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灸疗法简介
我国民间对寒冬的计时方法是将冬至后的81天划分为9个阶段,每9天为一个时段,称作“冬九九”,也就是常说的“数九寒天”。其中每年冬至后的第1天至第27天称为“三九天”。
寒冬季节是关节退行性变、颈肩腰腿痛、过敏性鼻炎、哮喘、胃肠道疾病、亚健康等常见病的高发季节。《内经》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肺、脾、肾脏器的虚弱是致病的关键。所谓“寒者热之”,天灸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疗法,因效果显著,受到病人好评。
天灸疗法简介
天灸疗法是人体特定穴位上贴敷有治疗作用药物的一种疗法。“三九天”天灸是“三伏天”天灸的延续和补充。
早在《内经》就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病冬治”“冬病夏治”的记载。
三伏天灸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通过穴位贴药防治冬天寒冷时容易复发的支气管哮喘等顽固性疾病;
三九天灸则是在一年最寒冷的时候,通过穴位贴药来加强三伏天的作用,提前预防冬天容易复发的疾病。夏养三伏、冬补三九,能够显著提高人体免疫力。
年三九贴时间安排表
灸前加强:12月13日(星期五)
一九:12月22日(星期日)
二九:12月31日(星期二)
三九:年1月9日(星期四)
灸后加强:年1月18日(星期六)
天灸地点和时间
医院住院大楼二楼康复治疗区上班时间:上午8:30-12:00;下午14:30-17:-;-;-(晚上)冬天里的热能量,“三九贴”有多重要?
“三九贴”,又被称为“冬天里的热能量”,是“三伏贴”“冬病夏治”的巩固和加强。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此时阳气敛藏,人体气血不畅,皮肤干燥,毛孔闭塞。在三九天将温热药物贴敷穴位,可以激发体内阳气,健脾补肾益肺,祛风散寒,促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不仅可以调节人体免疫功能,还能防病治病喔!
网络图
“三九贴”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冬病冬治“三九贴敷”疗法对人体几乎没有副作用。如果说有副作用,也主要表现在皮肤贴敷时的过敏症状。如果有过敏史,贴敷时要特别注意,贴敷部位如出现搔痒、刺痛、红晕就立即揭去膏药。
网络图
夏天做了“三伏贴”,冬天还用做“三九贴”吗?
答:两者相辅相成,并不矛盾。
三九贴是冬病冬防,重在阳气不足时温补阳气,扶正祛邪,从而达到扶正防病的目的,三伏贴是冬病夏治,重在阳胜之时温阳扶正,鼓邪外出,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冬夏共治,疗效相得益彰。
“冬病冬治”适宜哪些人群?
(1)反复感冒、厌食、消瘦、遗尿;
(2)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咽炎;
(3)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肌膜炎、网球肘炎;
(4)慢性胃肠炎、慢性腹泻、脾胃虚寒、消化不良;
(5)虚寒头疼、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等虚寒性疾病;
(6)痛经、产后头痛、月经不调、月子病、更年期综合症等;
(7)亚健康调理、任督二脉不通;
(8)由免疫力低下和内分泌失调所致等各种疾病。
以上疾病需3年为一疗程,每年2次
网络图
三九贴禁忌人群
1、敷贴部位皮肤有创伤、溃疡、感染者。
2、对胶布及敷贴药物过敏者。
3、瘢痕体质、皮肤易感者。
4、急性发热性疾病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
5、中医辨证属内火较重者。
6、孕妇。
贴敷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贴敷期间慎食生冷、辛辣、油腻、海鲜等食物。
2、贴药时注意保持皮肤干燥,不宜剧烈活动,以免出汗致药膏脱落。
3、贴敷后3小时后再洗澡,当天不要洗冷水澡,不宜直接吹空调、风扇。
?贴敷后反应:
1、贴敷后局部皮肤出现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瘙痒均为正常反应,部分科出现较小水泡,无明显不适可不予处理。不影响正常疗效。
2、贴敷后出现刺痛难忍,灼热、疼痛感受时,应立即取下药膏,禁止抓挠。
3、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反应,尽快到科室咨询医生处理。
4、贴药当日戒酒、海鲜、牛肉、芋头、花生等食物,并避免进食生冷、辛辣食品。
网络图
来源
康复科针灸临床应用研究中心
编辑
宣传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