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道德经·第十六章》中讲:“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老子告诉我们:只有让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才可洞察出万事万物的根本。
做人同样如此,很多时候,限制困扰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
行有不得,反求诸己。
遇事静下来反省自己,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修养。
0
人败皆因狂
《道德经·第六十六章》中讲:“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江海之所以能够汇集所有的河流,是因为它处在低下的位置,所以它才能够成为百川之王。
老子在这一章告诉我们:做人要“善下之”。
但生活中,有很多人,反其道而行之,为人处世狂傲不羁。
殊不知: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祸。
三国时期诸葛亮北伐,决定攻占街亭。
马谡是诸葛亮的得意学生,而且自幼熟读兵法,经常给诸葛亮出谋划策。
于是诸葛亮便命马谡出任先锋,率领部队镇守街亭。
但谁曾想,马谡一到街亭,便按照自己的战术排兵布阵,把诸葛亮的部署抛之脑后。
副将王平看到后,提醒道:“丞相临出发前曾告知我们街亭的兵力部署,你应该按照丞相的命令来分配兵力的。”
哪知马谡压根没有理会,仗着自己读过一些兵书,狂妄的说到:“我熟读兵法,丞相有事也会找我问策,你懂得什么?”
但只会纸上谈兵的马谡没有实战经验,被魏*切断了山上的水源。
最终,街亭失守,蜀*失去了重要的根据地,北伐严重受阻。
而马谡也为自己的狂妄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做人,千万不要高估自己,太过张狂,定会给自己带来灾祸。
“满招损,谦受益”,谨言慎行、谦卑低调,才是真正的为人处世之道。
0
事败皆因贪
《道德经·第九章》中讲:“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老子告诉我们:拿的太多,不如适可而止,锋芒毕露,就难以长久。
欲望是成功的动力,而贪欲是失败的源头。
要知道,在很多时候,事情的失败并不是你能力和方法的问题,而是贪欲太多的结果。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想要统一六国。
当时的蜀国比较富裕,秦惠王早已垂涎三尺。
奈何秦国通往蜀国的道路蜿蜒曲折,秦国大*根本无法通过。
一天,一位大臣面见秦惠王,说到:“我打听到蜀王贪婪成性,大王可以从此处入手。”
秦王听后,计从心来。
秦王找来石匠,命他做了一头石牛,并在牛嘴中放入了些许*金。
之后,又命人散布消息说:秦王得到了一头可以吐出*金的石牛。
不久,消息便传到了蜀王耳中,蜀王迫不及待想要得到石牛,便派使者前去秦国,想要买下石牛。
秦王见到使者后,假装为难的说到:“这石牛我也是刚得到不久,不过,既然蜀王喜欢,我送与他便是。只是这石牛沉重无比,而去往蜀国的道路太过曲折,要是运输的时候磕碰了就不好了。”
蜀王听后,便立刻命人修缮去往秦国的道路。
但哪曾想,路修好之后,秦国大*顺着这条路攻了过来。不久,蜀国便灭亡了。
蜀王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断送了蜀国的未来。
“高飞之鸟,亡于贪食。深潭之鱼,死于香饵。”
贪婪无度只会让人越来越痛苦,成为欲望的奴隶,给自己和身边的人带来灾祸。
《道德经·第四十四章》中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懂得知足,得不到的,放下就好,知足为乐,少欲为福。
珍惜已经拥有的,活好当下,才能把自己的人生过好。
03
家败皆因怨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中讲:“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老子告诉我们:要以处理大事的态度处理小事,要用合道之行的德去消解抱怨和纠纷。
尤其在家庭生活中,更是如此。
如果一个家庭彼此抱怨,彼此憎恨,那这个家就不是温馨的港湾,而是硝烟弥漫的战场,注定会变得支离破碎。
从前,有一个叫李达的人,他从小家境贫寒,常年在地主家做苦力。
好不容易娶了媳妇,但是他的妻子有个毛病,爱抱怨:“你怎么这么没出息,我什么时候才能跟你过上好日子。”
这样的抱怨和指责如同一日三餐,李达无奈只好忍受。
不久,李达喜得一子,全家人欣喜万分,对孩子抱了极大的希望。
而男孩也不负众望,寒窗苦读终于功成名就,成为了当地的县令。
但由于在家中多年的耳濡目染,男孩和母亲一样爱抱怨,性格极其暴躁。
成为县令之后变得更加肆虐,手下衙役稍有失误,就会被他加倍责罚。
一次,一名衙役人给他倒水之时,不小心洒到了桌子上,他便大怒着说道:“你没长眼睛吗?给我拖下去,打五十大板。”
衙役被打得皮开肉绽,忍无可忍,便串通其他几人,趁着县令熟睡之际,合计将他杀掉。
十年寒窗,本该功成名就,但因为抱怨,失去了生命,也让自己的家庭支离破碎。
抱怨,是一种*药。
也是家庭衰败的开始,影响的不只是夫妻感情,更会为子孙后代埋下怨恨的种子。
要知道,抱怨解决不了问题,只会激化矛盾。
停止抱怨,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纷争,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古语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经常反省自己的人,会在反省中不断提升自己,不断修炼自己。
这样才能让自己戒骄戒躁,避免灾祸。
一味的狂妄自大,贪婪无度,抱怨生恨的人,只会在失败中沦陷,无法自拔。
只有真正懂得反省的人,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顺。
作者:逍遥子
来源:老子道德经(ID
ZDDJ-)
END
***
苏东坡
人生十六件赏心悦事-Life
苏东坡诗词历程iExperience4daysago
古人有人生四大乐事之说: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而苏东坡则认为,人生赏心乐事很多,不单只有四件,而有十六件: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阴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萧;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盛开;飞来佳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清溪浅水行舟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在清溪中行舟,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在辽阔的山水天地间,赏着两岸风景,与好友把酒言欢,何不乐哉?微雨竹窗夜话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东坡友爱子由,而味着清境,每诵‘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和弟弟的雨夜之邀一直萦绕心间,只希望有朝一日退隐后还能再次倾心畅谈,对床而眠。在下雨的夜晚,和亲近的人一起共话,何不视为一种乐趣呢?暑至临溪濯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渔父》夏日天气本是炎热的很,加上又行走旅途,更是燥热难耐。此时,正走到溪水边,当然是脱了袜,将脚伸至清凉的溪水中,瞬间一股透凉舒爽之感席卷了心头。雨后登楼看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遥望青山,雨后最是自在。一座座山峦连绵起伏,隐隐约约、烟雾缭绕,如同人间仙境。一片片绿色深浅不一,像是一片绿意蒙胧的海洋。柳阴堤畔闲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江春行》苏轼在杭州做官时,极喜爱在西湖边种满柳树的堤岸上散步。清风轻拂,柳枝摇曳,湖水微荡,闲步缓行,倍感舒爽。花坞樽前微笑兰亭酒美逢人醉,花坞茶新满市香。陆游《兰亭道上》呷一口香茶,在涩而甜的回味里,那些岁月遗留的馨香如杯里的花茶香瓣儿一样清晰,淡如花香的记忆,也可沏一壶文字的香茶,偶尔品茗,愉悦身心。隔江山寺闻钟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江水悠悠,一叶扁舟飘于之上,万籁俱静,阵阵钟声回响在耳边,飘荡在天际,引发了无限遐思。月下东邻吹萧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东邻便是美女之称,皎洁的月光下,竹影婆娑,微风瑟瑟,箫声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间关鸟语,彼鸣我和。
晨兴半炷茗香起尝一瓯茗,行读一卷书。白居易《官舍》晨起舒爽,茶语清香,注一湾水,取一瓢茶,入壶出汤浓稠甜蜜。观而赏其妙,闻而悦其香,何不快哉!午倦一方藤枕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苏轼《纵笔》携一卷书,认真细阅品读,一股困意袭来,便在藤枕上睡个午觉,实属惬意!开瓮勿逢陶谢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卢挚《沉醉东风重九》同是好饮之人,打开深埋多年的酒时,怎能让陶渊明和谢灵运看到呢?不然东坡哪能饮的上?酒,在于喝醇酒,更在于喝的酣畅淋漓!接客不着衣冠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世说新语·任诞》见客的时候不穿衣服?一代才子东坡居士怎能如此不雅?不过只有跟真正交心的朋友在一起,才可衣冠不整,蓬头跣足。与友说想说之话,谈乐谈之事,见时不着衣冠便可理解了。乞得名花盛开每逢晴暖日,惟见乞花栽。贾岛《早春题友人湖上新居》爱花之人自然懂得惜花,小心翼翼地照料,忽一日花儿开放,便满心欣喜,付出的精力总算有了回报。飞来佳禽自语嫩树行移长,幽禽语旋飞。姚合《游春》陶渊明说: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养鸟大抵不如飞来之佳禽,鸟得自由,更多天然之趣,声语亦更婉转有致。客至汲泉烹茶汲井尝泉味,听钟问寺名。墨研秋日雨,茶试老僧铛。——贾岛《原东居喜唐温琪频至》客人来的时候用泉水煮茶,清新淡雅,客人主人自然都欢喜。手端一杯茶,共叙一段情,不知不觉日落西山,此一番洽谈,正得主客之心。抚琴听者知音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列子·汤问》伯牙与子期这对志同道合的知音,实在是羡煞旁人。大诗人苏东坡自然也想得一知己,若弹起琴来,有知音懂得欣赏,那真是快乐极了!▼
苏东坡,是生活在北宋时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诗词文章、传奇人生都对后世的华人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他浪漫而深情,诙谐又有趣。他的一生多才多艺,载歌载舞,虽然忧患不断,却从未放弃对生命的欢歌。他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又有悲天悯人的人间情怀,被法国《世界报》评选为上一个千年的“千年英雄”。
***
一个人格局越来越大的6个迹象-SA
小来十点读书历程iExperiencedaysago
大家觉得,对一个人的顶级赞美是什么?
不是出身,不是皮囊,而是做人做事有格局。正如曾国藩所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
有格局的人,思想有高度,人品有厚度。
格局小的人,做事没水准,做人没远见。
而一个人是否有大格局,其实就藏在这6个细节里。
胸有格局的人,怀善心,行好事,能体谅他人的不易。
很认同一句话:“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人活着有各自的不易,有的人愿意搭把手,有的人选择扭头走。殊不知,善因结善果,善待别人就是在成全自己。
在山东,89路的公交司机连续十多天都收到了爱心外卖。
下单的是一位70多岁的老人,司机体谅她腿脚不便,每次都会搀扶着她上下车,过马路。
老人把这份善意记在心里,在临终前还惦记着要表达感激。在老人过世后,女儿更是继续点餐,感恩司机对母亲的帮助。
善良的心遇上了感恩的人,一次伸手搀扶,换来的却是一辈子的善意流动。
所谓格局,就是人间事再苦再难,都能对身边人怀揣善意。
有格局的人,用善心对万物,用包容心对他人,福报已在路上。
人活一世,要忠于一个目标,那就是取悦自己,按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悦人者众,悦己者王,人生的幸福要握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放在别人的嘴里。
曾听人说:“喧闹任其喧闹,自有我自为之,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诚然,每个人的经历不同,追求各异,何必为了别人的言论扫兴自己的人生,何必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的斗志呢?
脱口秀演员李雪琴曾分享过她的故事。
当她在北京逐梦打拼时,总有人说她不适合北京奔波的生活,不如回老家。
可当她回到老家之后,又有人和她说,还是北京机会多,回老家真是可惜。
别人的眼光,丈量不出你的路。外界的声音越是嘈杂,你越是要与自己和解,跟随本心。
那些不了解你的人,才会随意评判你的人生,那些不在乎你的人,更没有资格插手你的生活。
有格局的人,一双眼过滤偏见,一颗心忠于自己,活得有态度。
朋友往来是情谊,不占便宜是底线,人际交往没有那么多理所应当。
你遇到过这样的人吗?他们仗着朋友这层关系,为了自己的利益压榨对方。
一句都认识这么久了,就对朋友的付出视而不见,一句大家都是朋友,就把自己的无理要求一笔带过。
“你借我点钱,都这么熟了,还怕我不还你?”
“你不就是干这个的吗,帮我不是轻而易举!”
“信得过你才找你帮忙,老朋友就这点要求你都不能满足?”
纪伯伦曾说过:“友谊永远是一个甜蜜的责任,从来不是一种机会。而太多人,打着友谊的名义为自己创造免费的机会。”
谁的钱都是一滴滴汗水砸出来的,谁的精力都是一点点时间换出来的。占朋友便宜的人,守不住修养,轻贱了人情,格局太小。
人情债难还,贪便宜人不交,朋友是用来交心的,不是用来获利的。
有格局的人,看重分享,不屑利用,值得真心相待。
犹豫不决的人停住脚,患得患失的人回头看,有格局的人向前走。
尼采曾说:“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
人活着本就是世事难两全,苦难各一半,与其纠结过去将痛苦重演,不如潇洒转身拥抱新生。
心理学中有一个鳄鱼法则。
指的是当人被鳄鱼咬住脚时,如果用手去挣脱,就会被反咬住手。
要是心有不甘继续挣扎,鳄鱼就会咬得更加用力,受伤也就越严重。
最明智的做法,是放弃被咬断的脚,抓紧逃离,保全大局。
曾经沧海难为水,过去的得失不必纠缠,当下的小事不必烦恼,人要往前看才能成全自己。
过去的事情回不去,错过的人得不到,缅怀过去谁都可以,及时止损才需要能力。
有格局的人,不沉溺过去,不纠缠得失,乐得通透自在。
一个人的眼界有多开阔,潜力就有多大,目光所及之处,就是未来。
《登山》中写到:“你可以一辈子不登山,但你心中一定要有座山。”
不论当下境况如何,都要心怀变更好的期望,因为它会指引你奔向更远的地方。
在国外一个垃圾场里,住着一群心怀音乐梦的孩子,他们身处泥泞,却不甘平庸。
这些孩子用废品做成的乐器,每天反复练习曲子,耕耘梦想。
后来,他们到各地去演出,故事传遍全球,有的孩子考上音乐学院,有的孩子还当上了音乐老师。
有句台词是这样说的:“没有任何东西,是天生的废物。”
的确,这个世界没有废物,只有甘愿当废物的人。扩充自己的眼界,坚定内心的梦,就已经优于那些目光短浅的人了。
眼界,是改写命运的源动力,心怀远方的人,不会甘心止步于眼前的弹丸之地。
有格局的人,不问来处,只争归途,能拥有似锦前程。
有本事的人,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浮华,没本事的人,心浮气也躁,遇事爱张扬。
《菜根谭》中写到:“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气和平者,百福自集。”
人生是一场漫长的拉锯战,成功了戒骄戒躁,能压住傲气,失败了沉淀自己,能管住脾气。
真正吃过苦的人,面对大风大浪也能一笑置之,反而是那些醉生梦死的人,遇到一点不顺,都会哭天喊地。
每一个沉得住气的人,都曾被生活的苦痛历练,正如见证过生死的人,不会被小病击垮,见过大世面的人,不会为斗米折腰。
你会发现,那些腹有诗书的人,话不多却总能一语中的,那些成竹在胸的人,不吹不擂却总能给人惊喜。
内心越是暗流汹涌,脸上越是气定神闲,这是做人的格局,更是做事的底气。
有格局的人,心思镇静,处变不惊,一生心安顺遂。
人常说:“格局之上,所见之处,皆风景。”
胸有格局的人,一片赤诚待人接物,一颗初心行走于世,一身修养漫步人生。
他们放得下过去的丝丝心酸,看得见未来的点点希望,禁得住当下的种种不易。
以后的漫漫人生路,请用大格局,过好小日子。
作者
小来,来源:小来早晚安(ID:zhulilaiye)
主播
安东尼,朝鲜冷面下藏着一颗韩国烧烤的心图片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END
***
苏东坡
人生十六件赏心悦事-Life
苏东坡诗词历程iExperiencedaysago
古人有人生四大乐事之说: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提名时。而苏东坡则认为,人生赏心乐事很多,不单只有四件,而有十六件:清溪浅水行舟;微雨竹窗夜话;暑至临溪濯足;雨后登楼看山;柳阴堤畔闲行;花坞樽前微笑;隔江山寺闻钟;月下东邻吹萧;晨兴半炷茗香;午倦一方藤枕;开瓮勿逢陶谢;接客不着衣冠;乞得名花盛开;飞来佳禽自语;客至汲泉烹茶;抚琴听者知音。清溪浅水行舟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在清溪中行舟,如“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在辽阔的山水天地间,赏着两岸风景,与好友把酒言欢,何不乐哉?微雨竹窗夜话能来同宿否?听雨对床眠。白居易《雨中招张司业宿》“东坡友爱子由,而味着清境,每诵‘宁知风雨夜,复此对床眠’”。和弟弟的雨夜之邀一直萦绕心间,只希望有朝一日退隐后还能再次倾心畅谈,对床而眠。在下雨的夜晚,和亲近的人一起共话,何不视为一种乐趣呢?暑至临溪濯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屈原《渔父》夏日天气本是炎热的很,加上又行走旅途,更是燥热难耐。此时,正走到溪水边,当然是脱了袜,将脚伸至清凉的溪水中,瞬间一股透凉舒爽之感席卷了心头。雨后登楼看山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遥望青山,雨后最是自在。一座座山峦连绵起伏,隐隐约约、烟雾缭绕,如同人间仙境。一片片绿色深浅不一,像是一片绿意蒙胧的海洋。柳阴堤畔闲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白居易《钱塘江春行》苏轼在杭州做官时,极喜爱在西湖边种满柳树的堤岸上散步。清风轻拂,柳枝摇曳,湖水微荡,闲步缓行,倍感舒爽。花坞樽前微笑兰亭酒美逢人醉,花坞茶新满市香。陆游《兰亭道上》呷一口香茶,在涩而甜的回味里,那些岁月遗留的馨香如杯里的花茶香瓣儿一样清晰,淡如花香的记忆,也可沏一壶文字的香茶,偶尔品茗,愉悦身心。隔江山寺闻钟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江水悠悠,一叶扁舟飘于之上,万籁俱静,阵阵钟声回响在耳边,飘荡在天际,引发了无限遐思。月下东邻吹萧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东邻便是美女之称,皎洁的月光下,竹影婆娑,微风瑟瑟,箫声低音中偶有珠玉跳跃,清脆短促,此伏彼起,繁音渐增,先如鸣泉飞溅,继而如群卉争艳,花团锦簇,更夹着间关鸟语,彼鸣我和。
晨兴半炷茗香起尝一瓯茗,行读一卷书。白居易《官舍》晨起舒爽,茶语清香,注一湾水,取一瓢茶,入壶出汤浓稠甜蜜。观而赏其妙,闻而悦其香,何不快哉!午倦一方藤枕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苏轼《纵笔》携一卷书,认真细阅品读,一股困意袭来,便在藤枕上睡个午觉,实属惬意!开瓮勿逢陶谢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卢挚《沉醉东风重九》同是好饮之人,打开深埋多年的酒时,怎能让陶渊明和谢灵运看到呢?不然东坡哪能饮的上?酒,在于喝醇酒,更在于喝的酣畅淋漓!接客不着衣冠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世说新语·任诞》见客的时候不穿衣服?一代才子东坡居士怎能如此不雅?不过只有跟真正交心的朋友在一起,才可衣冠不整,蓬头跣足。与友说想说之话,谈乐谈之事,见时不着衣冠便可理解了。乞得名花盛开每逢晴暖日,惟见乞花栽。贾岛《早春题友人湖上新居》爱花之人自然懂得惜花,小心翼翼地照料,忽一日花儿开放,便满心欣喜,付出的精力总算有了回报。飞来佳禽自语嫩树行移长,幽禽语旋飞。姚合《游春》陶渊明说: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养鸟大抵不如飞来之佳禽,鸟得自由,更多天然之趣,声语亦更婉转有致。客至汲泉烹茶汲井尝泉味,听钟问寺名。墨研秋日雨,茶试老僧铛。——贾岛《原东居喜唐温琪频至》客人来的时候用泉水煮茶,清新淡雅,客人主人自然都欢喜。手端一杯茶,共叙一段情,不知不觉日落西山,此一番洽谈,正得主客之心。抚琴听者知音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列子·汤问》伯牙与子期这对志同道合的知音,实在是羡煞旁人。大诗人苏东坡自然也想得一知己,若弹起琴来,有知音懂得欣赏,那真是快乐极了!▼
苏东坡,是生活在北宋时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诗词文章、传奇人生都对后世的华人社会产生了广泛影响。他浪漫而深情,诙谐又有趣。他的一生多才多艺,载歌载舞,虽然忧患不断,却从未放弃对生命的欢歌。他有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又有悲天悯人的人间情怀,被法国《世界报》评选为上一个千年的“千年英雄”。
***
刘丰老师: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见山还是山-SMB
刘丰老师心能缘历程iExperience3daysago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未觉醒的生命状态
在第一个执著在外相的生命里,看到的所有外相都会当真,其实是有限的格局投影出来的。然后会把这些东西变成生命追求和一生所追求的目标,这个时候就是所谓的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也叫眼见为实。
它是以我们三维空间的眼、耳、鼻、舌、身、意,对于五蕴能量在这个空间所投影出来的外相执着而发生的。也就是说色、受、想、行、识,这种五蕴能量结构投影在我们现实生活的各种觉受,变成追求的目标了。
这个时候人的生命状态,是没有觉醒的生命状态,就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没有看到在三维空间以上被重复验证的事物,认为它是不科学的,它是不存在的,它是虚幻的,它是迷信的。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正在觉醒的生命状态
但是,有一些人,在生命的过程中,早早突破了这种认知,这些人是正在觉醒的生命,他们看到了生命的局限,所以他们通过自己内在的回归,进入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叫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他看到原来一切都不过是投影的像,而投影源在我们自己的内在,是我们自己的认知投影出来的。
投影的像其实全是虚幻,全是假的。这个时候让人看到了一切存在的无意义,所谓的我们以为的意义,都是格局太小的意义,就像蚂蚁把自己的蚂蚁窝修得再好,跳到人的角度去看的时候,真的一点意义都没有。
当人的格局打开以后,再看人生汲汲营营所追求的很多事情,以为的那种意义,顿时消失了,这是进入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
人类的所有社会系统,都在引导人们走向这么一个境界的升华。当达到了这个境界的升华,其实现在的时空已经进入了一个你不得不面对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了。
我们曾经在三维空间的游戏,设想的很多未来,很多在财富运行过程中的梦想,在这个阶段面临巨大的挑战。我们以为通过积累财富,通过发展所谓的科技,就能满足人们不断膨胀的欲望的需求。
这些事情在不断出现的战乱、灾难和人心的这种贪婪的膨胀面前,发现它没有未来了,它的未来已经看到是一个集体自杀。这个时候我们才开始不得不考虑,原来这些假象必须超越了,原来过去执着的游戏规则曾经以为的原则必须放大了,必须在更大的空间格局去建构新的游戏规则,就进入了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
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知行合一的生命状态
当我们在这个层面觉醒以后,再回到我们生命内外一体、内外和谐的状态的时候,就进入了和谐共生的唯一的未来通道。
这个时候进入了更高的一个层面,叫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这个时候达到的是心物合一、知行合一、投影源和投影合一。
投影源内在持续的提升,会带来当下的一种最美好的、最自然的内在的喜悦。这种生命质量完全不被外相所左右,完全可以从内在自然生发出来,这就是我们进入了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的生命境界。
过去很多修行的人、内在成长觉醒的人都经历过这三个过程。就像王阳明,他在龙场悟道之前,就是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在龙场悟道的时候,进入了内在的升华,他看到了一切空性的本质,叫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龙场悟道以后,进入到的是知行合一。
所有三维的存在其实全是自己的课题,全是自己认知到的,每一道题都有它的意义。面对每一个人、事、物,每一个当下的觉受,行、住、坐、卧的生命状态,全有意义了,此刻变成了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当今的时空能量阶段,对每一个生命的觉醒,是一个巨大的机遇。也就是过去被动的在这样的状态下,迷失在追求物质的三维能量格局障碍的时候,我们无知无觉。
但是,今天每一个生命都有机会,让自己静下来,真正看破整个宇宙空间的能量关系。在三维空间的执着带来周而复始的生命能量体验的局限,使我们越来越难体验到生命的自在,即使拥有了财富,即使拥有了想象的物质生活,即使拥有了认为可以带来幸福的科学技术,最终发现他并没有带来喜悦,没有带来生命内在和外在质量和谐的一种状态。
这个时候我们开始反思,开始真正的静下来问自己,我们面对的每一件事情都在告诉我们什么。很多半梦半醒的人开始深入内在思考,从向外的无休止纠结、折腾和欲望的无限膨胀,而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冲突中走出来,去了解自己内在到底需要什么。
END
***
拜登*府最强反华法案出笼,“夏季攻势”来势汹汹,中美博弈走势日趋明显-SA-CGD-SPGA
平局历程iExperience昨天
导读:一部在0年夏天出笼,堪称“史上最强反华法案”的诞生,就是美国对华展开的全新“夏季攻势”。
这几天美国参议院以68票赞成、3票反对的超高票数审计通过了一项长达多页的《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该法案标题是美国,但法案内的实质内容全部指向中国,全文以最为恶*和恶劣的谣言攻击诋毁和抹黑中国,在疫疾源头、技术创新、中国港台疆藏内*等问题上蓄意构陷、横加指责,并以此为依据发动“直面中国挑战法案”。这部法案内容几乎就是要从高新技术和金融源头上对中国下手,同时在舆论上拉拢其盟友一起对中国进行公开的围堵和制裁。而这一刻,距离美国宣布高通可以继续卖4G芯片给华为、宣布解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