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从学生到工人都被各种事情困扰,好的坏的都有,人很容易被猝不及防的负面情绪所困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与情绪有关的疾病就已达多种,据最新数据,身体的90%的疾病和情绪有关。情绪,越来越成为我们身体内的“捣蛋*”!
讲点一:情绪变化对人体的影响
中医认为情绪波动主要有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对应五脏,既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在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会让我们感受到心理的波动。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绪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如范进中举,一生屡试屡败,终于金榜题名,乐极生悲突然精神错乱;曹雪芹笔下代表人物林黛玉,寄人篱下,多愁善感,情绪压抑,最后患肺疾离开人世等。
现代医学认为,良好的情绪可使机体生理机能处于最佳状态,使免疫抗病系统发挥最大效应,抗拒疾病的袭击。在很多“百岁老人”的报道当中,有一个共同的热点,那就是这些百岁老人,心情愉悦,乐观豁达,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在激动时皮肤会潮红发热,在紧张或愤怒时皮肤会苍白冰冷。人的情绪如果发生剧变,还可导致皮肤过敏(音频中有个案分析);愉快喜悦等正确情绪还可以使得伤口加快愈合,促进疾病痊愈。
情绪还可以改变内分泌和神经系统功能,经常紧张忙碌、不顺心会使人体出现失眠、脱发、甚至神经衰弱等神经系统失调的症状。神经质的诊断标准必有“心身因素”导致的躯体症状,焦虑会导致心悸,头晕头痛,胃肠道不适,失眠等;抑郁同样有头皮发木,丧失味觉兴趣,入睡困难,易早醒。恐惧会让人瞳孔变大、口渴、出汗、脸色发白;而情绪低落或过度紧张时,人会越来越讨厌自己的长相,觉得怎么穿、怎么梳妆都不顺心,然后就会发现自己头发爱出油、鼻翼出油、心烦冒汗;批评、内疚引发关节炎;经常愤怒的人容易有口臭,还爱发生脓肿;恐惧会引发晕车和痛经。“癌症”与长时间的怨恨有关,癌症的人缺爱。
大量临床医学研究表明,小到感冒,大到冠心病和癌症,都与情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长期压力紧张焦虑就会胃疼或腹泻;紧张时头皮发痒、烦躁时头皮屑增加、睡不好狂掉头发,还有反复无常的荨麻疹、湿疹、痤疮,都可能是长期不良情绪带来的后果。情绪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女性的卵巢、乳腺,男性的前列腺最容易受到不良情绪的冲击。
讲点二:哪几种情绪最容易伤身体
智者说:“情绪是什么?情绪就是心。”心不健康了,身体又怎会健康。
第一名:焦虑
当你察觉到自己心跳加速、呼吸变快、胃部紧张、眩晕或头晕、身体开始出汗甚至轻颤、心情烦躁不安,自我检查一下,你,是不是焦虑了?焦虑,似乎已经成为当代人都逃不开的一个词。
有位博主做过一项调查:表示每天都在焦虑的人有62%左右,表示一周1-3次焦虑的,有28%左右,表示一个月焦虑1次的,有7%左右,仅有3%的人表示很少焦虑。我们,都在焦虑些什么呢?
让人焦虑的原因大致分为4种:因人际交往焦虑、因拖延而焦虑、因自我要求过高“理想化”而焦虑、因过度担忧未来的事情而焦虑。生活压力大,焦虑变成了常态。可你有没有想过,过度焦虑又会导致些什么?失眠、脱发都是最轻微的症状,日日忧思,神经就无法松弛下来,日久天长就会发现,焦虑之下,身体和大脑总是紧绷的。头痛、胃疼变成了家常便饭,想得多,大脑自然不堪重负,它已经用疼痛向你发出警示,医院开了些止疼的药,却从来没有真正重视过。到最后,心脏不堪重负,癌症的发病率增强,据统计,长期焦虑的人中大约有25%患上了心脏病,死亡率比正常人高23%。更需要注意的是,相比男性,天性敏感的女性更容易受到焦虑困扰。
第二名:生气
做人太容易生气了,无论是闲气、怨气、怒气、*气还是闷气,都是又伤身、又伤心。这其中,最需要注意的是怒气和闷气。
它俩是影响生活幸福值的头号元凶,也是最容易在身体里留下不良记录的捣蛋*。有些人情绪特别冲动,怒气冲头,就会导致贫血,大脑供血不足,尤其是本身身体就不好的中老年人,愤怒的时候,血压瞬间上升,很容易出现脑溢血、心脏病和心肌梗死。有些人又习惯隐忍,总是压抑自己的情绪,哪怕极为愤怒也不敢发脾气,只会自己偷偷地在心里生闷气,这样的习惯真的特别糟糕。在别人眼里,他们只会觉得这样人好欺负,没主见,没脾气,会我行我素,肆意伤害。对这个人来说,长期生闷气,会造成气血淤阻,导致身体某一部分功能紊乱,形成结节或增生。
第三名:悲伤
为很多人,年轻人也好,中年人也罢,都或多或少地有些轻微抑郁。抑郁就是从悲伤演变而来的。生活的不顺、工作的挫折,家庭的压力,让很多人感受不到生活的乐趣,心情抑郁。
中医认为,当一个人悲伤时,往往呼吸急促甚至泣不成声,而这个时候,最容易造成肺气的损伤。西医认为,悲伤的表现,人体交感神经系统分泌出大量的压力激素,会使动脉收缩,容易导致心脏病发作。习惯悲伤的人,心情像是压了一块大石头,感觉生活好不起来,身体也会长期处于有气无力、放任自流的状态,心理状态就会逐渐向抑郁症蔓延。每年,全球约有25万人因抑郁症而死,它的存在并没有距离我们很远!当你察觉到自己已经不开心太久,哪怕白天面带笑容,深夜也会把你所有伪装的快乐吞噬时。
第四名:恐惧
恐惧,它可能派生出很多种其他的情绪,比如紧张、焦虑、害怕、不安等。如果一直处于恐惧状态下,就会心慌心跳、呼吸急促、头脑混乱甚至晕厥。
第五名:忧郁
长期处于忧郁状态,会导致过多的肾上腺素和皮质类胆固醇的产生,加快人体衰老进程。
第六名:敌意
敌对情绪会引起人际关系的张力,长期则转化为焦虑,长期积累可能破坏免疫系统,更严重的会导致心脏受损。消极情绪与肺功能衰退有关,还会反过来加速老人肺功能衰退。此外,敌对情绪还会引起心脏病、哮喘等。
第七名:多疑
多疑的人往往感到孤独、寂寞、心慌和焦虑,特别是有些老年人,即便一点小事,也要琢磨猜忌很久。他们天天紧张不安,最终可能导致心理崩溃,也会因为寝食不安引起食欲不振和营养不良。
讲点三:情绪与高血压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的高血压诱发因素包括高血压家族史、久坐不运动、膳食结构不合理譬如摄入食盐过多、低钾饮食、大量饮酒、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肥胖、糖尿病、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甲状腺疾病、肾动脉狭窄、肾脏实质损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等。这些都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情绪在高血压的发病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故而有医学家将高血压病叫做情绪病。情绪的变化与高血压的发病也密不可分。其中强烈的焦虑、紧张、刺激、愤怒以及压抑情绪,是高血压发病的主要诱因。也是使波动性高血压转变为持续性高血压的重要原因。这是由于性格、情绪的变化都会引起人体内产生很多微妙的变化,比如说一些促血管收缩的激素在发怒、急躁时分泌旺盛,而血管收缩会引起血压的升高,长期如此,情绪性高血压会成为真正的临床高压病。
长期的焦虑、抑郁等情绪会不断的兴奋交感神经,刺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导致外周血管的阻力增加,血压升高;也可以作用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使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水、盐代谢障碍,高血压形成;同时,血管上的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或者功能也会下降,血压的调节就会发生障碍。过分的情绪激动会影响到内分泌系统,使得血管突然发生收缩,血压立马升高,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极易造成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讲点四:情绪与糖尿病
糖尿病跟饮食和情绪有关系。大吃大喝容易得糖尿病,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平时对吃的很注意,但仍然得糖尿病,这跟情绪有关系。
高血糖和情绪有什么关系?我们得看一看胰腺的位置,因为所有的血糖升高都是胰腺受损引起的。胰腺是分泌胰岛素的,胰岛素分泌的量够了,血中的糖才会被分解,血糖才不高。可是,我们胰腺出问题以后,会导致胰岛素分泌量降低,从而血糖的含量过高。那么,胰腺受损有两个原因:一是跟吃有关系。吃得过多,让胰腺受累,然后会出现透支、早衰;二是跟情绪有关系。因为胰腺的位置很特殊,它的前面是胃,胃的后面是胰腺。
情绪会导致肝脏瘀气,饱食会导致胃扩大,肝和胃两个机器压胰腺,胰腺的液体不能够输出,被憋回来。在胰腺分泌的胰液,出去没问题,再回来就是伤害了。如果这个伤害加大,往回逆得多,就会逆到胰岛上,影响胰岛,影响胰岛素的分泌,从而会导致胰岛素分泌量下降。所以综上所述,暴饮暴食和严重的情绪淤积都会导致这个毛病。
紧张、焦虑、发怒、恐惧、孤独、绝望等不良情绪,会使糖尿病人病情反复或加重。
讲点六:情绪与健康
中医上有这样的说法: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肺,思伤脾,恐伤肾,我们所有的情绪,都会反馈到我们身体的每一个地方。身体每一处细微的疼痛,都是我们内心的求救信号。世界知名疗愈大师露易丝?海在风靡世界的巨作《生命的重建》还曾专门整理过一个身心对应表。你可以明显的看到,你的情绪,你的内心,是如何用身体发出警示的:
1、粉刺和痤疮,是你不能接受自己当下的状态以及身边的环境。2、贫血,是你对生活缺乏兴趣,缺乏快乐。3、关节炎,是你对生命感到苦涩、憎恨、对爱感到缺乏。4、气喘,是你过分敏感,习惯压抑情绪,你的爱是容易窒息的。5、背痛,是你上半身缺乏精神的支柱,下半身缺乏财务的支柱。6、腹泻,是你对某种思想感觉到害怕和排斥,对过去的流逝也很恐慌。7、驼背,是你背负了过多的愤怒,聚积了过多的憎恨。8、头痛,是你容易紧张,对未知数有说不清的恐惧。9、失眠,是你对生活有压力,有愧疚感、有恐惧。10、咳嗽,是你神经紧张、容易恼怒,批判别人、压抑自己。11、更年期综合症,是你害怕不被需要,自我产生排斥,以及怕老。12、癌,是你在长久忍受内心深处的悲伤和愤怒侵蚀。
学会情绪管理,对健康至关重要。且听情绪第五讲:情绪管理策略。
雅歌心灵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