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寒感冒是因吹风受凉而引起的感冒,往往在秋季和冬季发生,会有鼻塞流清鼻涕、打喷嚏、喉咙痒、恶寒怕冷全身关节酸痛这些症状表现,我们的调理思路就是要“辛温解表,宣肺散寒”,因为身体有寒气,所以就要通过“发汗”的方式来祛寒,这个过程需要用到性味辛温的药材辅助并配合温灸,这样难受症状很快就会消除啦。具体要怎么做呢?
首先第一步,喝一碗热热的葱白姜枣粥或葱白姜糖茶,为接下来的发汗做好准备。
为什么要喝热稀粥呢?一方面是借着谷气来补充津液,因为发汗过程会大量流失水分,所以补充津液是非常必要的,另一方面也是借着热粥的热量鼓舞胃的阳气,帮助发汗。在这里我会推荐煮葱白姜枣粥,里面会用到葱白、桂枝、豆豉、生姜还有红枣一起熬粥,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散寒的功效。
如果不方便或不喜欢喝粥,煮葱白姜糖茶也是不错的选择,用葱白约30克、生姜5片红糖适量煮水饮用。生姜具有疏散风寒,温肺化饮的作用,葱白宣通肺气解表散寒,红枣红糖甘甜,可以补益气血辅助正气,而且甜甜的茶饮孩子也比较能接受。
无论是喝热粥还是热茶,都是为发汗做准备,一碗粥或一杯茶下肚,这时就已经会感觉全身暖和发热,开始微微的冒汗,这时候我们我们就可以进入第二步:泡一泡舒服的中药足浴。
与泡澡相比,泡脚时是穿着衣服的,身体不容易再度受寒,另外泡脚只有足部浸在热水里,最多是微微出汗不会大汗淋漓导致虚脱。在泡足浴时给孩子换上透气吸汗的衣服,如果有取暖器或浴霸要打开。这是一定要关紧门窗,而冷气和电风扇更是绝对禁止,否则不但病情得不到改善,反而会引邪入里。
泡脚注意事项:
1、时间不能太长,最好控制在15--20分钟。时间过长,双脚的局部血液循环长时间过快,体内血液也会更多地流向下肢,会造成心血管超负荷。
2、水温不能太高。许多人觉得只要在自己的承受范围内,水温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实并不然。泡脚的最佳水温在50℃以下,要求热而不烫,感受水温不要用手去测量,最好就是用脚去感受。假如水温过高的话,脚上的血管容易过度扩张,体内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对身体不利。
3、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它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长期下来会使人营养不良。
4、泡脚后不能马上睡觉。趁着双脚发热的时候揉揉脚底,及时穿好袜子保暖,待全身热度缓缓降低后再入睡效果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