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降,你家孩子最近有没有突然感冒?
最近这几天我门诊就来了好多个感冒的孩子,不少家长反馈,一旦感冒,过敏性鼻炎就跟着来了,鼻涕总是流不完。
但其实,我们厨房的生姜,就能帮孩子做到预防感冒、缓解感冒、流涕等症状。
医案分享
一周前,我门诊有一个家长带小孩过来看鼻炎。
说前几天小孩放学回到家就在打喷嚏,感觉是要感冒了。妈妈赶紧在饭后给孩子冲了杯红糖生姜茶,晚上感觉就没啥症状了。
但孩子调皮啊,感觉自己没什么不舒服了,第二天中午就拿冰箱里的饮料出来喝,喝完之后当天下午开始头痛,实在没办法,只好请假来看医生。
其实刚开始,将在孩子要感冒前,冲上一杯红糖生姜茶是非常对的。
生姜有着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等功效,当外邪刚开始到孩子体表时,用生姜就能稳住孩子的防护罩,不让外邪继续往内侵扰孩子。
但孩子喝的冷饮,就让寒邪直接从口入里了,这下单纯是食疗方是无法帮孩子将邪气驱出体外的,只能用药了。
我给孩子开的药也很简单——小柴胡汤+玉屏风散。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组方有柴胡、半夏、人参、甘草、黄芩、生姜、大枣。
而玉屏风散则是由白术、防风、黄芪组成。
一个解表散寒,一个益气固表,进入到孩子体内的寒气能被逼走的同时,又巩固了他的正气,防御好其他邪气。
孩子回到家,用药2天而已,就不在流涕头痛了,感冒症状全部都消失。
除此之外,药店里常见的中成药:逍遥散、保和丸、藿香正气水等都有生姜成分。
作为一个便宜又好用的药食同源材料,生姜无副作用,健康绿色又疗效显著。
今天廖主任就给各位家长分享关于生姜的7大妙用法,学会正确用生姜,医院跑!
一、治疗风寒感冒、头痛、腹泻等疾病
前面我们提到的医案中,生姜就发挥着这一功效。
当孩子刚开始要有感冒的苗头了,家长们可以这样给孩子做以下这2个食疗:
1、葱白+生姜,煎汤或开水冲服,可治风寒感冒。
2、梨子+生姜,均切成薄片,加水1碗,煎服,一次喝完,可治感冒。
二、可以降逆止呕
如果孩子每次吃中药都反应很大,一闻到中药的味道就会想吐,可以先吃喝点生姜汁,这样就能防止喝药后呕吐。
三、温中和胃
像一些脾胃不好的孩子,容易脾虚,总上呼吸道感染,还挑食厌食,可以用生姜和大枣一起捣烂,再蒸熟服用,便就帮孩子温补脾胃。
如果觉得捣烂材料味道太大,不好接受,也可以每天晚上用大枣、生姜煮茶喝。
四、温中止痛
有时候孩子吃寒凉的东西太多了,拉肚子,还总是冷痛冷痛的,又或者是天气太冷,不小心肚子进风。
家长可以将生姜切片,加点艾绒,艾灸在肚脐眼下两指的关元穴;还有艾灸肚脐眼上两指的中脘穴。
五、治疗咽痛
如果孩子喉咙痛,沙哑,说不出话,又或者是有支气管炎。家长可以记住以下两个方法:
1、红糖,豆腐,生姜,水煎,睡前吃豆腐饮汤,连服一周,可治支气管炎。
2、诃子加生姜适量,泡开水当茶饮,可治哑嗓,两日内可愈。
六、治疗咳嗽
孩子百日咳来的汹涌,急性发作时可以这样做:
将生姜汁、川贝母粉、蜂蜜放入茶缸内搅匀,另用一小锅盛水,把茶缸放入锅内,隔水大火蒸1小时,取出备用。
每日服三次,开水冲服,可治百日咳;两岁小孩每次服1匙勺,一剂可愈。
七、调理积食
“十个孩子九个脾胃虚”,正是因为孩子脾胃虚弱,稍微吃多一些就会导致积食。家长可以这样做,帮孩子缓解:
生姜、葱白捣烂,再加入黄丹捣匀,敷脐部(用布固定),即可调理好孩子脾虚导致的积食。
生姜虽好,但也需要看情况而定,例如阴虚的孩子就不适合用过多生姜,否则会让孩子内热更重,晚上燥热,影响睡眠。
临床工作20多年,我一直坚信,儿科常见问题一直都非常好调理,很多病其实都是可以通过食疗方解决的。
孩子能少吃药就少吃些药,医院,今天给各位家长们分享这么多生姜妙用方法,也是希望能将科学育儿传播给更多家庭。
希望在这个冬天,能有更多孩子做好预防,少生病,来年春天长肉肉长高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