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综合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ldquo她说rdquoTED演 [复制链接]

1#

以上是获得奥斯卡大奖的动画片“包宝宝”的片段,相信有不少朋友都已经看过,各位的内心会有哪些触动和思考?

大家好,我是陈来秀,来自闸北第三中心小学,是一名心理教师。回应刚才的提问,在这段视频中,我看到了两代人相爱相杀的纠结,想到了两代人之间沟通的重要:

“怎么说”比“说什么”更重要;

“解决问题”比“宣泄情绪”更重要;

“基于安全与信任的表达”比“无人能懂而选择沉默”更重要。

我们到底要怎样来爱我们的孩子?看到短片里的妈妈,我又生出很多心疼,那是一份对同龄人的心疼和懂得:每一个中年妇女的故事都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书。

作为60后,我们面临着最大的挑战就是更年期综合症。据统计,近年来女性45岁开始进入“围更年期”,47岁进入更年期,因此,60后、70年代初的女性大多正在经历着更年期的考验:

以我的经验,会突然情绪低落,也会明知道没发生啥事,就是心口涨涨的想发火、好生气、容易得罪人,处理不当就会在外人眼里落下个“怪脾气”的标签。更有过在大冬天好好的穿着棉袄,不论在哪里、忙什么,一阵潮热来了、出汗了、急着解开扣子,甚至要甩掉棉服。那一刻,从胸口往脑袋直窜的热涨感让人脸红、头晕。然而,一会儿,就一会儿的功夫,感觉走了,身体湿冷,又要赶紧要裹紧我的小棉袄……这些对我而言是遭受一次次突袭,在别人眼里也许只是一组难以理解的动作。

不同年龄阶段身体信号的产生本无对错,我不想在经历特殊的生理阶段时还承受过多的心理压力,更不想误伤身边人。于是,在经历不适时我会特别坚持一件事:尽量用精准的语言向家人和相关人员描述当下的身体感受,也是在同步监测和管理自己的情绪状况,当焦躁涌动的时候我就主动放慢语言节奏,开口前尽量提醒自己选择合适的措辞。实在忍不住脱口而出什么话后,立刻打补丁:不好意思,不是冲你来的,是我的问题……

每当出现这些状况时,爱人最常说的话是:“不要紧、不要紧,慢慢会好的。”最有意思的是那时候他对儿子说:“妈妈进入更年期了,我们要照顾好她,你要当心点啊。”儿子秒回:“嗯,长痛不如短痛,我会让着她的。”听罢,哑然失笑!我的更年期,在得到了家人和朋友们的理解和陪伴后,零负担地平顺过关。

此刻,站在各位眼前的、下个月就要跨入“50后”的我曾经也是一个小女孩,一个在大家庭中备受宠爱的、有点任性的小女儿,我也有过和固执的父亲顶嘴和抗争的青春期,曾经对爸爸说过的最过分的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要求生命,是你没有经过我的同意把我带到这个世界的。”当时,老父亲气急失语,很多天不理我。

年轻时的我早就想好了,以后我可不要做一个固执的母亲,不要对孩子的生活指手画脚。何况我又是从事教育工作的,还是心理咨询师,30年来我的学生少说有个5、6千,经我辅导的个案和家庭以三位数记,毕业后继续保持联系的也是以千位记。我,就是那个自认为能够和儿子保持合适边界的、彼此尊重且能够很好地独立发展的“奇葩妈妈”。

然而,当无意中了解到儿子儿媳家除了17年8月开始养的美短、18年初收养的一只加菲猫,居然又多出了一条狗后,我的火一下子就起来了!要知道这足以让我发挥无限想象力,担心几乎每天忙到夜深回家,连自己都照顾不过来的俩人会无视我一再的提醒,无节制地扩大家里毛孩子的队伍。到时候,谁可以为这些小生命负责?而且,我是患有哮喘的,你们养宠物,身上难免会沾了些动物毛、其他物体,很可能成为我的哮喘诱因。你们还在乎我的健康吗?于是,除了语音,还给儿子留言:?你俩要养多少小动物?对我们的提醒充耳不闻?

这时候的我,除了理智尚存地采用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