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小长假已经结束了,我们从愉快的假期回归工作当中,各种节后综合症来临,整个人都不好了。好在今天就是元宵节,俗话说过完元宵才是真正的过完年。这样一想,好像有点(并)安(没)慰(有)。
元宵节,
家家户户自制元宵。
元宵古称“浮元子”,
是一种老少咸宜,
甜而不腻的民间小吃。
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而制作的方法又南北各异。俗话说:“北滚元宵,南包汤圆”。北方主要吃元宵,南方主要吃汤圆。北方的元宵多用滚的方法,南方的汤圆则多用手心揉团。元宵可以大似核桃、也可以小似黄豆。不论有无馅料,都同样的美味可口。但是千篇一律的水煮元宵不免让人觉得乏味,这次就来介绍几种元宵新式吃法,让这个元宵chi出创意。
元宵佳节吃汤元宵
炸元宵
元宵炸着吃并不是现代人想出来的,从古代开始,就有炸元宵的吃法。炸元宵在古代又叫“油锤”或“焦锤”,盛于唐宋。油锤的制法在《太平广记》的《卢氏杂说》中有引录,其中记载了一位专为唐代宫中做“油锤”的能手“尚食令”(专供膳食的官)做“油锤”的过程。
做法:
热油下锅,使用小火,将油烧温,烧火一定要均匀。元宵下锅后轻轻翻动几遍,直至元宵全部虚胀,即可捞出撒上糖食用。
如果是生“元宵”,可将“元宵”先粘上鸡蛋清,再放进锅里炸。这样炸出来的“元宵”有鸡蛋香味。炸时要不断翻动,以免炸得不透不匀。
油炸“元宵”时,要先在“元宵”下锅前用针在“元宵”上扎两个小眼,防止炸的时候热油飞溅,烫伤自己。
元宵经过油炸后,外面包裹的糯米皮变得酥脆,吃起来外酥里糯,夹着的馅儿又香甜又可口。
穿衣元宵
穿衣元宵,顾名思义就是给元宵穿件衣裳,这件衣裳就是“糖衣“。穿衣元宵要事先炸过,这样熬好的糖衣才会包裹住元宵。白糖熬制好后,会呈现玲珑剔透的光泽,炸元宵被放进去那么一滚,成型也跟水晶丸似得,出锅上盘,逐个摆开,好看极了。
做法:
黑芝麻打成粉末备用。
白糖与水按2:1的比例倒入锅中,用猛火熬20分钟左右,期间不时搅拌。等水分变少,糖浆沸腾,呈浅金色光泽,用筷子蘸下糖浆能拉出丝时就可调成小火。
将黑芝麻粉放入熬好的糖浆中,搅拌好,然后把炸好的元宵放入糖糊中滚沾均匀,用筷子夹起,一个个摆开装盘。
薄薄的糖衣就着香浓的芝麻粉吃起来香甜爽口,里面的炸元宵又是另一层酥脆口感,加上最里面的软糯融合着甜蜜夹心,三重口感,好吃到飞起,冷食、热食皆宜。
酒醉元宵
古人在元宵节这种“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日子里也少不了喝上一杯小酒。赵时春便在它的《元宵饮陶总戎家二首》中写道:“将坛醇酒冰浆细,元夜邀宾灯火新。”由此看来,美酒配元宵,也算是一种风雅的吃法了。但这酒又不是随便选的,若是拿一杯二锅头来配,一口下去只觉烈火烧心,无半分浓情蜜意。所以配元宵的酒一定要绵软可口,以度数低的桂花米酒为佳。
做法:
桂花米酒放入一个烧酒小锅中备用。
另煮一锅清水,烧开后将元宵下锅。
元宵浮起时捞出,放入已备好米酒的烧酒小锅内,开小火慢慢煮,待米酒冒泡时便可以吃了。煮沸后一边品酒一边吃元宵,有快意。如果觉得不够甜,可以加点白糖调味。
桂花米酒的口感清冽,回味又带有米香,本就是一瓶好喝的酒饮料,元宵被米酒煮后,甜软中又带着酒香。
蒸元宵
将元宵蒸着吃的做法来自蒸年糕。
将元宵蒸熟后,配以各种配料,可以是花生碎,也可以是熟黄豆粉,也可以是白糖,总之,调味随意,完全取决于自己口味。
做法:
将元宵摆入抹了一层油的瓷盘或金属盘里,入锅蒸熟。
将红糖,黄豆粉,椰蓉,花生碎混合成配料备用,也可按照自己口味选择四种配料混合。蒸好的元宵取出后裹上配料即可,做法方便简单。
芝麻干蒸元宵这种吃法跟蒸元宵的不同点在于,它是冷食。吃着有点像麻团,但是比油炸的麻团热量低,而且它里面是实心的,比麻团更加软糯缠绵,非常合适当下午茶。
做法:
将元宵摆入抹了一层油的瓷盘或金属盘里,入锅蒸熟。
蒸熟后的元宵取出晾凉,大概10分钟左右。
手上抹水,取出元宵均匀地裹上芝麻粒,一个个摆盘。
这样做出来的元宵软糯可口,夹馅甜蜜,又有芝麻的脆脆的口感,香气十足。
烤元宵
想吃酥皮元宵,又顾忌油炸的高热量怎么办?别忘了我们还有烤箱这个家电!不想炸着吃,那就烤来吃。
做法:
将烤盘抹上食用油,摆上元宵,烤箱预热至℃。
把摆好元宵的烤盘放入烤箱,烤5分钟左右。每个人的烤箱不同,主要根据自己烤箱的情况来定,只要元宵烤至金黄色就可。
烤好后的元宵取出装盘,淋上桂花酱等食之,自由开启脑洞。
表皮酥脆的烤南瓜元宵有着炸元宵的口感而无油腻感,配上坚果白糖之类的小料,或者桂花酱、玫瑰酱等,风味更佳。
拔丝元宵
拔丝技法发祥于山东,是中国甜菜制作的基本方式之一。食客在夹着吃的时候能拔出糖丝来。苹果、香蕉、红薯、山药等凡是能经过油炸的食材都可尝试拔丝。元宵经过拔丝以后,在晶莹剔透的糖衣包裹下闪闪发亮,宛如金珠缠丝,让人食欲大开。
做法:
元宵下油锅炸好。
用少许食油抹光锅底,放入三大勺白糖,一勺水,开小火慢慢熬糖,不停用铲子翻炒搅拌。
当糖变成粘稠的糖糊冒大泡呈黄色后,将炸好的元宵入锅,快速翻炒,让元宵裹匀糖糊,迅速出锅,趁热食用。
拔丝元宵夹起后能提起糖丝,松脆的炸元宵配上糖衣微焦的味道,一层又一层的口感叠加营造了丰富的层次。
酸菜炒元宵
酸菜炒元宵是贵州的一种做法,源于苗寨,苗族人喜爱糯米制品,又好酸辣味,便别出心裁地将这两种口味结合在一起,制作出这一道别致的美食。它虽小众,但并不是黑暗料理。需要注意的是,这元宵并不是直接炒来吃的,首先也要经过“炸”这个程序。
做法:
元宵入油锅小火炸熟,做法参照开头的炸元宵。
四川酸菜切成酸菜末,大蒜、干辣椒切末备用。
炒锅擦干净水烧热,放酸菜末翻炒一会盛出备用。
炒锅洗净后放油烧热,放蒜末、干辣椒末、盐少许,翻炒一会后,加入酸菜继续翻炒,炒出香气后,将炸汤圆倒入,翻炒2分钟左右即可出锅,喜欢入味一点、软一点的可以延长翻炒的时间。
酸爽十足的酸菜加上辣椒本就十分开胃,炸过的元宵经过翻炒后,外面的酥皮也被酸辣味所浸入,导致其外层咸香酸辣,内里甘甜软糯,反差的口感让人欲罢不能。
花香椰蓉元宵串
做法:
煮好的元宵放入冷水中冲洗,沥干水分备用。
将新鲜的可食用花朵去蒂留花瓣,将花瓣用剪刀切碎放入碗中备用。也可用可食用花干,只需辗碎。取适量椰蓉混入花瓣碎中,摇晃均匀,做成配料。
把沥干水分的元宵放入配料碗中,让元宵蘸满配料,再用竹签串起来即可食用。
椰蓉增添了椰香,配以清香的花朵美观又可口。有碎末感的椰蓉与软糯的元宵非常搭。
西米椰奶煮元宵这是一种带有东南亚风味的吃法。西米和椰奶本就是绝配,元宵的加入也很和谐,如果能再加点热带水果口味会更好。
做法:
煮锅内放ML水,将用水洗净后的50克西米放入锅中,大火烧开,在水快开的时候转小火,这个时候记得用勺子搅拌一下,防止粘连。
等西米浮上来的时候关火,盖上盖子焖30分钟左右,等西米变成全透明状时,将煮好的西米放入小孔筛网盆,用冷水冲洗,去掉粘稠物后备用。
克牛奶和克椰汁一起倒入锅中,加入15克砂糖,开中火煮至糖融化,一边煮一边搅拌,让糖充分融入椰奶中,再加入克椰浆,转小火搅拌均匀后加入西米,慢慢煮沸,维持温度。
取一个小锅烧开清水,再放入适量的元宵煮熟捞出放进第三步的西米椰奶锅里,搅拌一下就可以关火装进碗里了。
西米椰奶香浓可口,元宵在里面有种别样的海岛风情。
当然了
好的食物少不了好的原材料
平舆白芝麻种皮薄,色泽洁白,籽粒饱满,水洗不脱皮,炒食无烟焦苦味,口感醇香,后味甘甜,出油率高。先后获得白芝麻原产地域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商标等称号。
东山老米酒是麻城市东部山区的木子店、东古城等地用糯米酿造的一种特殊醇酒,色泽清亮,味道淳甜,质浓而不伤脾胃,淡而不乏后劲。经有关部门化验,该酒含有多糖及还原糖、蛋白质、16种氨基酸,以及钙、钠、镁、锌、锰、铁和维生素B等,营养价值相当丰富。
奇台面粉以劲道,白而细腻、蛋白质、氨基酸、面筋质含量和延伸度高闻名,年获得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也是全国首个面粉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正月十五元宵节
希望大家都能吃到白白的元宵
刻刻圆满如意,时时开心欢喜
一县一品祝大家
良辰美景,共享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