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小学堂
给孩子受益终生的人文底色
文
陶太
专栏作家博雅读书会领读人
中年女性,你快乐吗?或者你还追求快乐吗?未来,是否还能让我们快乐?本周博雅读书会为你领读英国剑桥大学生物学家大卫·班布里基的《中年的意义》,一起探讨女性的中年低潮的状态与出口。
已经远离情绪过山车的中年女性,已经貌似品尝过人生的成熟与圆满的中年女性,你快乐吗?如果你问任何一个中年路人,很少会直接得到一个肯定的答案。
或者说,这样的询问还远远不够,过于简单了,因为快乐不仅仅是一种难以描述、短暂的主观感受,更是人们所经历的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相加抵消后的结果。
《爱情神话》剧照
对中年女性来说,快乐从来都不是头等大事,中年人的快乐成因太复杂,这个过程太艰难,中年人早已经失去了为快乐发奋求取的动力。对于有些中年人来说,快乐永远都是一个变数,即使竭尽全力,也很难达到圆满。
疲惫的中年女性因着理性的缘故,总是与快乐保持距离,来维持早已经不那么充沛的体力与精力。
今天,我们分享《中年的意义》这本书,谈谈中年女性的四十、五十现象,探讨中年女性是如何在人生的巅峰阶段却经历中年低潮,最黄金的十年,也是人生最不快乐的十年。
《爱情神话》剧照
01
女性的中年低潮
作者大卫·班布里基,一个既以中年为调侃对象,也为中年摇旗呐喊的中年人,不得不在《中年的意义》这本书中坦率承认,中年并非全是正面的经验,“中年的现实取代了生气蓬勃的青春,快乐也会随着烟消云散。”
作者在《中年的意义》中,引用了年的一项研究结果,主题是“人一生中的快乐程度”。这项研究,调查了来自美国、欧洲、拉丁美洲、亚洲共72个国家的受访者,并纳入了英国万人的数据,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人种的数据意外的一致,这项研究表明:“人类平均的快乐程度在40岁到50岁之间达到最低点。”研究结果坚持这样一个结论,中年人天生比其他年龄阶段的人,更容易感到不快乐。
《中年的意义》指出了不快乐的性别差异,就平均而言,中年男性常常比中年女性表现出更多的正面情绪,而负面情绪少于女性。这也意味着,中年女性不快乐的比率相对更高,更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冲击。
如果把人一生中的快乐感比作一条U型快乐曲线,青年人和老年人在U型快乐曲线的两端,而中年人则毫无惊喜地处在U型快乐曲线的谷底。
作者列举了年轻人比中年人快乐的部分原因:“他们美丽、年轻、缺乏责任感、离死亡很远”。老年人比中年人快乐的原因也显而易见,年纪大了,野心变小了,目标更实际了,很少失败。能活到耄耋之年的人,快乐的比例更高,也更容易感恩。
此外,人类的发育程序会延续到老年,也会令老年人处于一种快乐的状态。作者还给出了一个惊悚的理由,那些特别不快乐的中年人到老年的时候也许已经去世了。
与那些快乐的青年人和老年人相比,不快乐的中年人,特别是中年女性,正面临着人生尴尬——中年时自我评估的幸福感其实高于成年的其他时期,但是中年低潮又真实存在。
在一个正常而稳定的社会中,婚姻和谐,财富自由,子女出息、身体康健、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中年女性,看上去没有任何不快乐的理由,但是同样会受到中年低潮的困扰。
这种症状有点类似于抑郁,干什么都提不起精神,严重的会失眠,甚至会瞬间呼吸不畅。
《爱情神话》剧照
02
你有哪些不满足的自我循环?
中年低潮,和女性的青春期、更年期一样,几乎是说来就来,无法预防,不是因为你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或者婚姻和事业失败,也不是因为你心智失常,身心出现了严重的疾病,但依然会持续地陷入紧张焦虑和不安中,有研究者形容这是“一种不满足的自我循环”。
现实生活中,所谓的中年低潮并没有特别的诱因,可就是会被淡淡的忧伤的情绪环绕,感到不快乐。中年低潮不一定就带来中年危机,却会让你寝食难安,仿佛一个黑洞,吸掉你冲出谷底的能量。
你还活着,甚至还很好地活着,但就是不快乐!
《爱情神话》剧照
老之将至,当然是容易令中年女性沮丧的原因之一。中年女性担子更重:
中年女性此刻仍然在职场打拼,或者是重新进入职场,工作压力和担心被后浪取代的焦虑日复一日;
繁重的家务也是快乐的天敌,如果家里还有叛逆的青春期孩子,快乐无疑是要在激烈的亲子冲突中大打折扣。
如何处理家庭与事业的平衡,如何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也令中年女性压力倍增……
对于部分中年女性来说,还有一个更艰苦的挑战——更年期的症状突然来袭,潮水般出汗,心跳加速,失眠,记忆力减退,多少在职场和生活中所向披靡的中年女性,在与更年期的战争中一败涂地,失去还手之力。
并不是摊上大事才令中年女人心烦意乱,《中年的意义》作者大卫·班布里基指出,事实上,中年人的日常状态对情绪的影响更大。正是日常微不足道的烦人小事,让中年人“陷入缺乏活力而有害的悲伤之中”。
一日三餐,从家到单位两点一线,已经熟悉到缺乏挑战的工作内容,机械的工作生活节奏,与各种时代的不确定性交织成天罗地网,足以让现代中年人神经紧绷。
《爱情神话》剧照
我们这一代中年女性,年轻时或多或少都受到亦舒小说的影响。但我直到中年时,才能够理解小说《喜宝》中女主人公对人生的期望。喜宝说:“我需要很多很多的爱,如果没有爱,那么就很多很多的钱,如果两件都没有,有健康也是好的。”
中年女性的不快乐不一定是缺乏,而是缺憾。《中年的意义》作者,在书中总结了对中年女性的致命诱惑:
“中年人常常怀念无拘无束的年轻时代,那时需要的只是有人爱,有可以容身的地方,以及可以预见的未来。”
从不惑到知天命,不过是一个中年女性无可奈何,轻轻放下心中梦幻、甚至是梦想的历程。
当然,每个人对于快乐的定义是不同的。中年女性的不快乐有着巨大的个性差异和阶层差异。
功成名就、拥有财富、权势的是中年女人,成为房奴、孩奴,担心失业、失婚的也是中年女人。陷入中年低潮的女性,常常是一边彼此安慰做人最要紧的是开心,一边各有各的不快乐。
《爱情神话》剧照
03
未来,我们如何快乐起来?
中年低潮袭击着中年女性的黄金十年。如果你是中年女性,如果此刻你也正站在U型快乐曲线的谷底,正在被莫名的忧伤情绪困扰,孤独并且脆弱着,一个通向快乐的路径是——你不是独自一个人在忧伤。这是中年的副产品,不会更好,也不会更糟。因为不快乐的中年人,最大程度地发展了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
《中年的意义》作者指出,虽然在生活的各个阶段,许多人都在和抑郁苦苦抗争,但是相比而言,中年抑郁症的发病率,包括焦虑症和精神分裂症在内,中年人发病的概率都低于青少年和青年时期。
心理学家认为:“中年人重新发展出一种有效的人格,使得情绪和认知可以达到平衡。”中年人必须应付各种情况,中年人“会感到悲伤、焦虑,但能设法避免这种情况恶化成病理性心理疾病。”
中年,就是这样一个令人肃然起敬,却又无比心疼的生命历程。不得不顶天立地,不得不委屈求全,不得不自我修复。
好在这个U形快乐曲线终归还是要往上走的。研究表明,快乐指数大约会在50岁左右触底反弹,并在70岁左右达到高点。无论你的中年多么令人糟心,只要你能顺利地挺过去,到老了,也会加入知足常乐的人群。《中年的意义》总结说:
“中年的出现是一个严格控制的、独特的过渡,而不是不受控制的退化。相反地,一旦步入老年,整体幸福感会明显自然而全面地增加。”
你迟早会爬出谷底,这就像你终于不再为青春痘烦恼一样,有一天,中年低潮也会渐渐退去。
《爱情神话》剧照
当然,中年女性想要走过中年低潮,除了时间,最好的疗愈方法,始终是钟爱自己,爱那个最重要的自己,努力做最好的自己,用内在的觉察和觉知,与外部的不确定性周旋,积极管理自己的情绪反应。
这同样得益于中年特质,《中年的意义》指出,庞大无敌的人脑正是在中年到达了人生的顶峰,此时大脑应对压力的效率,远远超过青年和老年。
值得注意的是,老年容易有快乐感的人,往往也是青年时期就容易快乐的那拨人。自然选择花费了数百万年磨炼出了人生各个阶段,它们各有意义,互相效力。乐观说到底,是一种习惯,会不间断地影响人生每一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