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3/11/4 20:31:00
生活实苦,记得给自己一点甜。每年金秋时节,是巧家县白鹤滩甘蔗的收获季。大片大片的甘蔗,经过一个夏秋的酝酿逐渐成熟,吸满了糖分,在风中轻轻摇荡。曾经,年近80岁的郭发万,天不亮就背着砍刀,一头钻进甘蔗地里。郭发万老人他要仔细挑选最肥嫩多汁的甘蔗,这是制糖关键的第一步。从11岁开始,郭发万就在糖坊做学徒,60多年过去了,老郭已经成为当地有名的糖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郭发万砍下的甘蔗,被熟练地打成捆,一担担挑回去。几十年的重量,压弯了老郭的腰。好在如今高效的榨汁机,代替了传统的石头碾子。随着“突突”的声响,除去粗粝的渣滓,流出青绿色的甘蔗汁。手工堆砌的“牛尾灶”上,五口大铁锅一字排开,这是糖坊的核心。不能用燃气熬糖,老郭就把砍下的蔗皮,全部晒干,当做柴火。一把猛火之后,甘蔗汁开始沸腾。老郭利落地抄起大勺,在翻腾的泡沫中打捞杂质。此后,每一分每一秒,郭发万都要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