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假是多数女性每个月都要来的,但她们却对例假非常的苦恼。因为来例假的时候,经血的颜色有时会发黑,自己又不知道经血发黑代表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它变黑的?所以在以下的内容里小编就为大家解决这些问题!
月经颜色为什么会发黑?
原因一:气血两虚出现月经黑色
月经期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喜揉按,月经周期提前或错后,经量增多或减少,经期延长,色淡,质稀。或少腹疼痛,或头晕眼花,或神疲肢倦,面色苍白或萎黄,纳少便溏。舌质淡红,脉细弱。治疗宜气血双补。
日常饮食要加强营养,吃些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也可吃些含的食品,如糖、饼干等,西洋参不发燥、不生火,一年四季都可食用。
由于体质虚弱,容易疲劳,故应适当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如果每天早晨起来能做美体操、散步、慢跑、按摩四肢及胸腹,对调整气血、增强体质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原因二:肾虚出现月经黑色
月经周期先后无定,量少,色淡红或黯红,质薄。腰膝酸软,足跟痛,头晕耳鸣,或小腹冷,或夜尿多。舌淡,脉沉弱或沉迟。治宜补肾调经。
日常饮食中可以多吃些山药、栗子、黑芝麻、黑豆、阿胶、龙眼等,有益肾、补肾之功。少吃生冷油腻的食物如生黄瓜、生萝卜、西瓜、柿子及油炸食品等,也不宜食用辛辣的洋葱、辣椒、茴香、胡椒、薄荷等。
经常活动腰部,使得腰部的气血顺畅,以补肾气。还可用手指按摩腰部,有补肾纳气之效。脚掌心处的涌泉穴是浊气下降的地方,晚上泡脚时,别忘了按揉它。
原因三:气滞血瘀出现月经黑色
月经先后无定,经量或多或少,色紫红,有块,经行不畅。或伴小腹疼痛拒按,或有胸胁、乳房、少腹胀痛,脘闷不舒,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或涩。治宜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女人气滞血淤的症状:1、有便秘的习惯;2、肌肤干燥,黑眼圈很明显;3、经痛特别严重,周期不规律;4、经血量很多;5、小腹特别突出;6、手脚冰冷,但头跟脸却特热。
这些人容易产生血淤:1、通常气滞的人也会带有血淤的症状;2、劳力工作者;3、出过车祸或得过内伤的人;4、常吃冰品或生冷食物的人,尤其在经期间;5、有肩膀酸痛的毛病。
月经颜色发黑要注意什么
自身经血颜色出现变化时,这时不能再认为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因为经血颜色一般呈红色,如果出现发黑则要有诸多注意点。
控制情绪
自身情绪的变化不但会影响月经周期,还会使经血的颜色出现变化。如果在例假即使出现腹痛、腰酸等症状也不要过于紧张及担心,应该控制自身的情绪。
合理饮食
经血的颜色出现变化与自身的饮食有较大的关系,一般情况经常吃生冷、辛辣食物的人群易出现经血发黑的症状。
想要缓解这种症状的出现,首先要做的就是避免食用以上的食物,合理饮食,但小编要提醒经血量较多的女性,最好不要食用红糖。
结语:例假期间是女性最为困扰的时期,在这期间不但会出现痛经、头痛等现象,还会出现月经过多或者过少,及经血发黑的现象。对于经血为何发黑,在上文中都有为大家讲解到,希望女性朋友可以多多了解!
中医有哪些方法可以治疗和调理
食疗
(1)当归生姜羊肉汤
作用:温中暖肾,补血、调经散寒。
适用人群:适用于气血虚弱,阳虚失温。症见气短、乏力,手脚冰凉,月经量少,色黑,痛经等。
原料:当归20克,生姜30克,羊肉克,枸杞20g、黄酒调料适量。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块,加入当归、生姜、枸杞、黄酒及调料,炖煮1-2小时,吃肉喝汤。
(2)当归黄芪乌鸡汤
作用:温中暖肾,补血、调经散寒。
适用人群:气血不足、肾虚者。症见经期不准,经量少而色黑,神疲气短,多梦失眠,头昏腰酸,面色苍白等。
原料:乌鸡肉克、当归15克、黄芪20克。
做法:乌鸡肉洗净切块,当归、黄芪洗净,加水适量,文火煮熟。调味即可食用。
(3)三七肉桂猪肚汤
作用:行气醒胃,祛瘀止痛。
适用人群:脾胃虚弱,气滞血瘀者。症见脾胃不舒,纳食不佳,月经量少,痛经,色黑。
原料:砂仁10克、肉桂6g、田七9克、猪肚克。
做法:将猪肚用沸水洗净,刮去内膜,去除气味,与砂仁、田七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烧沸后文火煮约2小时。
(4)三七粉、三七根
作用:活血化瘀。
适宜人群:瘀血内停如痛经,经色紫暗有块,量少,舌质紫暗或见瘀斑,脉涩者。用三七粉兑鸡汤、肉汤吞服。或用三七根煮鸡、排骨等煲汤。
(5)益母草大枣红糖汤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适用人群:受寒后经色紫暗有块,经行腹痛者;
食材:大枣20枚,益母草10克,红糖10克,加水炖饮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