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综合症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民间故事两个乞丐
TUhjnbcbe - 2024/7/6 17:38:00

清道光年间,东山有个叫许兆全的年轻人,父亲早故,从小由母亲拉扯大,由于家有十来亩水田,家境还算小康,谁知就在他21岁这年,母亲因病不治身亡,许兆全对管理田地的兴趣不大,就想做生意挣钱。

这年初冬,他听人说江浙一带过年有吃甜食的习惯,红糖的需求量很大,而且价格是他们东山的两倍,他便把所有的田地和房屋典当出去,将得来的两银子,全都买了红糖,把它装到船上,要运到杭州去卖。

不料在路上才走3天,船刚到保庆府,他突然患上疟疾,时冷时热,严重时还昏迷不醒。

为了给他找大夫治病,船老大不得不在保庆府靠岸。经过近一个月的治疗,许兆全的病总算有了起色,不过这时离过年只有10天时间了。

再按原计划去杭州,显然不行,因为从保庆出发,船至少还要12天才能到那里,那时已是正月初二,人家过年物资都已备好,大过年的不会有人来买,而且从杭州回来的人说,由于今年送糖去的比往年多,价格已下跌不少。

但要原封不动运回去,这么一大船糖,在他们东山,价格不高不说,恐怕一年也卖不完,而且还得找地方堆放,思来想去,只有就地销售,尽可能少赔一点。

于是他放出话来,谁能整船买下,原价处理,倒贴船运费。

过了两天,一个姓刘的管家来到船上,说他们东家愿买下这些糖,请他上岸去谈谈。

许兆全随刘管家来到一座大宅,见到东家高布仁。高布仁说:“这船糖我愿意两银子买下,不过眼下一些账还没收回,银子一时凑不齐这么多,只能给两,剩下的两三个月后付清,当然,这三个月的时间我可加倍付你利钱,你要同意就成交。”

许兆全怕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再说时间也不多了,他见高宅院深府阔,佣仆成群,像个大财主,就答应了。

等高布仁的人将红糖搬空,人都离开以后,许兆全拿着两银子和高布仁写的欠条,正要开船,突然从远处冒出一个中年乞丐,他一边气喘吁吁朝这船奔来,一边招手大喊:“许老板,请等一下。”

许兆全估计是乞丐见他手上有两银子,想找他讨钱,想自己已蚀了本,哪有余钱施舍,为了不让乞丐纠缠,他装着没听见,叫船老大快速起锚,马上开船。等乞丐赶到岸边,船已到江心,许兆全这才松了一口气。

三个月过去,许兆全又来到保庆,刘管家满脸堆笑:"哎呀,许老板,真不巧,我们东家有事外出了,你是不是过些日子再来?”大老远地,许兆全不想空手回去,随后到不远的回龙客栈住下。

过了两天还没见着人,许兆全就去五里外的靠天塔游玩。这天时近中午,在路上遇一乘两人小轿,轿上坐着一个贵妇人,轿旁跟着两个丫鬟,其中一个下巴上长有一颗芝麻大的黑痣。

在小轿即将从他身边经过时,轿上的贵妇人痴痴地盯着他看了一眼,突然失声惊叫:“清儿呀,你叫为娘的找得好苦呀!”

许兆全以为她在叫别人,根本没在意,直到小轿就地停下,那贵妇人朝他扑过来时,才知她叫的是他。

他正要解释说她认错了人,这时跟在轿边的两个丫鬟一个搀住贵妇人,那个有痣的则将他拉到一边说:“公子,你千万别说你不是夫人的儿子,因为你长得和我们少爷实在太像了。”

她告诉他,她们夫人家财万贯,就一个独生儿子叫汤世清,一年前夫人给他订了门亲事,他不满这婚姻,偷偷跑了,至今下落不明。

可怜汤夫人思子心切,连精神都有些恍惚了,她希望许兆全别再刺激夫人,将错就错,先冒充她的儿子,让她高兴高兴。最后她说:“当然,这假儿子也不会让你白当,除享受荣华富贵外,每天另给10两银子的酬劳,等夫人神志清醒了,愿去愿留随你便好吗?”说完她掏出一锭50两的银子:“先给5天的工钱,如何?”

这是包赚不赔的买卖,许兆全没想到天上还真会掉馅饼,自然满口答应。贵妇人见他肯认她这个妈了,早乐得一路上逢人就说:“老天有眼,我找到儿子了。”

到了汤夫人家,那是一座孤独的大院,附近四周没什么人家,但房子雕梁画栋,前后有十余间,显然不是平凡人家。

而汤夫人一进门就吩咐两个丫鬟:“春霞,你去告诉厨子,叫他们准备一桌八珍席送来。秋霞,你去给少爷准备洗澡水去。”

两个丫鬟立即转身出去,过了一会儿,八珍席还没送来,汤夫人沉不住气了:“怎么搞的,难道要我亲自去不成?春霞!”不见有人应声,她便对许兆全说:“清儿,你坐一会儿,娘去去就来。”说完,她就走了出去,出去时,还把门顺手带上了。

不久,有人敲门,许兆全以为是送八珍席的来了,便说:“请进。”谁知门一开,进来的却是两个大汉,他们一个拿账本,一个拿算盘,看模样像是兄弟俩,他们说:“你就是汤世清少爷吧?”

许兆全本想否认,可一想拿了人家50两银子,同意当假少爷的,就点点头说:“是呀,你们有什么事?”

“这就好,”那俩人听了这话,面露喜色,他们立即一个翻账本,一个拨算盘:“一共是两银子,拿来吧!”

“什么两?”许兆全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你们说的我不懂。”

“怎么,你母亲没告诉你,这座大宅是她从我们手上每天10两银子租下来的吗?”汉子说两个多月前,这位人称汤夫人的贵妇人带几个人把这里租下,说儿子在外面赚大钱,只要他一回来,不仅房租会付清,说不定还会拿五万两银子买下这宅子,如今他回来了,他们当然就来找他要钱了。

许兆全这才明白自己中计成了冤大头。让那几个女人给耍了,他只好把汤夫人认错人的事说了出来。

那两人自然不会听他的解释,因此,不等他把话说完,就面露凶相道:“少油腔滑调,这一路上汤夫人逢人就说你是她儿子,你没有否认,我们刚才进门时问你是不是汤公子,你没说个不字,现在要掏钱了,你就不是她儿子了,想赖账呀,看不揍死你!”边说边朝他举起拳头,就要揍他。

看这两人一副杀气腾腾不把钱拿到手不罢休的模样,许兆全知道自己是秀才遇见兵,有理也说不清了,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若让他们揍死,就地一埋,那可是连个喊冤的人都没有,现在人在矮檐下,还是好汉不吃眼前亏的好,就说:“先别动手,这样吧,两我认了,只是我身上没有这么多的现银,我本是来讨账的,讨到钱再给好吗?”说完,将高布仁的欠条掏出来。

那两人搜遍他全身,包括那有痣丫鬟给的50两,凑在一起也不过七十来两银子,就说:"有高员外的欠条也行,只是不知是真是假,我们得先去问问。”说完,拿账本的便拿了欠条出去。

一个时辰后,天快黑时他回来了,一进门就对拿算盘的人说:“大哥,高员外家的人说有这么回事。”

“那好,”这拿算盘的将从许兆全身上搜来的银子扣下60两后,对他说:“你先还60两,再写一张两的欠条,我们明天到回龙客栈找你。”

许兆全没办法,只得按他们的要求写了欠条后,那两人这才放他走,这时天已完全漆黑,他只得先回客栈休息。

第二天,许兆全一早就去高宅,这次高布仁在家,许兆全拿出欠条,请他给钱。

高布仁瞪大了眼睛:“许老板,你这人怎么回事?你昨天已叫人把这钱拿走了,怎么今天又来要?而且你手上这张欠条也是假的呀。”

高布仁吓了一跳:“这不可能!”

见他不相信,高布仁让管家也拿来一张欠条,许兆全将两张一对照,发现自己手上这张墨迹较新,的确是新写的,而且字体也略有区别,他这才明白,昨天傍晚由于光线暗,他设察觉,欠条竟让那两人掉了包。许兆全有气了:“高老板,你应该见到我本人才给钱呀!”

高布仁理直气壮地说;“我做生意素来是只认条不认人的,要是你派个下人来讨账,我说只见欠条不见人我不给钱行吗?如果按你的逻辑,一定要见到本人才能给钱,假如你不幸去世,这钱岂不是不用再给了?再说事先你也没这样讲定呀!何况昨天来的人说你让人绑了票,是拿这钱去救你的命,我能不给吗?"

许兆全无话可说,只得扫兴出门,不过他还抱有一线希望,于是又来到那豪宅前。因空无一人,就去附近询问。有人告诉他,那是一座空宅,本是京城一个大官的别墅,因小老婆在这里吊死了,晚上常闹鬼,所以就一直闲在那里。

就在他不知所措时,三个月前在河边想找他的乞丐出现在他面前:“怎么样,让高布仁耍了吧!那次你把糖卖给他时,我就想提醒你,别肉包子打狗一一有去无回,可惜你急急忙忙把船开走了。”

原来这乞丐叫马步修,汉中人,一年前东挪西借凑了两银子弄来一船米卖给高布仁,高布仁要他三个月后来拿钱,三个月后他到这里,高布仁又躲了起来,他只好等。一天在江边,有一个下巴上有芝麻大黑痣的女子说他很像失散多年的父亲,说母亲想他都快疯了,因此请他冒充一下她父亲,一天给10两银子。他看女子可怜兮兮的,就答应了。到那里后,那女子给他提来一桶热水,叫他先洗个操,趁他脱光衣服的机会,那女子就悄悄溜走了,然后就有人来找他要房租后来马步修终于弄明白,这一切全是高布仁在幕后操纵,有痣的女子,就是他的外甥女。现在他有家不敢回,怕回去让人逼债;想去官府告状,又没有凭据,不得不靠乞讨为生。

直到这时,许兆全才真正恍然大悟。自己已完完全全落在高布仁的圈套中了。第二天,保庆街头就有了两个乞丐。

1
查看完整版本: 民间故事两个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