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综合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快来投票啦陇西县首届ldquo药都 [复制链接]

1#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价格 http://pf.39.net/bdfyy/bdfjc/150506/4619556.html
医院订阅哦!

由陇西县总工会、陇西县人社局联合开展的陇西县首届“药都工匠”评选活动,经个人申请、单位推荐、现场考察、评审委员会评审、媒体公示,10名“药都工匠”和10名“提名药都工匠”已产生。哪位是您心目中最佳的“药都工匠”呢?赶紧来给他们投票吧!大家可分别从“药都工匠”和“提名药都工匠”中各选1名进行投票。我们将以本次投票结果为依据,选出2名“最高人气奖”获得者。届时,将在陇西县首届“药都工匠”颁奖典礼上进行表彰。当然,如果您符合评选条件或您认为身边还有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能工巧匠,也可通过留言或来电的方式进行自荐或推荐,自荐或被推荐人选将被纳入我县“药都工匠”储备库,并在今后国家和省市县各类评选活动中优先考察推荐。

“药都工匠”人选

医院:杨维平

(工艺专长:中医内科治疗)

中医药产业

杨维平,汉族,年7月出生,陇西县人,中共*员,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年以来先后被评为定西市和甘肃省名中医,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命名为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10则临床医案入选《甘肃省名中医医案精选》,5则医案入选《甘肃中医名家辨证论治实录》;发表论文15篇,主持或参与完成的“抑萎养胃方治疗胃阴不足兼有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应用研究”和“愈风饮治疗风阳上扰脉络阻塞型急性腔隙性脑梗死临床应用研究”以及“针刺治疗中风”项目分别荣获县市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研制的治疗胃阴不足兼有湿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专方专药“抑萎养胃胶囊”填补了国内空白。40年来,年均诊治病人1.2万人次以上,无1例差错事故和医疗纠纷发生,所开的处方药味精简、价廉效验,在陇西乃至周边地区享有良好的声誉。

中铝西北铝:向金泉

(工艺专长:挤压机操作)

装备制造业

向金泉,汉族,年1月出生,四川眉山人,西北铝业有限责任公司挤压制造部特材工区高级工、挤压机操作手。参加工作以来,向金泉刻苦钻研,在短期内掌握了从德国引进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高、结构极其复杂的45MN双动反向挤压机性能和操作方式,成为该机台技术最全面、能力最强的操作手;在生产汽车阀体型材时,与机组其他人员独创了一套挤压手工操作排气法,有效减少了制品表面气泡产生,该操作法以他个人命名为先进生产操作法在全公司进行了推广;针对强度高、韧性大,一直依赖进口的特种工业管材产品在试制中出现的诸多困难,他采取了11条改进措施,使产品成品率从52%提高到91%,在保障国防*工材料、新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该技术荣获了国家工信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他先后多次被公司和中铝集团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员”“劳动模范”“技术状元”“中铝标杆*员”和中国共产*甘肃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代表、中国铝业公司第一届一次工会会员大会代表,年被评为甘肃省“劳动模范”,所在班组先后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人先锋号”和“全国五一劳动奖”。

甘肃大鑫铜业公司:郝发强

(工艺专长:铜加工生产)

装备制造业

郝发强,汉族,年2月出生,河北省青夗县人,中共*员,甘肃大鑫铜业有限责任公司铜加工设计制造师。他从事青铜合金材料加工生产、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及设备维护改造工作27年,带领技术团队研发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配件材料CuNi2Si、C的质量走在了全国前列,超过了德国、日本同类产品质量水平,完全满足了我国高速电气化铁路技术要求,并能够替代国外进口产品,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有色金属“CuNi2Si新型铜合金材料研发及产业化”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组织设计研发并生产电气化铁路接触线电连接线夹、承力索电连接线夹本体材料产品通过多条高速电气化铁路运行试验,其质量完全达到了德国同类产品质量标准,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0%-70%,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他组织团队研究解决了SnQ6.5-0.1青铜合金材料自研发以来就存在的偏锡问题,改善了产品性能,并用于火箭配套材料和辽宁舰、山东舰以及武装直升飞机等航空领域配件材料,质量完全达到航天航空、国防*工的相关技术要求。

甘肃宏腾油气装备制造公司:解*

(工艺专长:电焊)

机械加工及制造

解*,汉族,年8月出生,陇西县人,中共*员,甘肃宏腾油气装备制造公司高级焊工。自从参加工作以来,他在焊接管路表面质量提升上不断探索创新,利用报废设备进行改装,使MM以下管路焊口进行度旋转焊接,提升了管路表面的焊接质量。在实践操作中,攻克了带水焊接国内难题,非常熟练地掌握了国内焊接技术难度极高的板材单面焊双面成型的平焊、横焊、立焊、仰焊以及对角焊缝多层多道焊、管材氩电联焊、碳素钢和不锈钢碳弧气刨坡口成型焊、旋转平台度旋转焊、不锈钢和铜等有色金属焊、灰口铸铁焊等技术,非常熟练操作手工焊中的酸性焊条、碱性焊条、不锈钢焊条、铸铁焊条和二氧化碳气体保护焊中实心焊丝、药芯焊丝的焊接技术,多次荣获四川宏华“优秀共产*员”称号。

甘肃裕新农牧科技开发公司:刘松江

(工艺专长:马铃薯种植繁育)

马铃薯产业

刘松江,汉族,年10出生,陇西县人,甘肃裕新农牧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马铃薯种薯繁育技工。在公司10多年来,先后编制完成了《马铃薯原原种标准化生产规程》《马铃薯脱*苗茎尖剪取扦插技术》等近10项实用技术资料,为公司种薯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目前正在进行马铃薯脱*苗离地栽培试验即将成功,将彻底解决种薯繁育倒茬和土壤病*害污染等问题;为培养一支专业技术队伍,他亲自担任授课老师,对企业生产人员和农户进行马铃薯种薯生产、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储藏销售等适用技术培训;他积极推动校企科研院所共建,引进和推广马铃薯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微喷灌溉技术、大田机械化种植技术、膜侧双垄沟播等新技术,提高了农户种植收益,农户种植的马铃薯由原来亩产量公斤增加到公斤,户均增收-元。在他的精心技术指导下,公司年培育马铃薯脱*苗万株、年繁育马铃薯原原种0万粒、生产马铃薯原种余吨,并投放到全县农户进行良种种植,目前已基本实现了全县良种全覆盖,促进了当地马铃薯产业快速发展。

陇西服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田育鑫

(工艺专长:中药材种植能手)

中医药产业

田育鑫,汉族,年9月出生,陇西县人,陇西县服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中药材机械化种植能手。年合作社创办以来,他对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优先加入农机合作社、优先签订用工合同、优先流转土地、优先提供农机服务的“四优先”帮扶带动,每年带动多户贫困户从事中药材种植,通过“保底分红+务工就业+技术培训+农机服务”的方式,贫困户户均增加收入1万元以上;通过流转土地建成3个0亩标准化示范基地,每年吸纳劳动力务工超过人次,带动多户群众种植中药材亩。年以来合作社先后被确定为全国和省市县农机示范社,多次被评为“致富带头人”和先进个人。

镇北腊肉:张营*

(工艺专长:腊肉腌制)

非遗传承

张营*,汉族,年12月出生,陇西县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陇西腊肉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祖上四代人坚持以传统手法腌制陇西腊肉。晚清时期,腌制的传统腊肉就享誉陇上。旧时称“木头桥子下张家”,祖上收购生猪自宰自腌,牛车送往兰州*家园,雇佣伙计销售。他从事腊肉腌制20多年来,始终坚持传统做法,继承祖辈精湛手艺,努力潜心钻研改进,发扬地方特产,把继承传统工艺与开发现代加工技术结合起来,使之既保持传统优质风味,又符合绿色健康食品发展潮流和食品质量标准。年以来先后被评为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陇西腊肉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腌制的腊肉在陇西县名优小吃评选比赛中被评选为陇西县名优小吃腊肉组第一名。

陇西一方制药有限公司:苟珍琴

(工艺专长:中药材鉴定)

中医药产业

苟珍琴,女,汉族,年1月出生,陇西县人,陇西一方制药有限公司QC(质量控制)主管、中药鉴定师。年以来,主要负责对原药材检验。参加工作13年以来,她勤钻业务、苦练技术,丰富了中药材的检测经验和中药材真伪鉴别经验,先后取得了甘肃省中药材中药饮片鉴定师、工程师等证书,被单位评选为先进员工和优秀员工,年获得了“甘肃省用户满意服务明星”称号,获得了“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质量内审员”和“中国中药有限公司初级中药鉴定师”。

陇西县渭河福利机械制造公司:李树雄

(工艺专长:农机制造和改进)

机械制造和修理

李树雄,汉族,年10月出生,陇西县人,中共*员,陇西县渭河农机福利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农机具制造和改进技工。近年来他带领研发团队研发出了劳动强度小、劳动生产率高、操作简便的全膜半膜式双垄沟机械覆膜机,适用于各种复杂地形,具有集雨、节灌、减少水分蒸发和保护地温的作用,提高了旱作农业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针对中药材挖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他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了药材挖掘机,成功解决了深根茎类中药材挖掘难题。同时还研制了中药材切片机、小麦脱粒机、铡草揉丝机、饲料粉碎机等20多种农机产品,其中荣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1项,并通过了甘肃省农业机械质量管理总站的鉴定,取得了2项成果转化证书。产品热销省内外。公司先后被评为甘肃省农业机械装备协会理事单位、定西市中药材挖掘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陇西中山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张选明

(工艺专长:畜牧养殖)

畜牧养殖产业

张选明,汉族,年5月出生,陇西县人,中共*员,陇西县中山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饲草加工和畜牧养殖能手。合作社成立以来,先后建成肉牛、生猪养殖场各1个,苜蓿及牧草种植试验基地2个。目前基础母牛存栏头、出栏肉牛头,销售收入万元;流转土地种植优质苜蓿0亩,存栏黑猪头,年出栏育肥猪0头,销售收入万元。积极与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出“沃山宝”系列黑猪肉特色产品;带动周边农户发展草畜产业,流转亩土地种植牧草,年可为农户增收20万元;吸纳贫困户务工,人均年收入达到3万元以上;为周边农户投放基础母牛0多头,种植牧草1万多亩,农户每亩增收元。合作社拥有专利2项,先后被命名为“全县标准化示范场”,被确定为定西市*土高原寒旱区人工草地建植技术创新中心。他先后获得陇西县第二批县管拔尖人才、定西市草牧业发展先进个人、陇西县“三十家种养能手”和“乡土能人”等荣誉称号。

“提名药都工匠”人选怎

古木建筑建造师:马思聪

(工艺专长:古木建筑建造)

非遗传承

马思聪,汉族,年出生,陇西县人,陇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陇西传统匾额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古木建筑建造师。祖上土木古建筑五代人传承人,其作品现存民族小学(米兴寺)、祖师庙、钟鼓楼头门、清真寺、仁寿山先君殿,渭河风情街汉坊、李家龙宫头门。

陇西县供电公司:张浩

(工艺专长:配电网规划和配农网工程管理)

城市建设和管理

张浩,汉族,年9月出生,陇西县人,中共*员,国网陇西县供电公司配电网规划和配农网工程管理师。年以来,他全过程参与工程设计、造价及施工专业管理,工程设计和项目管理资金规模达2.33亿元,带领团队共新建10千伏线路公里,改造0.4千伏线路1公里,配变台数台,全县网改面达到了%,所有自然村实现了通动力电。他带领工程管理人员攻坚克难,工程从开工至竣工仅用8个月,使陇西脱贫攻坚配农网工程提前3个月竣工,78个工程现场全部实现了安全零事故、质量零缺陷的目标。他参与编制10千伏及以下配农网工程建设实施方案,全县10千伏线路绝缘化率提升至16.74%,解决了78台配变供电能力不足问题。他带头积极推行国网典型设计等建设成果,工厂化预制率达到%,工艺质量在省发改委总体验收中获得专家组的一致肯定,配农网工程现场未发生轻伤及以上事件,县域10千伏线路跳闸率同比降低17%,供电可靠率达到99.82%,综合电压合格率达到99.69%。

医院:金建斌

(工艺专长:中医“九针”疗法)

非遗传承

金建斌,汉族,年12月出生,陇西县人,医院中医馆科主任、中医针灸主治医师,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九针疗法传承人,定西市医学会第一届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定西市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内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医药学会埋线分会委员会常务委员;医院先进个人、十佳医师、县优秀工作者和县中医药工作先进管理者。从医10多年来,他刻苦钻研传统中医针灸,经方为主治疗外感、呼吸、脾胃、疼痛等疾患,传统针灸调治疗内妇科杂病,小针刀和新九针治疗颈肩腰腿痛、骨性关节炎、脊源性内科等杂病,穴位埋线治疗慢性疾病,推拿手法治疗骨关节病痛,中药针灸综合治疗更年期综合症、胃肠道功能紊乱、中风后遗症康复等疑难杂症。特别对常规方法治疗下很难见效的疑难杂症,他在针刀医学指导下经针刀松解、手法推拿整复后症状会即时缓解或消失,极大地节约了医疗负担。他擅长的星状神经节及传统穴位埋线治疗癫痫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近10年来在临床上控制及治愈患达多例,年全国九针交流会上得到一致好评。先后发表专业论文10篇,专题报告20篇。目前,申报的《足三里化脓灸在大健康中的重要作用及临床观察及研究》和《中医治疗新冠肺炎临床观察及研究》两项科技计划项目已立项。

世刚农机修理部:张世春

(工艺专长:农机修理)

机械加工和修理

张世春,汉族,年9月出生,陇西县人,通安驿镇世刚农机修理部农机具修理工。他从事农机和汽车修理20年来,先后在兰州、青海、广东等地进行培训学习,非常熟练地掌握各种类型的拖拉机、农机具的构造原理、作用用途,通过“听声音、看图片”等方式,以线上和线下对其进行维修和改造。因他的维修技术娴熟、维修价格低廉、服务态度热情,农机维修范围覆盖白银、天水、甘南、定西等周边市县,年维修各类农机具台次以上。在维修的同时,他经常向农机手、农户讲述各种机型的构造与原理、技术及安全知识以及机械故障排除方法,使广大农机手懂得了如何正确操作、维修农业机械。

陇西县润通民生集团:聂荣忠

(工艺专长:城市管道维修)

城市建设和管理

聂荣忠,汉族,年7月出生,陇西县人,中共*员,陇西县润通民生集团城市给排水工程师。他从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供水、供热管道维修及施工,年接管供热工作后,他勇于担当、攻坚克难带出了一支技术硬、能吃苦的供热保障服务队,并解决了城区供热管网老化和环保设施、锅炉渣房落灰管、灰库自来水管、换热站节能等技术改造工作,先后组织实施了仁寿山生态湿地公园绿化、火焰山引水、火焰山亮化、凯龙淀粉厂污水收集和南山新村道路污水排水渠维修改造等10多项工程。

剪纸传承人:柴桂兰

(工艺专长:剪纸)

非遗传承

柴桂兰,女,汉族,年10月出生,陇西县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技艺传承人。从事剪纸工作近60年。6年6月20日,剪纸作品《人物》在定西市首届剪纸艺术作品展中荣获金奖。年6月,剪纸作品《石榴满园》被评为“记住乡愁守住根脉”定西市首届精品剪纸三等奖。

李氏龙窑烧制传承人:韩子林

(工艺专长:瓷器烧制)

非遗传承

韩子林,汉族,年2月出生,陇西县人,李氏龙窑烧制传承人。他创办了壹玖柒捌艺术馆,期间与国内多家媒体及艺术品经营企业建立了广泛合作,经常邀请国内优秀艺术家与当地艺术家前来交流,并开展“彩陶新成型工艺”研究,将传统彩陶文化艺术元素与现代生活实用器物相结合,研究开发现代彩陶工艺品及收藏艺术精品,通过项目实施,研发出彩陶工艺品、陶瓷艺术品、茶具衍生品共3大类11个品种,同时总结出了烧造彩陶衍生品自主化的工艺体系。

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张玉云

(工艺专长:中药材栽培)

中医药产业

张玉云,女,汉族,年9月出生,陇西县人,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药材栽培技术能手。在项目实施、新品种引进、专利及地方标准的制定、栽培技术研究、技术推广、科技培训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被评为中药材栽培技术推广研究员,陇西县第二批县管拔尖人才和县级领*人才。近年来,她主持实施的《*芩标准化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推广》和《*芩绿色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推广》项目荣获定西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参与完成了《甘肃陇西*芪规范化生产标准操作规程(sop)研究》、《甘肃省陇西*芪GAP基地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等项目,分别获得甘肃省农牧渔业丰收奖和定西市科技进步奖;她正在主持建设甘肃国家级中草药种质资源保护基地建设项目。在她从事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十多年间,累计引进野生及外地名贵中药材品种余种,研究制定大宗药材栽培技术规程,通过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的地方标准11项。

甘肃新风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朱效庆

(工艺专长:中药材切片)

中药材产业

朱效庆,汉族,年2月出生,陇西县人,甘肃新风中药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药材切片技工。在年陇西县“庆丰收”中药材初加工技能大赛获第一名。他从事中药材切片加工10多年来,因中药材切片片形好、速度快、含量高,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在片形方面,因他曾学过冶金技术专业,非常熟练地掌握了中药材切片机器刀具的磨刀技术,能够精准掌握刀片锋利度,加之技术娴熟,从刀片安装、厚度调整,到药材整理,一气呵成,切片干净、规整、无毛边、无空心;在切片速度方面,普通人人员每天切片量公斤左右,而他能达到公斤以上;在切片含量方面,因他能够熟练掌握中药材采收、晾晒、揉搓、选节子、挑选、清洗、浸润、切制、干燥等技术,切片有效成分含量几乎没有损失。在做好切片的同时,他潜心研究中药材精深加工,不断探索新技术、新领域,开发的参芪茶、参芪小青柑、*芪面膜等产品受到市场好评,研发的*芪咖啡、*参咖啡、*芪饮、*参饮固体饮料很快进入市场。

甘肃中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张亚红

(工艺专长:中药材鉴定)

中医药产业

张亚红,女,汉族,年2月出生,陇西县人,甘肃中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心化验室性状鉴别组组长,中药炮制师、助理工程师资格。甘肃省中药材检测技能技术标兵。从年开始,国家加大了对中药生产企业产品抽检力度,很多药企在产品抽检中,因产品性状不符合标准而受到通报。正是在这一年,她接手了中药材性状鉴别工作。从事中药材检验工作以来,针对中药材品种多、标准不统一、来源复杂以及人为掺假掺劣严重的现象,她夜以继日、逐字逐句研读中药材质量控制标准,经常翻阅大量书籍进行查证,不放过检品中任何一个细微之处;为提高性状鉴别技能,她不怕路途遥远,经常到省内外向著名中药鉴定与炮制大师虚心请教。通过她的辛勤努力,有效把控了中药饮片质量风险、降低了采购成本和退货率,公司连续多年产品外部抽检公示和质量投诉均为零,实现了“三不一全”(不合格原料不入厂、不合格中间品不进入下道工序、不合格成品不放行、所有产品需全检放行)的目标,确保了中药饮片抽检“零”假药、生产安全“零”事故和产品可交付率、产品合格率达到%“双零双百”指标的顺利完成。

谁是您心目中的“药都工匠”人气王?快给他们投票吧!『投票规则』每个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