疏、指甲易脆、牙齿松脆等现象;低钙血症引起白内障较为常见。
03
诊断
诊断低钙血症时的总钙浓度必须是经血清白蛋白校正后的校正钙浓度,必要时可测定游离钙浓度。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常可明确本病的病因。
04
治疗
急性处理·
低钙血症若症状明显,如伴手足抽搦、抽搐、喉头痉挛等,则应立即就医处理,一般采用10%葡萄糖酸钙静脉注射治疗。对伴有低镁血症的患者还需补充镁。静脉补钙和补镁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特别是心脏情况,以防止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
慢性处理·
慢性低钙血症首先要治疗基本病因,如维生素D缺乏等,一旦病因纠正,则大多低钙血症可纠正。但有些患者需要维持性治疗低钙血症,如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
无论原发性或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最常见的需要长期补钙支持治疗的疾病。治疗目标是维持血清钙浓度于正常低限,纠正至正常值中上限将导致高钙尿症、肾钙质沉着和肾结石。通常推荐联合应用钙和维生素D制剂,比如骨化三醇、碳酸钙等,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正规治疗。
专家介绍
鲁平,主任医师,内分泌科主任,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骨质疏松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内分泌疾病健康管理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内分泌及糖尿病学会委员。.06-.08法国卡昂大学医疗中心访问学者,从事内分泌代谢疾病的临床研修。擅长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疗,尤其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肥胖症、骨质疏松症、更年期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症、矮小症、性早熟等的诊治。
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