脖子不舒服,手出现麻木感,医院确诊为颈椎病,于是我们做了一系列颈椎的治疗(推拿按摩、关节复位、牵引等等),每次治疗后手麻感觉会有所缓解,但不到一天又复发了。
其实病情反复和治疗无效,很有可能是诊断不全面造成的:手麻并不仅仅是颈椎病导致的。
一、下面给各位普及除神经根型颈椎病外一些容易诱发手麻的肌肉。
1、斜角肌
在临床上最常见容易引起手麻的肌肉之一就是——斜角肌了。
斜角肌在哪?
为什么它会让我们手麻?
1、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紧张,肌肉收缩紧绷压迫通过的臂丛神经和血管;
2、前斜角肌与中斜角肌止于第一肋,若斜角肌收缩会使第一肋骨上提,第一肋骨与锁骨间空隙变少,造成压迫。
2、胸小肌
第二块容易引发手麻的肌肉——胸小肌
胸小肌在哪?
为什么它会让我们手麻?
如下图,胸小肌收缩变紧会使得神经血管可通过的空间变窄,造成压迫。
讲到这,有些读者可能会发现这两块肌肉就是诱发“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主要肌群。
二、胸廓出口综合征是什么?
胸廓出口综合征又名前斜角肌综合征、颈肋综合征、胸小肌综合征、肋锁综合征、过度外展综合征等,是指胸廓上口出口处,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臂丛神经、锁骨下动静脉受压迫而产生的一系列上肢血管、神经症状的总称。
经过专业评估后,如果我们确诊手麻的根本原因或相关原因是因为“胸廓出口综合征”,有什么方法可以进行处理呢?
第一步:松解紧张肌肉
1、筋膜刀松解斜角肌:采用筋膜刀长勾2号依次置于斜角肌前、中、后束固定,让患者自主向对侧旋转,每个部位重复3-5次。
2、斜角肌拉伸:患者向健侧侧屈至最大范围后朝患侧轻微旋转,双手放在患侧肋廓上方固定上肋骨。患者配合呼吸:吸气时,固定肋骨的手下压固定肋骨;呼气时,让辅助患者下降肋骨。重复5-8次。
3、筋膜球松解胸小肌:患者弓步,身体前屈使患侧胸部紧贴墙壁,将筋膜球放置胸小肌部位,利用下肢发力推动身体滚动小球放松肌肉,持续30s。
4、胸小肌拉伸:找一扇门或者墙壁,将患手靠墙呈L字形,患者躯干前倾感受胸小肌位置的牽拉感,保持20秒,重复5-8次。
第二步:强化激活受限肌肉
1、激活颈椎深层肌肉:学会收下巴
2、背肌:配合弹力带做经典YTWL稳定肩袖肌群
若是有出现颈痛手麻症状,切不可自己盲目处理!
以上锻炼方式仅供参考,建议经过专业医生评估确诊后,根据诊断结果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调整方案。
其实,临床上手麻的病人非常常见,中西医等各种方法治疗效果欠佳,往往成为疑难杂症。根据精细解剖学的诊断,针刀治疗手麻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往往因为诊断失误,导致治疗效果欠佳。
手麻的分类
/p>
引起手麻的原因十分复杂,手麻按神经病变的部位分类:中枢神经性手麻(例如中风)神经根性手麻、神经丛性手麻、神经干性手麻、神经支及未梢神经性手麻;按其他的病因的分类:类风湿性手麻、糖尿病性手麻、更年期综合症引起的手麻。
针刀治疗
/p>
对于手麻的病人的针刀治疗思路:首先仔细询问病史,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明确麻木的具体部位,上臂、下臂、前臂、后臂、手掌、手背、那一个手指等。其次才能进行针刀治疗,不管是在那个部位的麻木,针刀治疗的顺序依次为颈椎的前后结节的治疗,针刀疏通剥离时,病人往往有串麻感直到指尖;如果出现了这种反应,往往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1,如果麻木还没有好转,或者麻木有好转,但是还没有全部消失,那么,就在臂丛可能受卡压的部位进行针刀治疗,例如,疏通剥离斜角肌在第一、第二肋骨面上的止点的瘢痕粘连;
2,如还有麻木,针刀在喙突的内侧沿缓慢探索进针刀,疏通剥离此处的瘢痕粘连对此处走行的臂丛的卡压等,病人的手臂往往有串麻感。
3,如果还有麻木,下次针刀的治疗为四边孔,分别治疗大、小圆肌、肱三头肌长头,肱三头肌外侧头,疏通剥离这些肌肉的瘢痕粘连,解除对腋神经的卡压等;
4,如果还有麻木,三边孔,针刀疏通剥离大、小圆肌、肱三头肌长头的瘢痕粘连等,消除对桡神经的卡压;
4,如还有麻木,针刀疏通剥离肘管、尺管处的粘连,分别解除对正中神经、尺神经的卡压;
5,如还有麻木,继续往前臂的下端治疗旋前圆肌、旋前方肌、旋后肌,分别解除这些部位对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卡压;
6,如还有麻,针刀治疗腕管综合症,如还有手指的麻木,可能是指间关节有积液,如类风湿、更年期综合症(内分泌功能导致水钠潴留,使小关节肿胀)等疾病;针刀刺入指间关节,把积液放出来,消除关节内的高压对手指双侧的指背神经及指固有神经的挤压所致的麻木;在手指两侧的正中线进针刀,刀口线与手指纵轴平行刺入,刀刃在骨面上分别向手指的掌侧及背侧铲剥数下。
经常手麻,问题可大可小!来说说你一般都是什么时候出现手麻症状的?
炙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