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塘小吃,
闽南风味小吃与渔民生活习俗的相融合,
形成了渔区别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人们将其概括成十六个字:
“一龟一粽、两汤三面、
三圆四粉、四羹五酒”。
排在榜首的糖龟,
便是渔区众多食品的代表作之一。
蒸笼里升起袅袅白烟,
空气弥漫着糯米的香味,
石塘人又开始做糖龟了!
糖龟的龟,在石塘人口中念作“jiu”,
发第一声,同“阄”,也有人写作“糖阄”。
糖龟具有食品、祭品、礼品的多重身份,
每逢春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要买几个回家,
一般也就过年的时候街上最常见。
还有在小人节时,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三牲”和“四福食”放在家里的桌子上,以此来祝福孩子健康成长。“四福食”中的糖龟是小人节最重要的食物。
糖龟之所以特殊,
主要在旧时这是年边才会做的食物。
从性质上来看有点类同于年糕。
但两者的口感和文化内涵又有很多不同。
??????
X
那糖龟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呢?
糖龟的原料,只有三样,糯米粉、早米粉和红糖。
将糯米粉、早米粉四六开,
加入一瓢水,把水揉进粉里。
再倒入红糖,红糖决定了糖龟的颜色和味道。
等锅里的水烧开后,
将和好的粉往蒸笼里倒,先撒一层,
待粉熟了一些后,再撒上一层,
直到将蒸笼倒满。
几分钟后,红糖的气味逐渐从蒸笼里弥散开来。
待蒸笼里的粉完全熟透后,再将它放到石臼里捣。
金银错捣米粉讲究稳、准、狠,
两人配合,默契很重要。
一人捣石锤、一人翻面团,
石锤一起一落,糖龟一翻一折,
在这不断捶打的过程中
糖龟的嚼劲就出来了。
捣透后,趁糕坯还火热,切块放到揉糕板上去揉。接下来放到糖龟印的模板里,塑形印成糖龟的样子。
糖龟印一般都是长方形的木制品,雕刻很精美。
一般模具中心的主体是一只变形的乌龟,有长寿的内涵,有的上边有金鱼、鱼虾、花卉、益寿延年、福禄寿喜等吉祥图案和文字。
做好的糖龟棱角饱满,
有着浮雕式的人物和花鸟,油亮诱人。
吃法也是非常多样。
热的时候吃,非常绵软甜润。
凉了以后吃会变硬,
这时就可以切成小块炸着吃,松脆喷香。
一大块吃不完也不着急,放在冰箱里个把月拿出来依然美味!
过节时,送一个给亲朋好友,
或蒸或切片油炸,皆有不同风味。
◎◎◎
一方美食,彰显一方特色!
最美的味道,往往都藏在最常见的食材里。
取自自然,回归朴素。
你确定不来石塘尝一尝吗?
凭18积分即可兑换温峤北珠村游泳票一张,限5份。
赞助商:温峤北珠村游泳休闲中心
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