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相对应的,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
有少数恶性肿瘤不按上述原则命名,如肾母细胞瘤、恶性畸胎瘤等国际抗癌联盟认为,1/3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1/3的癌症如能早期诊断是可以治愈的,1/3的癌症可以减轻痛苦,延长生命。
老实说,确诊癌症后还能活多久?
同样是患癌,有的人能够做到长命百岁,但是有的人却会匆匆离开!
宋美龄在40岁查出乳腺癌,做了手术后便无大碍,活到岁才去世;
年,老艺术家秦怡查出肠癌,经过治疗后,现今98岁的她依然很健康;
霍英东在60岁时患上淋巴癌,接受治疗后多年坚持锻炼,注意饮食,二十多年没复发,直到84岁才去世;
年主持人罗京在体检时发现淋巴癌从查出到去世不到一年的时间;
年,央视主持人李咏在经过17个月的抗癌治疗后去世;
得了癌症,为什么有人3个月离世,有人却活到老?这个问题与多方面因素有关系,并且不同的情况,也会影响到癌症患者嗯预期寿命。
有的癌症侵袭性强,发展速度快愈后不佳,有的癌症则很“温吞”、进展缓慢,可以实现长期生存。
比如恶性程度很高的胰腺癌,发现时多数已到晚期,5年生存率小于3%,是预后最差的恶性肿瘤之一。
甲状腺癌被称为“幸运癌”,进展缓慢,一般预后好其中最为常见的甲状腺乳头状癌,10年生存率达到95%以上。
所以说,癌症,类型是患者生存期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般情况下,甲状腺癌、前列腺癌、膀胱癌等预后较好,胰腺癌、肝癌、胃癌等预后较差。
临床上医生会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肿瘤在体内的扩散程度给出严重度描述大部分情况下,TNM分期系统是目前最通用的,基于肿瘤、淋巴结、远处转移三个维度对病情给予评价。
各“维度”之间的严重度,会采用“X”或“0~4”来进行表述。一旦患者分期值得确定,就会将分期值组成一个总体分期,也就是常说的I、II、III、IV期,部分癌症还会有进一步细分,如IIIA、IIIB期。
总体分期数值越低,代表着癌症处在越早期的阶段,预后也会更好,如果分期值越高,则癌症处于较晚阶段,预后会较差。
能否获得规范科学的治疗,是影响患者生存期的一个重要因素。医院治疗,医生会根据指南进行治疗指南,是有许多专家在大量数据支持下制定的具体疗法,要根据癌症的分期患者实际情况等进行针对性选择,必要时还要进行多学科会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
各种所谓的偏方、秘方疗法等方式,有的缺乏科学依据,有的只为了牟利,有的不管自身情况直接套用和复制,这种行为不仅会对患者身体造成伤害,还可能会耽误最佳治疗时间,严重时威胁到生命。
癌症患者生存期和癌症的自身情况有着密切联系,包括年龄,身体素质,免疫力生活方式,情绪及时治疗的配合和信任。
一般而言,年轻身体健康,心态积极,生活健康的患者,预后更好,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比如在乳腺癌宫颈癌等癌症治疗中,年纪轻的患者预后反而不怎么好。
癌症不治疗,虽然在最早期不会有什么特别的不适,但随着病情的发展,肿瘤的威力会慢慢显现,对人造成巨大的痛苦、折磨。
如果放弃治疗会怎样?答案很简单
一、身体消瘦
癌症最先在身体上的反应就是身体消瘦,肿瘤的快速生长需要大量能量,再加上某些肿瘤会降低人体消化吸收能力,使人食欲降低,影响到身体对营养物质吸收。
此时身体会分解蛋白质和脂肪维持,身体正常运作,大量的能量消耗自然会导致身体越来越消瘦。
二、器官衰竭
癌细胞在体内吸收养分,不断创造适合自己的生存环境,迅速壮大自己的“队伍”,如果“队伍”入侵了正常的器官和组织,向身体各部位转移,最终可能造成单个或多个脏器的衰竭。
三、疼痛
化疗的痛苦,让许多癌症患者们身心煎熬,但其实不进行治疗的癌症患者,他们也会经历癌细胞的折磨。“癌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难以承受的体验,随着癌细胞不断扩散慢慢深入骨髓,此刻会感觉到剧烈疼痛,传达全身,甚至让人痛不欲生。
抗癌的“营养成分”有哪些呢?
异黄酮
主要来源于黄豆。有抗癌,预防乳腺癌的作用。能改善骨骼代谢,预防骨质疏松。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延缓老年痴呆症。
有机硫化物
主要来源于大蒜、洋葱、小葱、十字花科的蔬菜。有防癌作用,出可改善血清脂质与血小板聚集。
异硫氰酸醋
主要来源于十字花科的蔬菜,如白菜、西兰花、卷心菜、菜花等。
多酚
主要来源于大蒜、绿茶、黄豆、谷物、十字花科、伞形科、茄科、葫芦科植物中。多酚为抗氧化剂,有减轻脂质过氧化的作用。
黄豆皂角苷
主要来源于黄豆。有降低胆固醇水平,促进免疫力,抗癌的作用。建议大家生活中可以适当吃点豆制品,对于对抗癌症效果比较好。
类黄酮和生物类黄酮
主要来源于绿茶、黄豆、谷物、柑橘类水果、蔬菜、葡萄酒、洋葱等。类黄酮和生物类黄酮为天然抗氧化剂,有抗诱变和抗癌发生的作用,并能抑制血小板聚集。
延伸——癌症到底会不会遗传呢?
癌症会遗传,所以癌症无法预防有部分癌症确实与遗传有关,比如我们常见到的大肠癌、乳腺癌等。这些与遗传因素有关的癌症,我们真的无法对抗,只能听天由命吗?
当然不是,首先癌症的发病是多因素的,即便是遗传相关的,也只是遗传的易感性,只是说明有更高的患癌风险,不等于父母直系亲人得癌了或者你携带某个癌症易感基因你就一定会得癌,会不会得癌,后天的环境因素也是重要的因素。
建议大家提高防癌意识,减少或避免环境致癌因素的接触,改变不良生活习惯,重视癌症的筛查,早诊。
比如有结肠癌家族史的人,比普通人更早更积极进行防癌筛查,查肠镜等;有乳腺癌家族史的人,将乳腺癌筛查的年龄提前,比如30岁甚至20岁以后就开始,比其他人更重视更积极,甚至某些情况下,预防性乳腺切除术也是可以考虑的。
只要做得好,由于比其他一般人更重视更注意保健更注重筛查早诊,可能得癌的概率反而更低些,即便得癌症,由于重视,早期发现的概率反而更高,治愈概率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