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综合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10个女人6个痛经,艾灸6个穴位解决大问 [复制链接]

1#
北京一般性治疗白癜风大概多少钱 https://m-mip.39.net/news/mipso_5218115.html
可能每个有过痛经史的女生,都曾在心里暗暗发誓:

“下辈子再也不要做女人”!

姨妈降临的日子太痛苦了,就像被人下了药一样,闷热、绝望、无助烦躁……掏空了整个虚弱的身体。

一份医学研究报告显示:在我国,有9.6%的女性存在月经周期不调;有六成女性存在轻度及以上痛经,对正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了很严重的影响。

至于为什么会痛经?

很多人都知道,女性痛经和宫寒有关,但宫寒也只是一种症状,宫寒会让女性皮肤差、没气色、腰腹肥胖、不孕不育、手脚冰冷,包括宫寒会导致痛经,这些都是“显症”,意思就是能让人看到、感受到的症状。

那什么会导致宫寒呢?归根结底,宫寒和痛经都是表面的症状,从中医角度来看,宫寒、痛经等诸症,和肝、脾、肾的关系很密切,脏腑的问题才是根源,才是我们看不到、摸不着的问题,要梳理肝、脾、肾经,我们先来全面梳理一下,痛经是什么?经常痛经的人会是什么体质?

痛经是指女性月经期前后或在经期时,出现周期性下腹部痉挛性疼痛,痛引腰骶,甚至痛剧晕厥,或者行经末期经净后短时期内小腹坠痛、隐痛,影响日常生活者。

通过妇科临床检查,未发生器质性异常者,称为原发性痛经,亦称为功能性痛经,而另外一种痛经的发生则是继发于生殖器官的某些器质性病变,如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则称之为继发性痛经。生活大多数女性还是属于前者。

痛经发生的原因

、月经期间受寒:如果女性在经期不注意腰、腹、腿部的保暖,受寒后导致盆腔内的血管收缩,血运不畅,不通则痛。

2、起居生活不规律:平时工作忙碌,劳累过度,经常熬夜,生活作息日夜颠倒,引起内分泌失调,导致月经不调,引起痛经。

3、喜食生冷之品:有些年轻女性在月经期间吃生冷之品,如冰棒、冰淇淋、冷饮或一些寒性水果后,导致子宫产生痉挛性收缩,影响经血从子宫内排除,引起痛经。

4、心理紧张因素:许多女性对月经缺乏正确的了解而产生恐惧、紧张的心理,以及具有焦虑、内向、孤僻、多思多虑性格且卵巢功能不全的女性,也容易发生痛经。

5、自身生理因素:卵巢分泌*体,*体分泌孕激素,如果孕激素分泌过多的话,会导致子宫颈强烈收缩,经血往外流通不畅,子宫里的经血就会增多,刺激到子宫,从而引起疼痛。

痛经的临床表现

、疼痛:痛经大多开始于月经来潮或在阴道出血前数小时,常出现小腹部痉挛性绞痛,历时/2~2小时,在剧烈腹痛发作后转为中等度阵发性疼痛,约持续2~24小时。

2、疼痛的部位:多位于下腹部,重者可放射至腰骶部或腹股沟内侧。

3、伴随的症状:恶心、呕吐、头晕、头痛、严重者可见面色苍白、手足厥冷,甚则晕厥,片刻可缓。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调理?

痛经在发作前及发作时,关键是针对病因,施用止痛的方法,非经期则扶正培本,增强体质,治疗“未病”。在中医临床治疗中,常把痛经分为以下几种证型,如果你有以下的症状,就可以“对号入座”来治疗:

(一)肾气亏虚证

月经延后,经量偏少,经色暗淡,经行期第一日腹痛隐隐,喜按,伴腰酸膝软,有月经不调的病史,舌质淡,体胖,苔白,脉沉细。

生活中按摩、艾灸哪些穴位呢?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的后缘。所谓“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此穴对于妇症甚有疗效,凡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过少,经前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等,皆可治疗,此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

方法: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指腹着力,按揉2分钟,手法宜轻柔、和缓,双手交替进行,或者用刮痧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每天次,以皮肤潮红为度。或采用艾条直接灸,以局部发热潮红为度,每次灸20分钟,每天次。

(2)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原穴能够激发、调动身体的原动力。

方法:盘腿正坐,用左手拇指指腹按压右侧的太溪穴,按压时先按顺时针方向旋按20次,然后再按逆时针旋按20次,然后以相同的手法用右手拇指指腹按压左侧的太溪穴。按揉时力度保持适中,每次按揉5分钟左右,每天次。或采用艾条直接灸,以局部发热潮红为度,每次灸20分钟,每天次。

2食疗方

益母草当归熟地煮鸡蛋:益母草20g,当归0g,熟地0g,鸡蛋2个。将以上4味加水同煮,待鸡蛋煮熟后去壳,再放回锅中煮20分钟后喝汤吃鸡蛋。

功效:通经,补血,补肾。

(二)气血虚弱证

经期或经后,小腹隐痛喜按,月经量少,色淡质稀,面色少华,头昏,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脉细弱。

生活中按摩、艾灸哪些穴位呢?

()足三里穴:该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足三里是一个能防治多种疾病、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等作用。

方法: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指腹着力,按揉2分钟,手法宜轻柔、和缓,双手交替进行,以皮肤潮红为度。每次灸0~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每次灸0~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每日次,0次为疗程.

2食疗方

当归*芪大枣乌鸡汤:当归20g,*芪00g,大枣0枚,乌鸡g,生姜片5片。将乌鸡洗净焯水后放入砂锅中,炖煮.5小时后放入当归、*芪、大枣、生姜片,继续炖煮40分钟后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喝汤吃肉。

功效:补益气血。

(三)气滞血瘀证

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胸胁、乳房胀痛,经行不畅,经色紫黯有块,舌紫黯或有瘀点,脉弦或弦涩。

生活中按摩、艾灸哪些穴位呢?

()血海穴:血海穴和血有着密切的关系,血海穴属于足太阴脾经,且能调肝血,屈膝时位于大腿内侧,髌底内侧上2寸,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是治疗血症的要穴,针对痛经,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引血归经之功效。

方法:端坐屈膝,用左手拇指指腹按压右侧的血海穴,按压时先按顺时针方向旋按20次,然后再按逆时针旋按20次,然后以相同的手法用右手拇指指腹按压左侧的血海穴。或采用艾条直接灸,以局部发热潮红为度,每次灸20分钟,每天次。

(2)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是肝经的原穴,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方法:端坐屈膝,用左手拇指指腹按压右侧的血海穴,按压时先按顺时针方向旋按20次,然后再按逆时针旋按20次,然后以相同的手法用右手拇指指腹按压左侧的血海穴。或采用艾条直接灸,以局部发热潮红为度,每次灸20分钟,每天次。

2食疗方

川芎益母草乌鸡汤:川芎0g,益母草30g,乌鸡g,生姜片5片。将乌鸡洗净焯水后放入砂锅中,炖煮.5小时后放入川芎、益母草、生姜片,继续炖煮40分钟后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喝汤吃肉。

功效:行气活血,通经止痛。

(四)寒凝血瘀证

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减,经血量少,色黯有块,畏寒肢冷,面色青白,舌黯,苔白,脉沉紧。

生活中按摩哪些穴位呢?

()地机穴:该穴属足太阴脾经,其位于阴陵泉穴下3寸。地机穴为脾经之郄穴,是本经经气深集的部位,具有较强的解痉镇痛,行气活血之功。

方法:端坐,用左手拇指指腹按压右侧的地机穴,按压时先按顺时针方向旋按20次,然后再按逆时针旋按20次,然后以相同的手法用右手拇指指腹按压左侧的地机穴。每次灸0~5分钟,以灸至局部稍有红晕为度,每日次,0次为疗程。

2食疗方

当归羊肉汤:当归30克、肉桂.5克、陈皮3克、羊肉克。将羊肉洗净,切块,与陈皮、当归同放入煲内焖煮至烂,放入肉桂0分钟,调味食用。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养血、调经止痛。

月经期如何保健?

、保持外阴清洁,禁止游泳、盆浴。

2、避免过劳,注意劳逸结合。

3、饮食有节,起居有时。

4、调节寒温,避免着凉。

5、调畅情志,心脾平和。

注: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

往期回顾

这4个大穴是颈椎的“福星”,颈椎不好就多艾灸这些穴位!为何艾灸迟迟没有效果?原来分为三个阶段!

你知道吗?艾灸这个人体化痰要穴,有形和无形之痰都能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