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综合症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废弃物品玩起潮范儿环保教育站成垃圾分 [复制链接]

1#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http://www.weidumeiye.com/m/
<

穿旧穿破的衣服裤子,削掉或吃剩的菜根果皮,随处可见的塑料袋、塑料瓶……这些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废弃垃圾,除了丢弃在垃圾桶中,还能拿来做什么呢?

海口市美兰区白沙门环保教育站(下称环保站)为您解答。在这里,一个个志愿者通过匠心巧手让这些废弃垃圾成功“蜕变”,重新回归人们的日常生活。成立四年至今,环保站已成为海口市最热门的“环保课堂”和垃圾分类宣传的“网红阵地”,每年吸引上万名市民游客观摩学习,让生态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整理林怡秀

摄影李鑫

A

启于心废弃垃圾变成宝

“张开双手,从左手的小拇指开始,一直到右手的小拇指,每个手指一个字,跟着我念:瓶(塑胶瓶)、瓶(玻璃瓶)、罐(铝罐)、罐(铁罐)、纸(纸类、纸容器)、电(电池、日光灯管)、1(衣物)、3(3C产品)、5(五金制品)、7(其他)。”在环保站的垃圾分类指导区,志愿者正通过“环保十指口诀”给市民讲解垃圾分类技巧。一旁的架上摆放着数十个回收篮,每个回收篮前悬挂着回收说明,详细列出回收种类和每种垃圾可能造成的污染,以及回收利用的用途。

美兰区白沙门环保教育站站长蒋付军介绍道,为了让垃圾分类变得更通俗易懂,简单易记,志愿者们把垃圾分类总结为“环保十指”口诀。

年9月,美兰区白沙门环保教育站正式成立,由美兰区环境卫生管理局、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合作设立,内设有环保展厅、垃圾分类体验区等,免费对外开放,供市民游客参观学习。

作为美兰区直接面向市民直观宣传环保理念的窗口,环保站引入台湾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在垃圾分类方面的经验,通过开展环保培训、讲座、主题活动等,增强居民环保理念,全面普及垃圾分类实用技巧,促进垃圾分类回收、资源再利用。此外,环保站还引入环保培训课程、环保酵素制作、废弃塑料抽丝做织物等先进经验方法,打造一站式的垃圾分类技术“学校”,创造“志愿服务+环保+垃圾分类”的志愿服务新模式。

把回收废品变成“宝”,是环保站的一大特色。在二楼的展厅内,摆放着一个巨大的“环保凳”,由成百上千个塞满塑料袋的矿泉水瓶倒置在方形模具里压制而成,看起来五彩斑斓,也是志愿者小憩的地方。

展厅内还摆放着大量的瓶装环保酵素,均是用废弃的菜根菜叶、烂苹果等厨余垃圾,加入一定比例红糖、水进行密封发酵数月制成,不仅可以作为洗涤剂,用来洗手、洗地等,还能消除异味。这是环保站里的“网红产品”。

每天,志愿者通过全方位科普来增进市民游客对环保酵素的了解与认可。在环保酵素制作体验区,墙上张贴有酵素的广泛用途及做法,制作酵素的材料也一应俱全,参观的市民游客可亲自学习动手制作酵素,也可免费领取已做好的环保酵素瓶。

B

践于行点滴善举献环保

“这个环保酵素是用果皮和红糖、水制成,可以用来洗衣服和洗碗,不会损伤皮肤,大家放心使用。”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环保活动在环保站热闹开展,各式各样用回收废品制成的精美产品,让市民游客大开眼界,进一步宣传环保理念。

现场,志愿者将一条条“特殊毛毯”送给前来参与活动的环卫工人们。“这可不是一款普通的毛毯。”蒋付军介绍道,这是用环卫工人回收来的矿泉水瓶制成的毛毯,送给参与环保贡献的环卫工人,不仅在冬日里能提供温暖,更能传播环保理念,非常有意义。

“以后的工作我也会继续贯彻好环保理念,做好垃圾分类,让垃圾真正发挥出最大价值。”环卫工人王珠拿着环保毛毯高兴地说,没想到普通的矿泉水瓶能有如此巨大的作用,她要回家给孩子好好讲讲“毛毯”的故事。

环保毛毯只是环保站众多环保产品中的一款,酵素洗涤剂、衣服、线圈等用回收来的废品制作而成的环保产品,无一例外受到市民游客的赞赏和支持。

“周末或节假日里,有许多家长带着孩子来到这,把收集好的废旧电池、报纸、塑料袋等捐给我们。”蒋付军说。

面对前来“环保课堂”参观学习的孩子们,志愿者通过通俗、轻松的表达方式,从资源分类、回收、再利用等方面进行讲解,并设置生动有趣的互动游戏环节,将学习与行动结合起来,让孩子们在欢乐轻松的氛围中,认识由各种废弃物改造而成的手工艺品,感受废旧物品的用途和组合创新,亲手体验垃圾捡拾分类和环保酵素制作的乐趣,丰富孩子们“变废为宝”的知识。

环保站还为前来参与环保活动的志愿者提供编织袋与垃圾捡拾工具,在杜绝细菌污染的同时让每位参与者切身实地体验到环保公益的魅力,增强自身环保意识。至今,共开展垃圾分类活动余场,参加人员多人,发放环保袋多个。

“白沙门环保教育站自成立以来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