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糖咯……”
随着一声吆喝
只见熬糖师傅两两协作
抬着糖锅直接将糖浆倒近了模具里
整齐的摆放在架子上
一连几口锅的火就没停过
流程循环往复
看似寻常的一幕
已经传承了一百多年
石蟆红糖
在石蟆镇稿子社区,今年40多岁的锦兴瑞红糖厂负责人罗春是古法熬制红糖的第六代传人。
年罗春回乡从上辈手中接下了这家红糖厂,根据多年在外打工的经验,他分析家乡红糖产业存在规模小、加工分散、销售渠道单一等弊端。在他看来,只要做大市场,以石蟆的土壤优势和传统积淀,红糖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于是,他下定决心要依托家乡地理资源和历史传承优势,建设传统红糖标准化加工厂,发展红糖产业。
多年来,罗春秉持着“抓品牌塑造,促质量提升”的发展理念,对红糖厂提档升级,引进了全国最先进的红糖生产设备。目前设备已进入调试阶段,新设备投产后,干净、卫生,口感香甜的红糖将销往全国。
“手工制作古法红糖非常讲究,包括收蔗、榨汁、过滤、除杂、入锅、烧开等二十余道工序。”罗春介绍,以前,他们家用古法制作红糖时,靠牛拉碾盘榨甘蔗汁。后来,为了更方便快捷,他简化榨汁流程,采取机器榨糖机榨甘蔗汁,但是其他制作红糖的工序不变。
在石蟆红糖规范化发展的同时,罗春还钻研出了直播带货、电商销售的门道。通过与石蟆电商带头人何春梅以及在外乡贤合作打通销路,帮助石蟆特色农产品出村进城,石蟆红糖、石蟆甘蔗走出了抱团发展之路。目前,石蟆镇种植甘蔗余亩,年产甘蔗吨,亩均收入可达1.2万元,带动了当地近名群众就业。种植甘蔗、制作红糖已经成为石蟆镇稿子社区、登云村的主导产业之一。通讯员:赵菲
编辑:傅婧编审:胡德赛
值班副总编辑:易志慧总编辑:罗玉江声明:凡江津区融媒体中心所属平台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猛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