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天后,不仅气温在下降,空气也越来越干燥,咽喉肿痛、皮肤起皮瘙痒、咳嗽多痰……很多人都出现了这些典型的秋燥症状。
燥,会消耗我们的津液,津液是滋润我们身体的,津液充足,皮肤才会滋润,口唇才能湿润,大便才能通畅。
对付秋燥的困扰,滋阴是我们的主要方法,从中医的角度说,津液和血都属于阴,而且津血同源,滋阴就能生津养血,让身体由里到外的滋润起来!
滋阴吃什么好呢?有人说吃梨子,有人说银耳、百合,这些确实有滋阴润肺的作用,但今天我们要说的是「桑葚」。
桑葚甘甜兼能养生
桑葚的美味,人所共知。历代医家认为,桑葚味甘性寒,入心、肝、肾三经,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是滋阴、通便、增益津液的佳品,宜滋补养生,调理体虚和亚健康状态。
桑葚的价值得到各时期中医的高度认可:
利五脏关节,通血气。(《本草拾遗》)
益肾脏而固精,久服黑发明目。(《滇南本草》)
捣汁饮,解酒中毒。酿酒服,利水气,消肿。(《本草纲目》)
滋肝肾,充血液,祛风湿,健步履,息虚风,清虚火。(《随息居饮食谱》)
桑葚的功效有很多,其中主要作用有3种:
01
滋阴生津
桑葚有滋阴生津的作用,能缓解秋燥导致的阴液不足。它可以直接吃,也可煮水饮用,或是与蜂蜜搭配,对人体脏腑有很好的滋润作用。
桑葚蜂蜜饮
做法:将60克鲜桑葚(25克桑葚干)捣碎后放入茶杯中,冲入适量热水闷泡5分钟左右,晾温后加20克蜂蜜调味即可饮用,每日1次,不拘时饮用。
蜂蜜自古就是滋阴的佳品,该有的水分有啦,津液慢慢充盈,可以抑制住火气,让体质恢复平衡。
02
滋补肝肾
五味对应五行,桑葚色黑入肾,和黑米、黑芝麻、木耳、黑豆等等一样。
对于腰膝酸软、肝肾阴虚和头发早白,食用桑葚能起到滋阴固肾、明目、乌发的作用。
桑葚糯米粥
食材:鲜桑葚50克(桑葚干20g),糯米60g。
做法:
1.把干桑葚用水浸泡半个小时,去掉果柄,将其和糯米清洗干净;
2.砂锅中加入桑葚干、糯米及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进行熬制;
3.待糯米煮熟开花,汤汁变浓稠后,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白砂糖即可。
功效:养肝护肾,补充气血,明目提神。对于一些会腹胀嗳气的小伙伴,该粥还可以加入8克陈皮一起熬煮。
特别是秋季来临后,身体的免疫机能有所下降,煮一锅桑葚糯米粥,有很好的滋补、滋润的作用。
03
润肠通便
秋燥容易导致肠燥、津液不足,使大便干燥、不通畅,这时候可以生吃桑葚,还可以加入百合、银耳一起熬煮,能够很好的缓解秋季干燥的困扰。
桑葚银耳羹
食材:鲜桑葚35克(桑葚干15g),百合10g,莲子10克、银耳10克。
方法:将以上食材用冷水泡半小时左右,清洗干净后放入电砂锅,并加入适量的水。先用大火熬制再转文火熬制2-3个小时即可。
功效:尤其针对皮肤干燥瘙痒,入睡困难、烦躁怕热、晚上睡觉易出虚汗、排便干结、更年期女性,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桑葚的吃法多种多样,一般鲜吃较多,但鲜桑葚保存期短,易腐败变质;同时,桑葚药性甘寒,吃多了易滞腻碍脾,特别是脾虚便溏者亦不宜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