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秘密:我们的脂肪会自己找位置乖乖待好,而这个位置居然还和性别有关!
当男性增加脂肪时,人体系统默认的存储位置就是腹部,女性的存储位置就是大腿和臀部!
小编觉得这很像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往冰箱里储存年货,明明空间是有限的,但是我们总是试图塞进去更多的食物。对于男性来说,吃得太多,又没有进行充足的锻炼, 用于存储脂肪的腹部“冰箱”就会变得拥挤不堪。
注意了,大肚腩只是开始,而非结束。一旦男人有了大肚腩,他的其余身体部位也会开始存储脂肪,这对于健康非常不利。当腹部的存储空间用完后,脂肪就会开始在肝脏、胰腺和肌肉中堆积起来。很快,真正的医学隐患就出现了,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和心脏病。
相比之下,由于雌激素的缘故,女性倾向于在臀部和双腿存储脂肪,特别是大腿部位。存储于这些部位的脂肪在其怀孕或母乳喂养时,能够为她们提供能量。从基因的层面来看,女性存储脂肪的能力要强于男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生存的需要!
同样的,如果女性的臀部和双腿部位填满了脂肪,她们随后也会长出大肚腩。 此外,一旦女性进入更年期,体内的雌激素含量就会下降。当发生这种情况时,女性的身体停止在臀部和双腿部位存储脂肪,转向腹部。这就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有些老年女性也会像男性那样长出大肚腩。如果她们的大肚腩也被填满了,脂肪就会开始被存储在其他身体部位,从而增加了女性患上各种疾病的风险。
身体地图?
这两张图片曾经在微博上疯狂转载:
吃米饭、面包、南瓜、饼干,容易胖肚子;
大腿后侧的脂肪只和肉类有关?
根据这张图,小编觉得想瘦就只能吃草或是节食了!然而真的是这么回事吗?其实不然,关于脂肪囤积,小编就此问题特地请教了资深减肥顾问陈老师,他是这么说的:
发胖主要与热量过剩有关
其实这两张所谓的食品身体对应地图,并没有什么科学依据。要弄清楚吃什么胖哪里的科学性所在:
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被称为三大生热营养素,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需的营养素。我们摄取食物后,会被身体吸收利用。代谢不了的过多能量,会转化成糖原,最终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身体各处。
同时,由肥胖带来的危害也不可小觑。研究发现:腹部脂肪与患上老年痴呆症、骨质疏松症和癌症的风险增加之间存在着关联。另有研究发现:从技术层面来看,腹部脂肪增多但还未达到肥胖症程度的人死于心脏病的可能性会增加。
幸运的是,合理的饮食和锻炼之后,腹部通常是首先显示出掉肉的部位。所以,小肚腩就是一盏小红灯,它的出现就是提醒你需要赶紧转变生活方式了!均衡营养配合适度运动,才是男女通用的减重硬道理!
一起来说说你的小肚腩出来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